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藩封地北平兴起了所谓“靖难”之师,旋即大举南下,矛头所向,直指明都南京。
明太祖朱元璋驱逐残元、削平群雄、定鼎全国后,为保朱明江山基业长青、朱氏皇权传之千秋万世,开始为子孙“削棘”,大杀功臣,削除外姓王,大封同姓王,分封诸子,将国之重权交给儿子们——藩王手中,最终造成势力膨胀、尾大不掉之势。
1398年老皇帝朱元璋驾崩,因太子朱标早逝,爱屋及乌,临终指定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亦称明惠帝。建文帝被立为皇太孙(储君)时即对诸藩权势过重而疑虑重重,曾与东宫重臣、亦师亦友的黄子澄密商对策。黄子澄提议仿效西汉景帝的做法——先削藩,再平叛。
朱允炆登基称帝后,立刻召黄子澄入朝问之曰:“先生犹记东角门(东宫东侧便门)之语乎”?黄子澄叩首道:“不敢忘”。于是君臣共商削藩具体步骤与细则。先从诸藩中势力较弱的几个王下手,再逐步削除几个手握重兵、实力最强的所谓“塞王” 之权重。
而诸藩中势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见朱允炆开始着手削藩,预感到一张大网已在自己头上张开,在“黑袍奇僧”姚广孝的策动下,铤而走险,借此发难,竖起了“清君侧”的大旗。说白了就是起兵造反,夺取皇位。
燕王起兵后,经四年的反复鏖战,血雨腥风,靖难军从北平一直打到长江北岸。
某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微风轻拂,令人神爽。燕王朱棣率大军在江岸设祭,祭祀天地、江神,准备祭祀完毕后强渡长江天险,直捣帝都南京。史载,燕王黄袍金甲、昂首挺立在居中一艘指挥巨舰的船头,眺望着滚滚东去的浩荡江水,望着粼粼的波光,忽然脑海里浮现出一桩往事。
那是父皇(朱元璋)还在世之时,一次,太祖出对检验子孙的学问:“风吹马尾千条线”,旋即令皇太孙朱允炆作下联。朱允炆思考了好一会儿,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太祖愕然 ,脸色很不好看。当时,站在一旁的朱棣灵机一动,立刻上前奏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不仅对仗,气魄、意境均比朱允炆高不少。朱元璋一向喜欢四子朱棣,常对人说:“此子最像我”,今天见他奏对大合己意,龙颜大悦夸赞说:“好对语,好对语”!这是朱棣平生最引以为自豪、最舒心、最快意之事,他眼望长江宛若一条巨龙,自己与长江仿佛合为一体,正向对岸的南京飞腾而去。
据记载,建文帝朱允炆性格柔弱,缺乏历练,做事患得患失,畏首畏尾,在能力上远不如叔父朱棣,朱棣以为哥哥朱标死后储位一定是自己的,谁知太祖却隔代指定了朱允炆为皇太孙,自己多年的祈愿瞬间落空,心中的不服与怨愤可想而知......
靖难之战,远不如文中叙述那样顺利。整个过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窝心、凶险之事屡屡发生。
一开始起兵就不吉祥,甚至显示凶兆。《明史纪事本末》载,燕王与姚广孝等亲信密议起兵靖难时,原本好好的晴空忽然变得昏天黑地,风雨大作,夹杂着电闪雷鸣,屋檐上的瓦片纷纷被大风席卷坠地,噼啪作响。朱棣见此阴森可怖的景象,心里打鼓,左右为难,有退缩之意。道衍和尚(黑袍妖僧,俗名姚广孝,燕王高参) 滑头,将这种不祥之兆解释成了“祥瑞”:“飞龙在天,焉无风雨?檐瓦交堕,兆易黄屋 ”。
真定(今石家庄正定)之战,明军用火器攻击叛军,朱棣被烧得须发皆无 、焦头烂额、落荒而逃,身边仅余3骑,四野茫茫不辨东西,只得信马由缰,多亏运气好,逃到了白沟河边,这才得以摸转回营;后来靖难军又陷入明军箭阵。如雨的箭矢好像长了眼睛,纷纷坠落在燕王的战马四周,接连射死他3匹战马,燕军箭矢用尽,无力反击,将士接连中箭落马,死伤颇重, 只因偶遇大风,燕军的火器得以发威,好不容易才转败为胜。
济南城下,明山东参政铁铉率守军浴血抗击,杀伤大量靖难军将士。后来铁铉诈降,引诱朱棣入套。朱棣不疑有诈,信以为真,只率几个亲信将士策马入城,刚走到城门处,城头上竟砸下一块重达数千斤的大铁板,幸亏他反应机敏,躲得快,飞速落下的铁板却将他所骑乘的战马马头砸成齑粉,城上箭矢如蝗,随从将他扶起后,他换马迅速逃脱了。
滹沱河之战、雄县之战、郑村坝之战、白沟之战、东昌之战、夹河、藁城之战、灵璧之战 .....像这样的凶险经历、死里逃生的恶战数不胜数。朱棣缓缓神,长舒一口气,将自己从回忆中拉进现实中。他大手一挥,千帆竞渡,百舸争流,舳舻衔接,旌旗蔽日,千军万马齐声呐喊,擂起震天动地的战鼓,直向对岸明军(亦称南军)席卷而去。明军大乱,一触即溃,南京城已近在咫尺。
燕军兵临城下,谷王朱橞(朱棣之弟)和李景隆望见朱棣麾盖,遂打开金川门迎降。 朱棣率燕军进入南京城。就在燕军鱼贯入城时,皇城燃起来熊熊大火,金碧辉煌的明宫,象征无上皇权的大内龙廷龙椅(宝座),转瞬间被烧作一片残垣断壁。建文帝朱允炆在这场惊天大火中不知所终。
自燕王起兵靖难到其登基称帝、改元永乐的四年残酷战争中,据不完全统计,南军(明政府军)被杀戮者多达20余万,伤亡共计50余万,靖难军(北军,燕军)也战死6万余人,无数百姓也死于这场叔侄争夺皇位的血腥战争中,中华大地,生灵涂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朱棣
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