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民间奇人王叔远以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艺闻名,他能够在小小的桃核上雕刻出一艘舟船,并在舟中雕刻出五个特征鲜明、神态各异的人物。当时的文人魏学洢在见识到王叔远的作品后叹为观止,当即创作了一篇散文,这便是入选了初中课本的名篇《核舟记》。
魏学洢表示,王叔远所雕刻的主题乃是“大苏泛赤壁”,而船上的五人除了两个撑船的“舟子”外分别是苏轼、佛印和鲁直。苏轼作为大文豪自不必多说,佛印乃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僧人,而鲁直指的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这三人意趣相投,常常结伴而行,但也正因为苏轼太过耀眼,以至于同为才子的黄庭坚的光芒往往被其掩盖。作为苏轼的好友兼弟子,黄庭坚自称谪仙,还入选了二十四孝,经历同样精彩。
北宋庆历五年(1045),黄庭坚生于洪州分宁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一带。相传,黄庭坚乃是西汉名臣黄霸的后裔,自唐朝以来,黄氏一族更是人才辈出,许多成员在朝为官,可谓官宦世家。出身于如此名门的黄庭坚自幼便在父亲黄庶的教导下学习诗文,并追随父亲的脚步奉“诗圣”杜甫为宗。
据《宋史》记载,黄庭坚自幼聪慧机警,且过目不忘,各种典籍只需读过几遍就能背诵。他的舅舅李常到他家做客时,曾随手拿起书架上的书籍提问,黄庭坚都能对答如流,令李常惊讶不已。治平四年(1067),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的黄庭坚考中进士,并被任命为叶县县尉。数年后,政绩出众的黄庭坚被调回京城,在国子监担任教师。
正是在国子监任职期间,黄庭坚得到了大名府留守文彦博的赏识,其作品也被苏轼读到并盛赞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之作。元丰元年(1078),黄庭坚主动致信苏轼诉说仰慕之意,苏轼也热情回复,二人的友谊由此开始。不过,二人的初次会面却要等到足足八年后才得以实现。
另一方面,尽管在国子监表现被评为“卓异”,但不愿支持王安石变法的黄庭坚还是被贬至泰和县担任县长,后又降为镇监。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黄庭坚担任县长期间,被贬至黄州的苏轼游览了赤壁并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由于此时黄庭坚与苏轼并未相见,王叔远所雕刻的苏、黄、佛印三人共游赤壁的情景自然只能是艺术创作。
宋神宗去世后,年幼的宋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称制。一直反对变法的高太后掌权后重用旧党的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很快废除了新法。得益于旧党重新得势,黄庭坚也得以在司马光的推荐下回到朝廷。他先是参与了《资治通鉴》的校订工作,又被任命为了《神宗实录》的检讨官。
次年,黄庭坚升任著作佐郎,加官集贤校理,又在《神宗实录》编撰完成后升为起居舍人。然而,就在官场得意之际,黄庭坚却突然遭受了母亲去世的巨大打击。黄庭坚为人孝顺,在父亲去世后一直尽心侍奉母亲,甚至身为朝廷命官却每晚亲自为母亲清洗便桶。母亲晚年得病后,他“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等到母亲去世,他更是因悲痛万分而染疾,差点随之而去。到了元朝,郭守正编撰《二十四孝》时,便将黄庭坚“涤亲溺器”的孝行收录在了其中。
宋哲宗亲政后,新党重新得势,黄庭坚再遭贬谪,先后被调往宣州、鄂州等地。为了打击旧党,当权的章惇、蔡卞等人指控黄庭坚在《神宗实录》中多有诬陷之词,但黄庭坚泰然自若接受审问,将种种指控悉数驳回,收获了人们的钦佩。尽管如此,黄庭坚还是被气急败坏的章惇等人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后又调至更加偏远的戎州。
宋徽宗即位后,黄庭坚被起用为监鄂州税,后又改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此时的黄庭坚对朝中的党派斗争十分厌倦,因此推辞了吏部员外郎的任命,只愿在外做地方官。崇宁二年(1103),黄庭坚因作品《荆南承天院记》被指控为“幸灾谤国”,于是革去官职送往宜州羁押。两年后,黄庭坚于宜州病逝,终年六十一岁。
南宋建立后,宋高宗追赠黄庭坚为龙图阁大学士,后来宋度宗又为其追谥为“文节”。相比于同样经历曲折的好友兼老师苏轼,黄庭坚虽没有那般巨大的知名度,在文学成就上也远远不及,但他的才华放眼所处的时代仍然算是颇为突出。与此同时,黄庭坚事母至孝、坦然受审,展现出了非凡的品行,足见其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