武陵观察网 历史 关于明代中叶刘六、杨虎起义,由人数不多的“响马贼”发展而来

关于明代中叶刘六、杨虎起义,由人数不多的“响马贼”发展而来

引言

明代中期河北农民起义,在许多历史著作中,都称为刘六、刘七大起义。这个名称,我们认为是不很妥当的。以刘六、刘七来命名,也就是把他们两人看成这次起义的领导者。但它在历史上的影响,却是封建统治阶级所无法磨灭的。

明武宗正德六年,河地区爆发了由杨虎、刘三(刘惠)、刘六(刘宠)、刘七(刘宸)等人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纵横大河江淮南北,遍及六省,攻破数以百计的城邑,迫使首府北京几度戒严。它对明朝统治的打击十分沉重,用明代官方记载的话来说,“乃百十年来所未有”。明朝政府“竭天下之力”,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了下去。但它在历史上的影响,却是封建统治阶级所无法磨灭的。

但是,只要稍微仔细考察一下这次起义的过程,就会发现,明代中叶河北农民起义军始终是分成两个部分进行活动的。这两个部分互相呼应,有时也联合作战,但彼此始终保持着独立性。刘六、刘七只是其中一部分的领导者。另一部分的领导者原是杨虎,杨虎死后是刘惠和赵链。单单用刘六、刘七来命名这次起义,显然不能反映这个基本的事实。刘六、刘七和杨虎等人,原来都是河北霸州一带拦路行劫的“响马贼”,还曾接受招安,为官府捕“贼”。

由人数不多的“响马贼”发展转变成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体上可以正德六年二月为分界线。从正德六年二月起,就分两支活动。“杨虎、李龙(一作李隆)初起山东”,“刘六、刘七一起,另起河北”。具体来说,二三月间,“刘六等贼众复从北直隶地方流劫至河南信阳州,拒散官兵,将指挥马振、指挥陈镇等杀死,转向湖广等处打劫。”而当时杨虎一部则“聚在山东地方,大肆攻劫杀虏”。四月间,杨虎部“流入直隶大名府及河南彰德、卫辉等处劫掠”,后又“流山西泽、潞、太原、平阳等处劫掠。”

到了五月,刘六一部“复从湖广回还,流劫宿州、灵壁、太安、武定等州县地方。”六月间,两支队伍都回到霸州一带,联合作战。从二月到六月两部会合以前,刘六、刘七从河北、河南到湖广,再由湖广经南直隶、山东回到河北,杨虎则由山东经河北、河南到山西,又由山西回到河北。三、四个月时间内,各自奔驰转战数千里,彼此虽然在客观上起了互相呼应的作用,但看不出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从六月到八月,双方联合作战,在河北、山东广大地区内,来回流动。攻取州县。在此期间,两支队伍的首领们“各置酒会,聚商说:我们这些人马,便也难成大事。不若先从本县起手,然后编历天下,招集数万人马,以建国扶贤为名,须要下个毒手,人才归顺。若不从的,逢州破州,逢县灭县。先要得了河北、河南,后到南京,见有空位,那时节看你们拜相封侯,全家都享富贵,却不是好。”这番商议,实际上成了这两支队伍的共同政治纲领。但是,在组织上,并没有采取统一的措施,而是继续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

八月间,起义队伍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流动作哉。杨虎一部先包围沧州,接着刘六、刘七一部又来会合,一起围攻沧州,但未能攻克,于是转移他处。自此以后,二军又分别行动,再没有会合在一起。刘六、刘七一部主要在山东、河北一带活动。杨虎一部,则由山东西部,入南直隶,转入河南。十一月,杨虎战死,赵链等改推刘惠为首。这支起义军从此主要在河南活动。明朝政府也就分别将刘六、刘七一支称为“山东北直隶贼,”将刘惠、赵链一支称为“河南贼”。

到了正德七年(一五一二),明朝政府因京军无用,便征调大批能征惯战的边军,进行围剿,形势已对起义军不利。在这样情况下,“河南杨虎余党遗书,欲来合群。六、七等欲与共犯南京。”但是,这次再次会师的计划没有来得及实现,河南起义军就失败了。有的同志说:“这次农民起义,最初奉杨虎为首,后来刘惠为首。刘惠与刘六、刘七分别在东西战场作战,而刘六、刘七的名字在后代特别被人知道,就是因为二刘在近畿作战,几次威胁京师,使统治者也为之胆寒。而且始终领导这次起义,所以无论在民间口传以及统治阶级的官书中,刘六刘七的名字,是常被提到的。”

这段话有好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所谓这次起义“最初奉杨虎为首,后来刘惠为首”,是不对的。如前所述,他们两人只是一支起义队伍的领袖,不能算做全部起义队伍的领袖,正像不能把另一支队伍的领袖刘六、刘七看成整个起义队伍的领袖一样。其次,如果确实如所说杨虎、刘惠是先后领袖的话,为什么不以他们两人的名字来为这次起义命名,反要以刘六、刘七来作代表命名呢?

作者的意思似乎是因为刘六、刘七一支队伍对明朝威胁较大,影响较广。其实这也是不确实的。杨虎、刘惠一支队伍,“横行中原,势出刘六等上”。最盛时,曾达十三万余人。而刘六、刘七一支队伍,有的估计“不及一万”,有的估计约二万余人。实力远不及前者。从明朝政府来说,也没有认为刘六、刘七一支比刘惠一支对自己威胁更大,相反,却认为“其奸计出刘六之上。”因此,单单突出刘六、刘七,显然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把这次农民起义称为“河北盗”。我们觉得,这次农民起义发源于河北,称之为明代中期河北农民起义,是比较合适的。当然,也可以用起义军两支队伍的领袖来命名,那末,应该包括两支队伍的领袖在内,称之为刘六、刘七、杨虎、刘惠大起义,或简称之为刘六、杨虎大起义。关于刘六、刘七和杨虎等人在起义以前的活动,各书记载颇有差异。有的说他们为州县“收捕有功”,后因官府勒索过甚,愤而“相聚劫掠”,后又曾“自首”,不久“复叛。

有的说他们原是与官府有勾结的坐地分赃的“大盗”的部属,后“大盗”因故被捕,他们设法营救,但官府勒索巨款,“计无所出”,挺而走险。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尽管记载多种多样,但有些情况是一致的,那便是他们几个既当过“响马”,又曾为官府出力,与官府(包括宫廷中的太监)有这样那样的联系。他们在当“响马”时“初不攻城杀人,惟掠衣粮自给”,不过是一种失去了土地的游民无产者的破坏活动,“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反倒用打劫到的财物去孝敬太监和将相,以求得到他们的庇护。这不能算做农民的起义斗争。

起义队伍的多数首领和基干力量,都是原来的“响马盗”。这是这次起义的一个特点。在当“响马”时,刘六、刘七和杨虎的人马,都是为数很少的。刘六、刘七一伙原来八人,“后至二十六人。”最多时“不过六、七十人。”杨虎一伙,亦“不过二、三十人。”但在他们开始武装斗争之后,“所至诸穷民响应之,旬日众数千人”。正德六年二月明朝政府派遣马中锡督师时,“刘六、杨虎军,众号五千”。六月间,杨虎由山西返回河北,与刘六,刘七相会时,已经有“众数万”了。

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拥护起义军,参加起义军,相反,对官军则十分痛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朝的官员也不得不承认:“山东居民,凡贼过之处,则乐于供给,粮草器仗,皆因于民。弃家从乱者,比比而是。官军所过之地,即闭门逃避。箠楚驱逼,犹不肯前,悬赏召募,亦鲜赴者。”“盖今盗贼所过,乡落莫不椎牛供具,甚至为之持门屏以遮矢石,为响导以攻州县。”

结语

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拥护起义军,参加起义军,相反,对官军则十分痛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起义军在短短两、三个月内,从数十人发展成为数万人,取得一连串的胜利,造成巨大的影响,关键在于“穷民”的支持和拥护。没有群众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的客观形势,没有“穷民”的拥护和支持,小股的“响马”不可能发展成为农民起义。它对明朝统治的打击十分沉重,用明代官方记载的话来说,“乃百十年来所未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山东,刘惠,明朝,刘七来,响马,河北,河南,杨虎,人数,刘六,观点评论,刘七,刘惠,河北,杨虎,刘六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山东,刘惠,明朝,刘七来,响马,河北,河南,杨虎,人数,刘六,观点评论,刘七,刘惠,河北,杨虎,刘六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山东,刘惠,明朝,刘七来,响马,河北,河南,杨虎,人数,刘六,观点评论,刘七,刘惠,河北,杨虎,刘六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