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渡江之前身边并没有多少文士,只有李善长这样一个半吊子的读书人。李善长有些小的谋略和急智,却没有长远的眼光和对战局的整体认识。所以此时的朱元璋还是处于盲人摸象阶段。他对天下大势的了解还是非常欠缺的。直到后来他遇到了朱升,得到九字谏言,朱元璋才算真正对未来有了规划,认清了自己的目标。
朱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他是元朝时间的一名举人。元朝不像其他朝代,对科举取士那么执着。蒙古族跟后来的满族有很大区别。蒙古虽然建立了元朝,却并没有将其当作自己当作真正的根本所在,草原始终是其大本营。而满族虽然在早期的时候对是否迁都到北京、接受中原传统儒家文化曾经存在过很大争议,但是最终还是决定了以中原为自己的根基。观念上的不同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实行的政策上有了很大差别。科举考试便是其中之一。清朝是完全融合了中原的考选体系。而元朝则有自己的一套固有的选官、任官的方式,对于科举的需求并不是很大。所以元朝开科举就像刮刮乐一样,概率很小。不光如此,每次开科取士,对于汉人和南人的名额是有严格限定的。在这种时候,能够考上进士的那真是万中无一。而朱升能够通过乡试成为举人,说明他非常优秀了。
朱升考取举人之后,被授予池州府学正。徐寿辉在蕲水、黄州发动起义时,朱升也受到了影响。到处东奔西走。后来便弃官隐居到了石门。
朱元璋在攻占徽州府后,邓愈便寻访到当地有这样一位大儒,于是将其推荐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当时身边虽然有了些儒生,但却没有能够对实政真正有研究的人。朱元璋的事业处于初创阶段,可以说是求贤若渴。有了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不能放过,于是便将朱升召来,以时务咨询于他。
朱升其实是一直致力于儒学研究的学者型的儒生,并不是像刘伯温那样学习王霸之学的积极用世之人。不过朱升对历史上的兴衰交替的认识却非常深刻,而且他也不是一个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腐儒。朱升见朱元璋询问,便结合历史与现实随口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个字。这不管是放在哪个朝代,对想要建立王朝的人都是可以通用的。可以说是历史经验的浓缩。
朱元璋在听到之后,犹如醍醐灌顶。他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却是一个极端聪明之人。随着渡江后,与张士诚、方国珍、徐寿辉、陈友谅等的接触,加上原先对龙凤政权的了解,他对当时的天下已然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几句话是真正站在想要建立统一王朝的高度上进行的思考。朱元璋对打天下的认识一下子上升了一个台阶,有了质的转变。
因为此事,朱元璋对朱升非常礼遇和重视。吴元年授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因其年龄太大,特免于上朝。明朝建立后,升为翰林学士,定宗庙时,享受斋戒之礼。后来朱元璋又让他与其他的儒生一起采集历代贤妃故事编写《女戒》。
当时大封功臣,所有的制词都是由朱升所撰写。这里还要提到的一点就是,朱升也算是非常重要的开国功臣,但是却辞掉了任何的封赠。在此处他跟刘伯温其实有些相同之处,都是智者。他常年陪在朱元璋身边,对他的性格也有很深刻的认识。他明白勋爵不是那么好拿的。就此来说,他是很幸运的。
不久,朱升便以年老为由,请求致仕。朱元璋也同意了他的请求。不过朱升担心以后朱元璋如果进行像历代开国皇帝那样的清算的话,自己的后辈会牵扯其中。于是便跟朱元璋要了一个免死铁券给自己的儿子。
朱升致仕之后并没有回老家,而是在现在的江苏盐都区的南龙港居住。不久便去世了。死后葬在现在的盐都区北龙港镇。
不过他的儿子朱同却并没有那么幸运。他刚担任礼部侍郎不久,便被牵扯到郭桓案中。虽然有免死券,但是朱元璋的免死券却没有什么信用,朱元璋也没有顾及朱升的功劳。朱同最后横尸街头。朱升自己逃过了清算,可是后代却没有。朱升最后也不能算是有一个好的结局。
参考文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