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大风扬沙水不流,为楚者乐为汉愁。”从古至今朝代在不断的更迭,很多的文人骚客以及将军战士都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生存着走过来,也留下了很多令人感怀的时刻。动乱的年代也诞生了很多的有志之士,他们忧国忧民但空有一腔热血不得施展,只能靠着笔杆记录心中的愤懑与伤感,字里行间都留下了他们的千愁万绪。
众人皆知蒙古族人几乎都是在马背上长大,他们的战士的野性十足,在战场上的战斗力更是没话说。1206年开始蒙古族铁木真就建立了自己的大蒙古国,建国之后他的野心也很大,带领士兵横扫沙场,一路进攻不惜一切力量占领疆土,短短的28年就先后灭了西夏、西辽、金。
由此可见,蒙古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们也将成为一大威胁力量,宋在蒙古撤兵的过程中,想要依靠计谋反将一军,但由于宋的准备并不充分,收复领土的计划以及战争被一一击破,最后弄得自己满目疮痍。
蒙古在1271年建立了元,凭借着自身的血性和战争优势,他们一直与南宋保持着交战的胶着状态,海战和陆战从未停歇,双方也在交战中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海战就叫做“崖山海战”,这次海战是古代战争中规模较大之一的战争,1279年元的攻势一如既往地猛烈,直奔崖山而来,浩浩荡荡的军队犹如一片乌云压在了宋的天空上方。
宋也是内忧外患,在蒙宋战争之中因为不敌蒙军,年仅5岁的宋恭帝只得投降。
随后杨淑妃带着自己的孩子逃离,与张世正、文天祥等人会和,保住了性命。之后当政的皇帝是年仅7岁的宋端宗,他本来还是一个孩子,对国家大事和世界的认知都还有限,7岁的孩子又能有什么大局观?况且在蒙古的追击下,他们元气大伤,只得一边逃跑一边做计划。
在蒙军的紧紧相逼下,还没有恢复元气的宋端宗就因溺水生病离世,接位的是他的弟弟宋度宗,也只有7岁之大。宋度宗任命张世杰主管军务,崖山海战的核心人物也是他,张世杰能做的也只是拼尽全力迎战,很多的压力都在他一个人身上,他也很难信任他人,在这次战争中他没有给自己和他人留下任何的退路。
都说战场上武力是夺胜的关键,但其实战场上也少不了谋略,善于分析局势的人,总会做足万全的准备。在这次的崖山海战之中元军就是以少胜多,开展了一场激烈的海战,起初是火攻,熊熊的烈火朝着宋军船只的方向而来,但宋军也有常年征战的经验,用泥土包裹着的宋军船只没有受到火势的威胁。
元军的领军人是张弘范也是十分的灵活,这次也是势必要拿下战争的胜利,他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宋军的后方力量。常说兵马未到粮草先行,因此想要击溃一个军队的最好办法就是断掉他们的后方储备力量,一旦缺乏粮食便可以从根本上击垮他们,最后就能不战而胜。
没有了饮水的来源,宋军只能够用海水作为解渴之物,可是自然的海水怎么可能放心食用,果然不久由于饮食等问题,宋朝的士兵几乎都出现了身体的问题,呕吐不止并伴有严重腹泻的症状。
这样下来大家都感到了十分的虚脱,战斗力一夜之间丧失了很多。但是战争还没有结束,尽管张弘范以张世杰亲人的性命作为要挟,张世杰也绝不松口投降。1279年元军以歌舞之乐作为诱饵,让宋军放松警惕,再用火炮这样强有杀伤力的武器对宋军进行围攻。
此时的宋军四面楚歌,而元军正是连连获胜军心大稳的时候,他们乘胜追击,直逼宋军船只,让大势已去的宋军只得拼尽全力抗争。
同年的3月19日,宋军彻底落败,南宋也自此画上了句号。当时已经43岁的陆秀夫背着小皇帝一起投入了海里,一同奋战反抗的宋军有10万余人,不愿沦为亡国逃命之徒,也不愿去求元军饶过一命,纷纷随着小皇帝一起投入大海之中,顿时场面激烈不已,投入海中的浪花也溅得很高,好像是大海在为这些人哀鸣和哭泣。
大汉民族在人间的爱与勇气都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对于民族的热爱和大义一刻也不曾放下过,著名的文天祥就是这样一个忠贞不渝的人,他对国家对民族的爱远远超越了生命的限制,面对元军他从不肯妥协,最后还是选择了从容就义。结束生命的那一刻对大家来说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反抗,是堂堂正正的民族团结与大义的体现。
虽然南宋自此画上了句号,元军取得了胜利,但不得不说元军的计谋是极好的,果然在战场上,轨道善谋也是夺胜的关键,这次的战争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可借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