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们吉林大学的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盯世界前沿技术和国家需求领域,推动临床转化应用,全面提升产学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诊疗水平。”11月10日,党的二十大代表、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走进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走近一线医务工作者,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现场聆听的医务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推动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等内容谈感悟、讲体会、话未来,表达“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决心。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吉林大学不断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领学、督学、促学、共学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姜治莹表示,吉林大学全校师生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全心全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力以赴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以上率下,迅速掀起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吉林大学气氛热烈。校园里,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学校党委常委和机关党员干部代表一早就来到中心校区东荣会议中心,准备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当天,在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吉林大学58个院级党组织、1219个基层党支部、31852名党员和10万余名师生员工以多种方式收听收看大会盛况。
在距离校园1800公里以外的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西运城夏县田野考古实践教学基地,师生们同样早早地“搬好小板凳”,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观看开幕会。
为培养高质量考古人才,考古学院部分教师带领2022年全国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学员和2020级吉大考古专业本科生在这里开展为期半年的实习实践。该实践教学基地主任方启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从考古大国迈向考古强国的步伐扎实稳健。作为新时代中国考古事业的生力军,我们将扎根田野、奉献青春、勇于实践,为实证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吉大方案。”
10月25日,姜治莹从党的二十大会场返回校园后,就步履不停地召开了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他号召全校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吉大落实落地。
一时间,吉大校园内学习热潮一波高过一波:机关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师生、融入工作;各院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纷纷组织多场专题学习;组织人事部门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干部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分层分类开设专题培训班;学生工作相关部门和党委教师工作部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激励全校师生一同深入学习……
学思并重,全面推进党的先进理论入脑入心
10月28日,吉林大学宋治平体育馆内,姜治莹和青年师生代表围坐一堂,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交流环节,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9级本科生刘奔腾激动地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大学期间,刘奔腾曾和老师同学一道在吉林省通榆县12个村开展田间课堂、技术培训、支教助学等活动,他说:“当我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们‘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时,我真是感慨万分!我将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将所学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
11月13日、19日、20日,吉林大学联合吉林省教育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分课程培训,6位全国知名专家作辅导报告,12位思政课教师分课程交流发言,线上收看人数接近2万人次。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瑛记了20多页笔记,她说:“专家的报告高屋建瓴,老师们的发言密切联系工作实际,整场培训对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十分重要。”
“考古专业研究生该怎么增强文化自信?”“考古专业师生该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两个结合’?”在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实验室,学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团长、校党委副书记韩喜平适时发问。学生与老师围着实验台形成了一个层叠紧凑的“讨论圈”,主动把“小我”和“大我”结合起来思考。
连日来,由48名学校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吉林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走进学校鱼菜共生基地、仿生实验室、“理论思维讲习班”论坛等,为师生面对面宣讲,不断提高宣讲巡讲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水平。
见行见效,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吉大新篇章
作为党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亲手创建的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从诞生之初就承载着党和国家寄予的厚望,更是始终以国家使命为己任。
11月24日早上6点30分,一场雨夹雪令冬日的寒意更盛。可来自吉林大学的11名专家学者却满怀干事创业的热情,从长春出发一路向西,奔赴320公里外的吉林省通榆县。
吉林大学乡村振兴专家团队负责人、工会主席闫国生说:“我们要和通榆的干部研讨如何发挥吉大综合优势,助力通榆百万头肉牛、百万亩辣椒、百万亩生态修复及玉米全域‘提质增效’工程,为明年的定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做足准备。”
星光不负赶路人。从2013年接受国家级贫困县通榆县的定点扶贫任务至今,吉林大学为当地培训基层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1.5万人次、设立定点帮扶科研项目39个、派出专家100余名,围绕种植、养殖、产品深加工、医疗、教育培训、生态、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开展帮扶。通榆,已从国家级贫困县一跃成为区域强县。
在吉林大学化学实验室,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于吉红教授正带领团队成员研讨“分子筛催化材料的分子工程学”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的研究进展。未来,该项目将在分子筛功能材料的创制研究中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从北京返回学校后,于吉红第一时间结合自身经历和师生们畅谈体会。她说,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双重身份,将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第一动力有机结合起来,将传道、授业、解惑有机结合起来,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吉林大学校长张希表示,吉大坚决扛起光荣使命,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更好地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紧迫需求,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