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朝民间小史9则:您品,您细品

明朝民间小史9则:您品,您细品

文/唐俑

01

朱元璋发迹前,曾在家乡一水潭打。

有一天打了三十五条鲤鱼,把它们装在一个鱼篓里。

一个叫陈四的,来和他摆龙门阵,摆完龙门阵,朱元璋就回家了。

回家打开鱼篓一看,鱼少了五条,心想今天除了陈四,没碰到其他任何人,肯定是他干的,就去问他。

陈四开始不承认,朱元璋怒发冲冠,想揍他一顿,陈四这才笑着把鱼还给了他。

后来,朱元璋走上造反之路,再后来当了皇帝。

当上皇帝不久,他就迫不及待地问刘伯温,你说说看,我能当几年老大?

刘伯温说,本来圣寿无疆,然以数言当三十五,又其间五岁假者。

朱元璋不明白,咋个有五年是“假”的呢?

猛然想起陈四偷他鱼之事,叫人把姓陈的找来,想把他杀了。

动手之前,朱元璋问陈四,还记得当年你特么做过的屌事吗,陈四说臣怎么敢忘,不就是那件事么。

朱元璋故意说他忘了是在哪里了,陈四说是在乌龙潭。

朱元璋说你放屁,咱们家乡哪里有这么个地方。

陈四说,臣曾在那个地方闹过乌龙(犯过糊涂之意,指他偷朱元璋的鱼),所以臣叫它乌龙潭。

朱元璋以为他害怕了,就没有再追究,还问他想不想当官,陈四磕头谢恩,朱元璋便让他去户部江西司当了个郎中。

到了那个肥衙门,不过三四年,陈四就因贪污被诛。

洪武三十年,朱元璋走了,刚好当了三十年皇帝。

如果当时他真把陈四杀了,而不是给他官做,不知能不能把他偷走的那五年“夺”回来?

老王:但很多事情,真的是“命”中注定,与其强求,不如认“命”。

02

刘伯温多次对朱元璋说,汪广洋不堪为相,胡惟庸必乱政,朱元璋都没听进去。

刘伯温便请求辞职回乡,过了很久,朱元璋才同意,但给了他一道密旨,命他暗访,一有线索,就秘密向他报告。

刘伯温还真有收获,(很可能是在家乡浙江)访得几个豪门大户,私煮海盐贩卖,谋取暴利,进而结为海盗,大肆劫掠。

刘伯温写成报告,请求朝廷建巡检对该地进行管辖,籍其头头脑脑为盐丁,叫长子刘琏,亲自把报告送给朱元璋。

朱元璋决定采纳,不料即将施行之际,被胡惟庸等人知道了。

胡惟庸怒道,朝廷有规章制度,像这类报告,必须首先通过总理天下政务的中书省,刘伯温虽然是功勋旧臣,但也管得太宽了,既然已经靠边站,就不应私有陈请,怎么能不通过政府而直接报告?

发完邪火,胡惟庸径直来到朱元璋面前,请求追究刘伯温的责任,并将其子刘琏送交有司法办。

朱元璋左右为难,敷衍胡惟庸说:朕已遣之矣。

海盗头目们知道后,决定整死刘伯温,不然今后这人,还会跟他们过不去,便买通了胡惟庸。

他们通过胡惟庸向朝廷诬告说,刘伯温善于看风水,他看出此地踞山面海,有王气,想赶走这里的百姓,拆掉这里的民居,建所谓的公署,实际上是想攘为已有。

海盗头目这话,是在暗示刘伯温有谋反之意。

对于刘伯温的为人,大臣们还是了解的,都觉得海盗头目的话不可信,不主张给刘伯温定罪,唯独被海盗收买了的胡惟庸,请求定刘伯温重罪。

朱元璋犹豫不决,过了很久,他才手书谕刘,给他讲什么君子保身之福、作孽之祸、君臣相待之义,洋洋洒洒,啰几巴嗦。

末了还说,看在你过去有大功的份上,就不要你的老命了,姑且夺了你的俸禄,保留你的爵位。

接到朱元璋的手书,刘伯温蒙了,老大啊老大,这可是你叫我这么干的啊,我若不干,就是抗旨不尊,是杀头之罪,我干了,你又这样对我,今后你的话,我特么到底是听还是不听呢?!

老王:地位越高,越是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03

国初,朱元璋想发行纸币,可是有关部门,总是造不出质量好的钞票。

朱元璋很苦恼,做梦都在想这件事。

一天晚上,他梦见神对他说,取秀才的心肝作原料,才能搞定。

醒来后,朱元璋自言自语地说,难道叫我杀读书人而为之?

旁边的马皇后听见了,提醒他说,秀才的心肝,就是他们的文章。

朱元璋高兴地说,得之矣,命人把太学生之前的作业本取来捣碎,很快造出了质量上乘的钞票。

老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何况是天下读书人的命,马皇后“活该”深受百姓爱戴。

04

永乐初,一名士子赴京参加高考,晚上做梦,梦见有人对他说了这么一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醒来后,士子心想,难道这是神仙给他“泄题”来了?

便根据其义写成文章,背得滚瓜烂熟。

谁知考的不是这个题目,他略略有点失望,唉,这番功夫,算是白费了。

尽管不是这个题目,他还是考中了进士。

后来,成祖朱棣宴请群臣,已为某部郎官的那个士子,也在被请之列。

“流连荒亡为诸侯忧”,席间,成祖出了这样一个上联,可是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都对不上。

正当大臣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那位士子想起多年前做过的那个梦、做过的那篇文章,以及通过这个过程记得牢牢的题目,于是从容不迫地对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流连荒亡为诸侯忧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刚好是妥妥的一“对”,不但对得工整,其思维还如此敏捷,人才啊人才。

朱棣大喜,立即擢其为礼部侍郎。

老王:世上没有白费的功夫,有准备的人,总是要比别人多一个机会。如果没有把其做成文章背熟的过程,那个梦和梦中得到的那句话,也许他早就忘了。

05

唐皋,安徽徽州人,明武宗正德九年甲戌科状元,授修撰,升侍讲学士。

出使朝鲜时,朝鲜国王自以为有才,出了个上联为难他: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唐皋的下联简直是脱口而出: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有肚肠。

这位著有多部著作的大才子,却少时家贫,屡试不中,但他仍然刻苦用功,始终坚信自己会中状元。

你那么牛逼,为何总是名落孙山呢?

乡人作诗挖苦他:

徽州好个唐皋奇,

一气秋闱走十科。

经魁解元何包里?

争奈京城剪柳多。

乡人越是挖苦他,他越是刻苦用功,越是初心不改,越是在心里发誓,总有一天,我要让尔等的笑话成为笑话。

终于,他于正德癸酉、甲戌连捷,状元及第,而那一年,他已经五十岁了。

老王:总会有人瞧不起你,但说不定哪一天,那些人就成了你的“神助攻”。也许是你的幸运!

06

古代国子祭酒,相当于如今国立大学校长,名副其实的大文化人。

明英宗时期,有这样一个冒牌货国子祭酒,作诗时竟“以‘雕弓’作‘弓雕’”。

太学生们也不客气,写诗讽刺他:

雕弓难以作弓雕,

以此诗才欠致标。

若使是人为祭酒,

算来端的负廷朝。

老王:无论是今天还是古代,都不乏这样名不副实的的大文化人。

07

弘治年间,司礼监秦太监为家族子弟请师傅,访得举人余洙学问不错,可是余洙不想干。

秦太监好话说了几箩筐,余洙才勉强答应。

谁也没想到,在拜谒秦太监的时候,余洙竟然一屁股坐了上座,一点没把秦太监放在眼里,搞得其他人大吃一惊。

司礼监太监有多牛,难道你不晓得?

按说你也不是初生牛犊啊,胆子怎么这么大?

秦太监却很高兴,事后对人说,这人司礼监太监都不怕,更不会怕我家子弟,肯定能管好、教好他们!

开学后,秦家子弟都穿得很华丽,余洙不但丑陋矮小,穿得也很粗俗,那些小子,便很瞧不起他。

他们甚至故意在课堂上调皮捣蛋,打架斗殴,闹得乌烟瘴气,谁也不服跪责。

余洙将他们痛骂一顿,然后收拾东西就要离开,秦家子弟这才知道闯了大祸,太监叔叔若是知道了,不打死他们才怪,于是齐刷刷给他跪下,求他留下,他才没走。

秦太监知道后,叹了口气说,我家子弟若不是这个先生,如何教得?

从此以后,他对余老师更加礼敬。

老王:御人的方法有很多,而“不怕”二字,也许才是最管用的那个。

08

大约在成化年间,有一个张巡检,晚上梦见有人对他说,明天有十二位佛来见你,你一定要善待他们,他们或许能度你先祖,保佑你一生富贵。

天快亮的时候,果然来了十二个僧人,是坐船来的。

张巡检高兴惨了,把昨晚那个梦告诉他们,盛情款待。

第二天,他请他们作法,超度先祖。

仿佛突然想起什么,问僧人,船上还有什么人。

僧人们回答说,只有两个留下看行李的小沙弥,不必请他们。

张巡检却觉得这样不好,小沙弥也是人嘛,他悄悄叫儿子去船上,把两个小沙弥请到家里来。

小沙弥告诉张巡检的儿子说,他们不是什么沙弥,是浙江天台人,父亲是某地官员,考满回乡时不幸碰到那十二个和尚,他们抢了他们家财物,杀了他们家其他人,仅留下他们姊妹二人,扮作沙弥带来。

姊妹俩恳求张巡检报告官府,为她们雪冤。

儿子回来后,悄悄把父亲拉到一边,把情况告诉了他。

张巡检秘密召来十多个弓箭手,待二更作法结束,以擂鼓为号,一举擒获十二个和尚,当场审问,又取二女作证,和尚们抵赖不过,只得服罪。

事情上报到朝廷,张巡检连升几级,一生富贵。

老王:心存善念是最大的福报。

09

有个叫张三的人,从乡下来到京城,要求见太祖朱元璋。

听说是儿时的小伙伴儿来了,朱元璋高兴坏了。

见了面,行了礼。

大概是因为小时候一起玩过的,张三也没拘束,想套套近乎,说:

”.....从前咱们一起给人家放牛,您还记不记得有一天,在芦花荡里,我们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可还没等煮熟,大家就开始抢了,不小心把罐子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那时你只顾满地抢豆子吃,不小心把红草叶子也一块吃了,卡在了喉咙里,苦得你哭笑不得。最后还是我给你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咽到肚子里去.....”

结局,拖出去斩了!

...

后来这事,被朱元璋的另外一个小伙伴儿李四听说了,他也来找朱元璋,并且也说了朱元璋误食红草叶子的糗事。

朱元璋刚听到,脸色儿就变了。

但等到朱元璋听完,由阴转晴,还哈哈大笑,拉着李四聊了很多小时候玩耍的事,还封李四做了御林军总管,留在了自己的身边。

原来李四是这样说的:”我皇万岁万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沪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了豆将军,红孩儿挡关,多亏了菜将军...”

老王:老话说的还是那么对,无理辩三分,成败一张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家乡,陈四,明朝,朱元璋,胡惟庸,朝廷,报告,刘伯温,海盗,民间,八卦爆料,陈四,朱元璋,胡惟庸,刘伯温,张巡检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家乡,陈四,明朝,朱元璋,胡惟庸,朝廷,报告,刘伯温,海盗,民间,八卦爆料,陈四,朱元璋,胡惟庸,刘伯温,张巡检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家乡,陈四,明朝,朱元璋,胡惟庸,朝廷,报告,刘伯温,海盗,民间,八卦爆料,陈四,朱元璋,胡惟庸,刘伯温,张巡检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