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盖在亲征曾头市时被引入埋伏圈,一支不知从哪里射来的毒箭,不偏不倚地钉在了他的脸上,而那支毒箭上,居然还写有“史文恭”三个字。
晁盖带领二千五百喽啰和十个头领趁着夜黑风高偷袭曾头市,肯定不能打着灯笼火把,所以史文恭在黑暗且一片混乱中一箭命中已经打马狂奔的晁盖,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像晁盖那样的高级头领,是装备有高级盔甲的,那一箭不射在脸上,就很难有杀伤力。
更为诡异的是包括晁盖、呼延灼在内,并没有人看见那匹抢眼的照夜玉狮子马——伏兵是举着火把冲出来的(一望都是火把),一方有亮一方无光,即使是小李广花荣混在曾头市人马中,也不可能一箭命中,更不能不被发现。
那支写有史文恭名字的毒箭出自何人之手,这个问题可以放在一边不提,咱们今天的话题,是晁盖带去偷袭的十位好汉,能否打赢曾头市七个高手?宋江有没有必要画蛇添足派人去暗放毒箭?
晁盖亲征曾头市只带了五千乌合之众,而曾头市有五七千本土父子兄弟兵,半夜偷袭的时候,更是只带了一半人去,这才给了曾头市以绝对优势设伏的机会。
晁盖带着去偷袭的十个头领,在水浒原著中有名单:赤发鬼刘唐、立地太岁阮小二、双鞭呼延灼、短命二郎阮小五、摩云金翅欧鹏、活阎罗阮小七、锦毛虎燕顺、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白日鼠白胜。
林冲带着另外两千五百喽啰和九个头领在外接应,直到阮氏三雄和刘唐白胜保护着晁盖突出重围,林冲还守在原地——如果林冲也冲进去,就会被一起包了饺子,也不可能跟追兵混战直到天明。
梁山军偷袭不成,进去的两千五百人马折损了一半,林冲的部队损失也不会小:“林冲回来点军时,三阮、宋万、杜迁,只逃得自家性命,带去二千五百人马止剩得一千二三百人,亏得跟着呼延灼的,都回到寨中。”
从这段描述看来,晁盖带去的十个头领,都是有自己直属部队的,曾头市好像专杀晁盖的嫡系部队,跟着呼延灼去的喽啰,一个都没死,这也跟呼延灼战场经验丰富有关:“军士却慌起来,报与晁盖知道,呼延灼便叫急回旧路。”
呼延灼见势不妙当先逃跑,没有被围在包围圈内,所以原本属于中军的晁盖变成了前锋:“才转得两个弯,撞见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扑的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却得三阮、刘唐、白胜五个头领死并将去,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
我们可以细算一下,当时晁盖带着十个头领二千五百人马,分到每个头领手下,平均每人二百五,呼延灼和欧鹏燕顺的手下可能多一点,三阮和白胜的手下应该少一点。
阮氏三雄和刘唐白胜只顾营救晁盖,手下基本被全歼,这恰好是一千二百多人,欧鹏、燕顺的手下原本就是山贼出身(现在也是),跑路的本事不小,所以损失也不会太大。
通过梁山军的战损,我们可以推算出曾头市两位大高手,也就是史文恭和苏定都没有参加伏击,他们可能是作为总预备队,要在晁盖被围困后进行致命一击,于是我们的问题就出来了:如果史文恭和苏定带着曾家五虎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晁盖和他的十个兄弟,还能逃得出去吗?
在卢俊义上梁山前,只要公孙胜和樊瑞不出手,史文恭几乎可以说是打遍梁山无敌手:霹雳火秦明尚且被他在二十回合后一千挑落马下,林冲和呼延灼怎能是他的对手?
林冲并没有跟随晁盖一起涉险,晁盖手下最能打的,马战数呼延灼最强,步战刘唐的本领最高,阮氏三雄的战斗力,在陆战时可能要减半。
除了史文恭和苏定,晁盖带去的十个头领,有把握赢得曾家五虎其中一个的,也只有呼延灼一人而已——曾家第四子曾魁跟林冲打了五十个回合才落败,欧鹏燕顺刘唐跟他单挑,肯定支撑不大五十回合:“两个交马,斗了三十余合,不分胜败。曾魁再斗二十合之后,料道斗林冲不过,掣枪回马,便往柳林中走,林冲勒住马不赶。”
曾魁只是曾家老四,林冲五十回合尚且拿不下,后来宋江二打曾头市,“头戴金盔,身披铁铠,腰系绒绦,坐骑快马,弯弓插箭,体挂绯袍,脚踏宝镫,手拈钢枪”的曾家老大曾涂,一人单挑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居然还占了上风,他打除了呼延灼之外的任何两个晁盖队中好汉,应该也不成问题。
这样一想,晁盖就悲剧了:曾头市副教头苏定缠住双鞭呼延灼(事实上呼延灼早已抢先逃掉,被围困的可能性已经没有,苏定也有机会去对付其他好汉),一百回合内绝不会落败,曾家五虎对付其他九个梁山头领,应该是绰绰有余——杜迁宋万白胜可以忽略不计,
曾头市六高手对付晁盖手下九个或十个好汉,抛开绝对优势兵力不提,就是以将对将,也是大占上风。
熟悉冷兵器战争规律的读者诸君当然知道:在古代的任何一支军队中,都是级别越高装备越好,穿皮甲或布衣的小兵,几十个也未必能击杀一位顶盔掼甲跃马挺枪的大将,所以直到明朝,在两军混战的时候,还会出现“兵对兵、将对将”的局面:大将不屑杀小兵,小兵也不愿到大将面前送人头。
晁盖的武功可能不错,但绝非超一流高手,如果十个手下被苏定带着曾家五虎缠住或击败,他就得跟骑着照夜玉狮子马的史文恭单挑,这场单挑一旦发生,结果用脚后跟都能想到:晁村长在三五十回合之内,就会被挑落马下,还有可能被生擒活捉,曾头市的木笼囚车,也能派上用场了。
晁盖在白天带着二十个头领全部五千人马与曾头市混战,一点便宜都没占到:“两军混战,曾家军马一步步退入村里。林冲、呼延灼紧护定晁盖,东西赶杀。林冲见路途不好,急退回来收兵。看得两边各皆折了些人马。晁盖回到寨中,心中甚忧。”
晁盖有林冲呼延灼两位高手保护才没有受伤,夜间带着一个高手一半人马陷入包围,能重伤逃脱,应该已经是十分侥幸了。
晁盖不太懂军事,指挥水平和对战场形势的研判还不如林冲和呼延灼,他愤怒出战已经犯了兵家大忌,所以吴用、公孙胜、宋江都知道他一定有去无回,吴用劝了几句无效,就听天由命,宋江则是乐享其成,金圣叹也看出了其中猫腻:“每动大军,便书晁盖要行,宋江力劝。独此行宋江不劝,而晁盖亦遂以死。深文曲笔,读之不寒而栗。”
宋江劝阻晁盖,是后世文人加上去的,金圣叹等人看的原版是没有宋江劝谏之语的,金圣叹为此还十分生气:“俗本妄添处,古本悉无,故知古本之可宝也。”
晁盖重伤不治,对梁山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起码是避免了宋江与晁盖两伙人为了争夺头把交椅而大打出手,所以晁盖身亡后,吴用和林冲都没有把他的遗言当回事儿:“林冲与公孙胜、吴用并众头领商议,立宋公明为梁山泊主,诸人拱听号令。次日清晨,香花灯烛,林冲为首,与众等请出保义宋公明,在聚义厅上坐定。”
宋佳假装退让,李逵一句话就道破了他虚伪:“哥哥休说做梁山泊主,便做个大宋皇帝你也肯!”
宋江是想做皇帝的,后来是发现招安派越来越多,他当皇帝的希望越来越渺茫,这才捏着鼻子唱出了“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要把赵佶从龙椅上拉下来自己坐上去,首先要做的就是取代晁盖,晁盖带着五千人马二十头领去打有七个高手、五七千人马的曾头市,肯定有去无回,这正合宋江心意——他不用暗中下手,曾头市就把晁盖收拾了。
宋江有可能没有指使任何人去狙杀晁盖,晁盖中箭过程,却有很多谜题待解:晁盖中计夜袭曾头市,看着像是史文恭设计,但是整个过程,都显得曾头市是仓促应战,并不像事先跟法华寺僧人约好并进行了周密安排。
如果是曾头市与法华寺共同定计,曾头市七高手带着主力部队一拥而上,晁盖等十一人根本就不可能逃出去,于是我们就不禁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晁盖等十一人能成功突围,是不是因为此战就是梁山军某个头领与僧人定计,并仓促通报曾头市,史文恭等人在将信将疑之间留下大部兵力固守老巢,伏兵中根本就没有绝顶高手坐镇?若果真如此,那个勾结和尚并泄露偷袭情报的头领又会是谁?没有埋伏计,曾头市七高手就打不过晁盖和他手下的十个或二十个头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