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偿,文官有骨气”,这是很多失去最基本理性明粉嘴里常说的一句话,作者是觉得很无聊。迁都北平是因为朱棣在南京根基不稳,“土木堡事变”后皇帝朱祁镇也没有自杀,明朝从朱棣时代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到最后的“汉人十八省”损失了三分之二的土地,“朝贡体系”和“俺答之变”中哪个不是给人送钱?至于有骨气,这才最气人的一个。
如果不是因为文官的阻挠,如果此人改革能够成功,明朝的寿命远不止276年的历史,而是会像奥斯曼帝国一样,拥有800年历史。这个改革者是谁,明朝的文官为何要阻碍此人的改革?明朝文官那不叫有骨气,那叫霸气!
·一个震铄古今的改革者
历史是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丫头作者不知道,但作者知道谁得罪了文人谁在历史上绝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秦始皇、武则天、正德皇帝那个不是如此,而今天作者想谈的就是明武宗朱厚照。
在皇帝中,能用“武”这个字的有几个呢?汉武帝算一个,而被正史里写成污浊不堪的正德为什么要用武呢?
这不是因为他在“豹房”里玩老虎豹子的壮举,而是因为他为明朝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功勋。
朱厚照一生最讨厌的就是虚伪,而他身边却都是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而所谓的“豹房”是他的行政中心,而非野史里叙述的肮脏之地。
如果说行男女之事也算肮脏的话,那还要三千佳丽和后宫干什么呢?
在“土木堡事变”这场惊天阴谋之后,想通过战争获得主动权的朱祁镇却被身后更加毒辣的文官集团给算计了。
在这场大臣和皇帝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原本想借助战争铲除异己的朱祁镇却做了俘虏。
文官集团胜利的代价就是赔上了明朝最精髓的几十万军队和几百名帝国的精英。
在权力的游戏中,这算什么呢?
即便是帝国最为危机的时刻,文官集团为了赚钱不照样将粮食卖给李自成,将武器卖给努尔哈赤,不照样走私逃税吗?
而将这些人看得一清二楚的朱厚照则想通过改革扭转这一切,重塑先祖朱元璋和朱棣时期的皇家辉煌。
为此,朱厚照一直韬光养晦,一直隐忍,一直装疯卖傻,一直躲在豹房里积蓄自己的力量。
·千古一帝的雄伟计划
明朝后期的文官为什么反对并污蔑朱棣时期的“郑和下西洋”是劳民伤财的傻瓜行为?因为他们自己想独吞这门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
从14-18世纪,世界上50%的白银都流入到了中国,靠的全是海运,而明朝最后却是穷死的,赚的钱都跑谁口袋了去了?
明朝是海禁最厉害的帝国,整整禁了上百年。在此期间,民间是不许出海的,而皇家就独占了这一贸易。
在火车没兴起之前,在陆地上用骡马运输60公里粮食所花费的费用比这些粮食还贵,而海运,是最节约成本的物流方式,也是大宗贸易的载体。
看看郑和下西洋所使用的船只,一点也不比今天的航空母舰小,虽然古代没有集中箱,但一样可以在这些船上装上满满的货物。
看看朱棣的一生:四年内战,五征漠北,平反西南,远征安南,大修国书,将帝国版图扩张到了明朝的极限。
而战争是最烧钱的机器,朱棣哪来的那么多的钱?
如果说战争,编写《永乐大典》和“郑和下西洋”都是赔钱的话,那朱棣的后宫肯定有无数个聚宝盆,很明显朱棣没有。
朱棣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自己挣的,而朱棣的职业经理人和乾隆的和珅一样,那就是郑和。
郑和通过皇家专营的贸易优势,加上在当时世界上最强的护航舰队的保护下横扫亚洲,将明朝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贸易大国。
郑和在为帝国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还起到了扬我大明国威,阐述朱棣即位合法性的作用。
但在后世无耻之人的笔下,朱棣居然狭隘到花巨资去找一个被自己打败了的建文帝。
而正德皇帝同样看中了“郑和下西洋”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他也想通过这种壮举来达到收归皇权,并让四方来贺的目的。
但已经膨胀到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的文官集团,居然公然叫嚣他们烧了用明朝无数先人的智慧和鲜血编纂成的“郑和下西洋情报档案”。
更加无耻的是,口口声声说为国为民的刘大夏,最后其家族成了沿海最大的走私集团之一。请问,如果刘大夏当初真的烧了那些宝贵中华财富,他家的航海资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正德皇帝的航海计划若能启动,凭他的个性,他一定会乘风破浪,以势不可挡之势称霸亚洲,进而横扫世界。
以当时明朝的海上力量和火器装备,加上郑和下西洋积累下来的航海情报,若正德的计划能够得以实施,凭朱厚照那种敢与猛虎相斗,敢持剑亲上战场的性格定能打造一个属于明朝的“日不落帝国”。但就是这样的一位皇帝,为何早早就命丧黄泉了呢?
·揭开明朝最具雄心之皇帝的死亡之谜
当你翻看汉朝历史时你会发现,汉朝后期的皇帝几乎没有一个是成年人的,全部都是未成年的儿皇帝,这是巧合吗?显然不是。
当大臣的权力高于皇权时,为了更好地操纵朝廷,用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当傀儡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明朝自“土木堡事变”之后,不但皇帝的不育率越来越高,“意外死亡”的事情也频频发生,皇帝的寿命也越来越短,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作为一个皇帝,在自己国土之上,居然没有出宫的自由,这对文官来说是骨气还是霸气?
而像杨廷和、张居正这样的大臣还算大臣吗?像魏忠贤这样的大奸臣真的就是奸臣吗?
查查明朝的“红丸案”、“梃击案”、“嘉靖遇刺案”那个不是迷雾重重?那个到最后不是不了了之?
而作为一个健身爱好者和一个武艺超群的壮年小伙子,正德就因为落一次水就能浑身乌黑而死吗?
无独有偶,下一个改革者天启也是想借助太监之手狠斗文官,也是死于“落水感冒”,请问,这真的就都是巧合吗?
我们再看崇祯上吊前的那句话“大臣误我”,是不是对明朝文臣最大的痛诉?
虽然这是崇祯在推卸责任的言辞,但当国库里空无一文时,四处借钱借不到时,李自成来了就有钱,满人来了也有钱。
明朝大臣的家里堆积成了金山银山,朝廷却被活活饿死,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偷税漏税的是不是文官?走私结党的是不是文官?因“头皮痒”、“水太凉”、“我没钱”等哭着喊着一个个拜倒在满人脚下为之效力的又是不是文官?
这样的唯利是图,欺上瞒下,骄横狂野的文臣也算有骨气吗?
明朝的文臣确实有骨气,有到连皇帝都敢一个个的干掉,连皇帝都要尊他为“干爹”,连皇帝他妈都要暧昧于他,这当然是有骨气了!
而正德的死,难道不是一场赤裸裸的阴谋吗?
话说回来,当年朱元璋和朱棣残杀文臣的时候,也没见他们有一点心慈手软的意思,这是不是传说中的报业呢?
如果正德的计划和改革能够成功,明朝很可能会比后来的英国还牛,比奥斯曼帝国还长寿。
但因为正德皇帝太厉害了,很多狼子野心的明朝文臣怕了,就对这个少年天子早早地动手了。
对于正德的改革和正德的死亡之谜,读者您又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