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暴君”隋炀帝,在位14年民不聊生,却留下三大遗产,至今受用!

“暴君”隋炀帝,在位14年民不聊生,却留下三大遗产,至今受用!

自古朝代末位的君王,多数都是会遭到世人诟病的,如若再加上本身其身上就存在的问题,例如暴政、荒淫等现象,就算在位时期功大于过,但是后世对其评价也一定是只扬不抑的。

比如说起暴政,历史上出名的残暴的皇帝第一位应该就是秦始皇莫属了,那么顺位第二的一定就是隋炀帝杨广了,日后爆发的农民起义应该就是其暴政的最好证据。

隋炀帝在位之时,对农民是残忍无度的,劳民伤财的事确实干了不少,暴力不堪、沉迷美色,最终落败。

就隋炀帝这个反面教材来说,瓦岗寨头领李密对其评价更为准确: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留恶难尽"。

确实不可否认隋炀帝在位时的昏庸无道,但这种只抑不扬的评价之法就现代社会的客观角度来看是并不是科学的,看到事情本就该一分为二。

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无可厚非,但脱离了时代背景去看待此般人物,确实不太真实全面,隋炀帝在位期间,曾做过三件大事为后世留下至宝。

也因此人们开始怀疑隋炀帝究竟是否真为世人所说的不堪呢?真的是昏庸无能的暴君还是仅为后人对其的猜想?看隋炀帝在位时所做的三件大事,一切答案应自在人心中。

说起三大壮举之前,最应该带众位读者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在公元604年,雄才大略的隋文帝去世,隋炀帝杨广即位。为何说隋文帝时要用雄才大略来形容呢?

我们都知道永嘉之乱后的中国曾历经过五百年的分裂,正是在隋文帝的治理下,中国才又现统一的局面。隋朝虽是短暂的但却是具有开创性的。

说隋文帝伟大不为过,这五百年的分裂不仅仅是简单的区域分裂,世家大族都在等待时机复兴,结党营私毒瘤不少,最重要的是长期的分裂导致了经济、文化、社会的不统一,这都是隋炀帝即位后面临的重大问题。

为抛开这些阻碍,隋炀帝三大壮举从即位后开始施行,历经十四年之久。

首先第一大壮举一定是建都洛阳。

我们知道隋文帝建大兴城,相比大兴,洛阳此地更为宏大,隋炀帝上位,发动百万民工,仅仅历时十四个月便将长达二十七里的巍峨都城建立起来。

用时如此之少,就算把这样的工程挪到今日,具备现代的发达技术与工具,短短十四个月也是极难完成的,可见隋炀帝的统领本领也是极其强悍的。

而且,选此地建东都更有其说法,洛阳比前都城大兴城更为中心,它东可控扼山东与河北,南可压制江南。

换句话说,洛阳城可将关中、山东与江南三大地结合在一起。在政治和军事上奠定基础,对后来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

洛阳城的建设沿袭了之前的中轴线,但为了防御安全还发明出了"外城"的建设方法。到了唐朝洛阳也是举足轻重的城市,直至今日的洛阳依旧重要。

第二大壮举便是开凿京杭大运河,疏通水道。

一直以来对朝廷的供应多数都是北方产生的财富,但是北方地区对朝廷的供应能力日渐不足,在此情况之下,便需要开放南方地区用来补给。

开挖大运河,疏通水路便是通向南方最迫切的一事。从公元605年开始,隋炀帝发动百万百姓耗时长达六年的时间终于开通了京杭大运河。

这条大运河改变了当时人们的出行方式只能靠陆运的模式,更重要的是联通了南北方,将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和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极大的便利了交通运输工作,而且京杭大运河至今是世界上最大的运河。

隋炀帝此次挖河虽为当时乃至今日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因当时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也失去了民心。可是这也掩盖不了至今人们对开凿大运河的自强不息精神的推崇与学习。

第三大壮举是中国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我们知道自西汉开始,我国古代一直沿袭的是察举制,这就造成了世卿世禄并且以乡党为中心的利益共同体,朝廷特派官员去地方选拔人才时,多数都是存在血缘或是有利益纠葛之人担任,不仅分割中央权力还有失公平。

自此隋炀帝便开拓出了科举制,由世袭转变成了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员,更为公平的同时还赋予了更多人机会,即便你是贫困的农夫,只要你有能力学识,通过考试后仍然可以做官、为国办事。

这样的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我们今日较为公平的两次大考,一是高考、二是公务员考试都是沿用当时的方法。

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官制度,都是在科举制的启发下诞生的。

如我们所述以上三大壮举便是我们一直认为"昏庸无能"的隋炀帝所开创的,都说隋炀帝昏庸残暴,但是,以上三大壮举却是此人开设,有事实证明,隋炀帝不仅不是个无能的皇帝,反而是个极具事业心的帝王,不仅只为当时、乃至为后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无论是从经济建设还是文化交通上都是值得后代所学的,既然是如此一人,为何会被受诟病呢?

仔细分析便可得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那四个字"不得民心",我们都知道,作为皇帝则是"得民心者得天下",他为了丰功伟绩,发动百万百姓劳苦徭役,为了平定匈奴多次发动战争,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整日生活在战火当中,百姓生活并不幸福,自然不得民心。

隋炀帝仅仅统治中国十四年,虽然不能推卸其亡国之责,但是,从他统治时的制度和物质成果来看,确实不能就此一概否定。

从成就来看确实也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明君,但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相信每人心中自有定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隋文帝,遗产,后世,评价,洛阳,暴政,大运河,壮举,杨广,隋炀帝,观点评论,隋文帝,洛阳,壮举,隋炀帝,京杭大运河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隋文帝,遗产,后世,评价,洛阳,暴政,大运河,壮举,杨广,隋炀帝,观点评论,隋文帝,洛阳,壮举,隋炀帝,京杭大运河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隋文帝,遗产,后世,评价,洛阳,暴政,大运河,壮举,杨广,隋炀帝,观点评论,隋文帝,洛阳,壮举,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