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杨广一意孤行“东征高句丽”,成为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杨广一意孤行“东征高句丽”,成为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早在杨广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在位时,便计划攻取高句丽,因为高句丽在东北地区不断发展壮大,且不断骚扰大隋北方边境,时间一长早晚会南下威胁中原,正所谓:

“今日不取,后世必为子孙患”

于是在公元599年,隋文帝派兵30万攻伐高句丽。

但是部队在行军途中爆发瘟疫,又加上海上大军又遭遇风暴,受到一些损失。而高句丽方面看到大隋气势汹汹,不禁有些惶恐,高句丽还是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与中原王朝抗衡,便派使者罢兵言和。

杨广即位后,他对外进行一系列军事征服活动都以胜利告终,于是借着这股劲头准备完成隋文帝未竟之事。公元610年,杨广以高句丽王不尊藩礼为由决定出兵征讨。

公元611年,杨广发兵113万出征,但是为了供养这些军队又在临近地区大肆征粮,征税和征其他物资,为此征调了200多万民夫,让他们帮忙运送粮草军械,这是个庞大的规模,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因此河北,山东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他们可是在部队的一线地区。

就在这时,山东邹平人王薄和同郡人孟让因为朝廷的繁重兵役以长白山为据点聚众起义,王薄自称“知世郎”,并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农民加入起义军,这就是长白山义军,它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后达到10余万之众。

同年,孙安祖,窦建德,刘霸道,高仕达,翟让,杜伏威等相继揭竿而起,轰轰烈烈的隋末农民起义爆发了。

后院失火,杨广岂能不急,在612年对高句丽的征战中,杨广犯了不少的指挥错误,致使隋军损失惨重也没有攻下多少城池,并时常使得大军屯于坚城之下,犯了兵家大忌。后于7月退兵。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杨广派防守齐郡的名将张须陀进攻王薄的长白山义军,王薄由于麻痹轻敌,被张须陀击败,后王薄率军北渡黄河,但很快又被张须陀追上进而杀败。王薄这只打不死的小强不甘心,继续北上与孙宣雅和赫孝德等起义军会和,于是南下攻打章丘,但是张须陀又率兵2万驰援章丘,王薄又被张须陀击败。此后王薄便活动于山东中部地区。

经过第一次征高句丽失败的教训,杨广绝不甘心,又于次年发起了第二次征高句丽的行动。4月,杨广二征高句丽,兵围辽东城,高句丽守军仍是据城坚守,消耗隋军的进攻力量和粮草。6月,本来负责为辽东前线押送粮草的杨素之子杨玄感于黎阳起兵造反,兵峰直指东都洛阳。

杨玄感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好读书,善骑射,文武双全,实乃当世之猛将。他常被杨广所猜忌,内心时常不安,这时各地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杨玄感把握时机起兵造反。

杨玄感之友李密为其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为袭取涿郡,切断杨广的退路,让关外隋军溃散,中策是攻占长安,占据关中,下策是攻打洛阳。

但是杨玄感却偏偏选了下策,他认为朝臣的大部分家属都在洛阳,一举拿下必定可以影响世人,彰显自己的威力。随后李密对他出的计策他大多都没有放在心上,一意孤行,刚愎自用。

后来,由于洛阳城防守力量过强,杨玄感大军长期屯兵于坚城之下,这时隋朝大将宇文述和来护儿的援军赶到,杨玄感大军大败,后来杨玄感部屡战屡败,走投无路之下,杨玄感命其弟杨积善将自己杀死。

这一时期,起义军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得到更多民众的响应,因为有很多起义军打着起义的名号行打家劫舍的土匪之事,民众本身对朝廷的繁重赋役苦不堪言,如今又赶上了连连战祸,这不是任何老百姓所愿意看到的,他们急需一个实实在在能推翻隋朝暴政,能让天下重现太平的领袖。

参考资料:《隋书》

注:文章来自钧儒说史原创,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了解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钧儒说史!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地区,杨玄感,隋军,粮草,洛阳,王薄,义军,帝国,杨广,张须陀,观点评论,杨玄感,王薄,杨广,张须陀,高句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地区,杨玄感,隋军,粮草,洛阳,王薄,义军,帝国,杨广,张须陀,观点评论,杨玄感,王薄,杨广,张须陀,高句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地区,杨玄感,隋军,粮草,洛阳,王薄,义军,帝国,杨广,张须陀,观点评论,杨玄感,王薄,杨广,张须陀,高句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