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当时的理论界,存在着两根棍子,即:一个南棍子,一个北棍子。
这里所说的“北棍子”,指的就是戚本禹;南棍子说的是姚文元。
关于戚本禹的人生,在过往的文章里,我已有详细的捋过了一遍;因此,这篇文章就算是一篇查漏补缺的文,大致以小事知人心。
01
六十年代,戚本禹和王力、关锋一起,表现得最为活跃,时人称之为“三秀才”,亦或是“王关戚”。
相比较“北棍子”的绰号,戚本禹最为有名的还属“戚大帅”这一称呼。
他的身高约有一米八,再加上他时常抛头露面,在1966年5月到1967年12月这一年多的时间内,他就在公共场合发表了120多次的讲话,或者是传达指示,因此被人称呼为“戚大帅”。
用“流星”来比喻戚本禹的人生,是再合适不过了,他的崛起和衰落,仅仅只用了五年的时间。
而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在我看来,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也不过屈指可数的十七个月罢了(1966年5月—1967年10月)。
1966年5月23日,田家英去世之后,戚本禹取而代之,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掌握了机要大权。
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也就是在1966年的5月,正式扬帆起航;这一年他的行政职务虽然只是中秘室秘书的十六级干部,但是,他的排名却在姚文元和穆欣之前了。
也是在这一年,这个只有“秘书十六级干部”待遇的男子,鱼跃龙门,一下子成为了掌握话语权者,享受着首长的待遇。
至于这个“秘书十六级干部”,具体是个什么行政级别,我也查询过,说是“县处级”,我也不知道这个是否准确。
1966年即将过去,再翻一页日历,太阳再次升起来的时候,就是1967年了。
此时35岁的戚本禹,遥想1963年,已经32岁的戚本禹,这时候的他,还只是一个只有一点点小名气的笔杆子。
谁又能想到,仅仅过去了三年时间,他会一跃成为中央首长呢。
02
戚本禹没有读过大学,虽然后来(1949年)在北京劳动大学进修过,但准确的说来,他的学历只是高中。
学历不高,但是他的求知欲却很强,喜好文学,也喜欢读书。
1949年,从劳动大学进修完成,即将毕业的时候,戚本禹得知秘书室缺人手,就和另外两个同学,三个人一道拿着自己的档案,去到组织部门。
这一年,只有十八岁的戚本禹进入秘书室,开始了自己见习秘书的工作。
他这个见习秘书,主要是负责三个方面的工作:做读报摘要、管理图书和处理来访信息。
如果当时戚本禹身边有眼光毒辣的同事,或许就能看出来这个小伙子,虽然只有十八岁,但却不是一个“池中物”,迟早会有一天走上人生巅峰。
戚本禹在管理图书的时候,会接触到伟人阅读过的书籍,而伟人在阅读的时候,也习惯对感兴趣的地方下笔做批注。
戚本禹就会照着买一本一模一样的书,按照领导的读书思路去读,领导在哪里画一个圈,做了什么批注,他就在哪里画一个圈,做批注。
这些书籍既有像《哲学大纲》、《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这类专业性很强的书籍,也有类似《红楼梦》、《聊斋志异》这种通俗小说。
当时,秘书室“读报摘要”这个工作,还负责摘抄一些身心放松类的内容,递交给领导。
秘书室的很多人,都一心奔着那些“名人趣事”,或者是“野史异闻”的方向去,而戚本禹通过“画圈”和“批注”,对领导的喜好多多少少了然于胸。
于是乎,他这个不到二十岁的中学生,所摘抄的内容,往往让领导很是满意。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细微之处见人品;借来用用,也可以说:细微之处显野心。
18岁的戚本禹已初显出那一股子,不满足于现实的心态和眼光,他渴望,也在等待着自己人生起飞的时刻,不过,他或许也想不到,这一等就是十七年。
更想不到,这起飞和落地,不过短短五年,而在高空的滞留阶段,也不过屈指可数的十七个月。
而或许,人的一生之中,能有这十七个月,也是不枉此生。
古人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那么,我在化而为“朝出名,夕死可矣”。
有野心是好事,走火入魔,就得不偿失了,也失去了初心的良善。
本文主要参考了:
1、《我所知道的戚本禹》,闫长贵;
2、《戚本禹其人其事》,丘濂,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19期;
3、《戚本禹如何一夜走红》,张聿温,报刊荟萃201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