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明朝成化二十年(1484年)、隆庆二年(1568年),对于河源人来说,这两年并不寻常,因为有人中了进士。在个人出路极窄的古代,中了进士对其个人和家乡来说,都是大事。这两名进士是全城的希望,也给其他正在刻苦用功的读书人注入了更多的学习动力。这两名进士,分别为马升(昇)与李焘,他们是河源县在明代(1368年至1644年)276年间仅有的两名进士。马升、李焘都是河源县世居姓氏,其先祖都在元末进入河源。马升、李焘学识既优,为官政声亦佳,是河源县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百粤特秀”马升
马升,字廷进,河源人,明朝成化癸卯举人、甲辰进士,是成化年间唯一一个在科举考试中“联捷”的,被授建“百粤特秀”牌坊于河源北门。他历任福建沙县知县、建宁知县、福建延平府同知、广西浔州知府。在福建、广西为官时,当地县志对马升评价很高:卓有政声,经画筑城,民尤赖之。
元末定居河源的北门马屋人
马升是河源县在明代的进士之一。马升是土生土长的河源县城人,家在今源城区上城北门马屋。
源城区上城北门马屋里的巷子
马升的祖先,北门马屋的开基始祖,是至正年间的达鲁花赤马九霄。他是元代在河源的最后一位达鲁花赤,原是“北直隶人”(元代的大都、今天的北京),元至正年间(1361年左右)任。元灭后,马九霄弃官不当,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吞金自尽,“尽忠而死”,寿70岁。后人留居河源城,号称姓马,并奉马九霄为河源始祖。其后裔大都集居河源城镇,亦有居住于其他地方的。马九霄“政尚宽和,民戴如父母”。其墓原在红硃门。因其政绩与德行,马九霄入祀河源乡贤祠。马氏一门,出了一些人才或厚德之人,如马升、马骥、马叔康、马正泷、马克珊等。
三场科考皆高中 河源联捷第一人
马升是千年科举史上河源“联捷”第一人。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马升赴省城参加乡试,很快就传来中举的消息。第二年,杏花正浓时,时值盛年的举人马升和各地举人一起,再度步入考场。不久,捷报传来,他升格为贡士。成化二十年春,马升参加了最后一回大考——殿试。殿试考场一般设在紫禁城内的保和殿。这个考场,是天下举子向往的殿堂。
天还未亮,在黎明前料峭的春风中,肃立着的马升并不觉得冷,反倒有些热。
殿试只考策问。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繁文缛节,马升接过考卷,细加思索,认真答题。考完后回到客栈,马升和一些广东来的同学一起等候放榜的日子,闲聊中,他发现他们都是久经考场的老将,像他这样去年的新晋贡士,只有他一个。
殿试结果,马升,三甲,第61名。赐同进士出身。
传胪大典过后,那天喝茶聊天的几个新科进士一同祝贺马升科第“联捷”。
成化二十年,广东省中进士的只有不到20人,而三科接连及第的,只有马升一人。
消息传回惠州府河源县,人们称他是“百粤特秀”,认为他是文曲星下凡,不少人还把他名字喊成马文升。
马屋的人更是大喜过望。后来,上城马氏宗祠的大门对联为“名宦乡贤第,忠臣孝子家”, 主要纪念进士马升和孝子马叔康。
河源出现科举“联捷”人物,千年以来,也只有马升一人。即便是惠州府史上,也很罕见。因而,关于河源的风水和马升的传说,也开始流传。
河源有两座钟灵毓秀的山,一座是桂山,另一座是梧桐山,传说中,这两座山不仅风景好,还非常通灵。每当有科举考试的那一年的夏季,有光见于桂山或梧桐山,看上去像骊珠,那么,这年科闱,必有奏捷者。
马升中举的那一年,也就是明朝成化癸卯年(1483年),天空忽然打雷,两个骊珠一样的宝光,现于桂山之巅,大者如镜,小者如弹丸。果然,这年的乡试,马升中了,第二年“联捷”进士。
不仅河源的桂山有骊珠宝光,博罗等地也有骊龙吐珠,“一出则一应”。
“夫骊光之应如此!”清朝光绪《惠州府志》慨叹。
为官卓有政声 急流勇退告老还乡
中了进士之后,马升幸运地当了官。说他幸运,是因为有的人中进士之后,一辈子都在候选、候补中度过,而马升很快就做了官。
古人饱读圣贤书,虽然也有不少人发了财才想去当官,但更多的人还是有“士”的情怀,希望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下苍生做点事情,满足建功立业理想,不枉到人世走一遭。
马升的为官历程,记载得最全面的是清朝光绪惠州府志:马升,字廷进,河源人,甲辰进士,授沙县知县,改建宁。升延平府同知、广西浔州知府。
明朝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马升到任福建沙县。弘治四年(1491年),马升到福建建宁当“县长”,是建宁县的一把手,大小法、政、军事都是他一手抓。这是他履历表上的第二个官职。嘉靖《建宁县志》评价马升:卓有政声。乾隆《福建通志》评:卓有政声,经画筑城,民尤赖之。
在建宁任上,马升给建宁维修好了城墙,使城内百姓的人身财产安全得到了保障。此外,马升还做了其他的大量的实事、好事,建宁县曾将马升牌位请入他们的遗爱祠纪念。
弘治九年,马升升任延平府同知。在延平任上,治下的尤溪,有刁民聚众作乱。马升有勇有谋,单骑前往,凭三寸不烂之舌,向乱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们作乱不仅得不到钱财,还有可能丢了性命。乱民听了,这事没法干啊,遂解散。
弘治十三年,马升升任广西浔州府知府。(见嘉靖《廷平府志》)
浔州城西北有大藤峡,猺(瑶)寇据之,老是到浔州城侵扰,马升抚平之,民赖以安。
广西大藤峡之乱,是广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在全国都有影响,自明洪武年间到天启年间,历时250余年。虽然是一个地方要员,马升并没有力量将匪乱铲平,他只能“疏”“抚”。也许因为看到浔州之乱百年难平,马升心生退意,过了些年,他上疏说母亲老了,要回家奉孝了。从此,他辞官归故里,在河源平静地度过了晚年。
马升死后,入祀河源县乡贤祠,里面被祭祀的有古成之、邬大昕、李焘等。乡贤祠已废。
在河源北门外隔塘,曾有一座“百粤特秀”牌坊,是为马升建的。已废。
马升的“百粤特秀”让河源人感到自豪,同治河源县志将河源历代进士细说了一番,说到马升时,编志者说:“联捷者,只马升一人,有岭南特秀之目,蕊珠桂斧,接迹相望,则是当世之所盛称者。河源且全有粤东文学荣名,何多让焉。”
清朝道光《广东通志》载,明浔州知府马升墓在(河源)县隔河二十里马牯岭。
“槎城之魁”李焘
李焘(1544年—1625年)在河源县城很出名,河源人一般称他为“李斗野”,他的传说流传了数百年,他的真实事迹,也渐渐地广为人知,后人誉其为“槎城之魁”。
李焘先祖元末进入河源
河源开先祠李氏和马氏一样,是从元末迁至河源的。河源开先祠李氏,先祖唐代居江西袁州(今宜春),宋末避战乱迁广东南雄。先祖李赐(号河迳),由南雄再迁至博罗,是宋末迁入博罗之始祖,子孙数世分居博罗各地。元末,先祖分支又迁河源蓝口红花园等地。先祖李洪保,于元末迁至河源曾田,育二子,长子李灵,后裔世居曾田。次子李富,生一子李必荣,必荣生李珖。明朝弘治十三年(1500年),11岁的李珖随祖母迁居河源县城,从此世居源城。李珖(号景星)生五子,学孔、学颜、学曾、学思、学孟,家居源城湖背长塘(今长塘路)。五子长大后,先后考取功名,李学孔为庠生、李学颜为岁贡生、李学曾为监生、李学思为岁贡生、李学孟为庠生。
修缮后的李焘故居
族谱以五子分为五个房系,其中三房李学曾后来在泷下(今双下)筑居,后裔世居双下村。四房李学思后来在东埔高岭顶筑居,后裔世居东埔高岭顶。今开先祠李氏五房后裔,分布在源城、东埔、双下、曾田、义合等地。二房李学颜,考取岁贡,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授和平县教授职。其子李焘(字若临,号斗野)自幼聪慧,21岁(1564年)广东乡试第37名,中举人;25岁(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全国会试第76名考取进士。为官十四任,官至云南巡抚,从二品官阶,封赠三世二品。河源开先祠李氏家族由此而兴。
河源李氏有两脉,另一脉为李火德后裔,居河源各地,有“无李不成村”之说。
清正廉洁为官五十二载
李焘一生任官变动颇大。河源李焘文化研究理事会会长李明华概括道:“自幼聪慧,幼承庭训。21岁中乡举,25岁登进士。初任福建泉州府推官;再任浙江金华府同知;三任南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四任南工部营缮司员外郎,署郎中事,授阶奉直大夫;五任南京工部郎中;六任湖广衡州府知府;七任河北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授阶中大夫;八任广西布政司参议;九任湖广郧襄道,整饬兵备;十任湖广按察使;十一任广西左江道;十二任广西右布政;十三任云南右布政,三年后转左布政;十四任巡抚云南都察院副都御史,兼督川贵兵饷,授阶通奉大夫。为官五十二年,历官一十四任,官至二品,封赠三世。”
李焘办事作风严谨,注重调查研究。初任福建泉州府推官时,执法“方严持重,临事善断,而操之以廉平”。闽中凡有大案,必推李焘主理。任浙江金华府同知时,他发现监狱里关押的7名犯盗墓罪的人有冤情,就深入民间探访,多方查证,终于使冤案真相大白,7名疑犯获释。
万历六年(1578年),李焘升任湖广衡州知府。任上,他不畏权贵,将犯案的恶少绳之以法,百姓都称他为神明。李焘在乡间教习礼仪,以变陋俗。他重视教育,留心学校,重修石鼓书院,还曾亲临教席,与诸生谈经讲艺。其为政清廉,爱民如子,衡阳里闾乡民称其为“李佛”。6年后,李焘升迁盐运使,衡州缙绅士大夫在石鼓书院前诸葛祠前立“李公祠”以祀。《湖南通志》“名宦”中有传。
李焘为官清正廉洁,治理属地很讲方式方法。万历中后期,李焘因政绩良好而青云直上。
在广西任布政司参议期间,李焘针对瑶民的特点,法理并重,3年后,当地就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尚。后来,他调任湖广按察使,之后又调任云南右布政,升左布政,主管一省民政财税事务。云南任上,李焘组织群众大搞建设,开辟道路1500公里,开垦农田万顷,治滇政绩显著。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时年75岁的李焘被皇帝恩授为通奉大夫(从二品官阶),三代一并追封。李焘旧居门匾“三世二品”便是由此而来。当年,李焘被提升为云南巡抚(照例加挂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为云南省的最高长官,同时还兼管四川、贵州两省兵饷,达到其仕宦生涯顶峰。
为家乡谋划长远发展
在明朝后期,李焘50年仕途节节上升,并未受到党争之祸和其他政治斗争的波及,可谓异数。李焘虽官至二品,但他为人俭朴,廉洁奉公,执法无私,受到朝廷上下的好评。李焘76岁时,在云南巡抚任上告老还乡,离开了党争激烈的官场。
河源县一位名叫邝奕垣的进士写了一首五律褒扬李焘:“我爱李滇抚,为官五十年。厨无隔餐肉,囊乏用余钱。意厌城市闹,情钟泷水缘。遍观利达者,可不谓前贤。”
李焘对家乡有着满满的热爱。他倡导修葺龟峰塔,并亲笔题写“龟峰古刹”四字,令人刻成2米长的横匾镶嵌在古塔门楣上。河源学宫迁回上城后,李焘欣然命笔作《迁儒学记》,以壮河源学宫之胜,以勉诸生立志向学。李焘还修筑了当时河源管辖的忠信至九连山的大道,使往来民众得到方便。
李焘年轻时,在万历初年,他大力支持其父亲李学颜倡建新城,后并为完成其父遗愿,集资引水凿湖,建成鳄湖,遗惠乡梓。
李焘死后,天启皇帝御赐衣冠,族人因作“衣冠冢”。《谕祭李焘文》评价道:“惟尔器识渊宏,才猷敏练。平凡夙称于执法,循良式著于惠民……”
在河源城,人们为李焘立了一座进士坊。
来源:河源日报
记者:凌丽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河源发布”▼
点赞+在看,文章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