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隋唐都修过大运河,隋炀帝唐太宗都曾伐高句丽,为何隋亡而唐盛?

隋唐都修过大运河,隋炀帝唐太宗都曾伐高句丽,为何隋亡而唐盛?

隋唐都修过大运河,隋炀帝唐太宗都曾伐高句丽,为何隋亡而唐盛?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杨坚建立隋朝,表明上看这是一个新王朝的创建,但其实呢,这只能算是宇文氏所建立北周王朝的延续。因为,杨坚建立隋朝闹出来的动静,连武则天建立武周,唐玄宗父子恢复大唐时的动静都赶不上,基本算是和平演变。

从这层意义上说,杨坚表明上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但其实相当于是北周的第6位皇帝。同时,因为北周完全是从西魏延续过来的,几乎没有发生任何流血政变,所以加上西魏的两位傀儡皇帝,杨坚实际上应该是第8任皇帝,至于隋炀帝杨广,实际上应该是第9任皇帝。

对比唐朝的皇帝,如果算上武则天,以及唐睿宗两次当皇帝(唐中宗第一次当皇帝不到两个月,时间太短不统计),相当于唐玄宗是第大唐的第8任皇帝。从这层意义上说,杨坚这位开国皇帝,其实也就相当于前期的唐玄宗;杨广这个二世祖,其实就是相当于后期的唐玄宗。

对此,我们可以对比下当时的人口数量,在隋炀帝杨广刚登基时,政府掌握的人口户数是890万户。在唐朝贞观之治时期,政府掌握的人口户数是380万户,而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大唐帝国的人口户数是960万户。

与此同时,在宋代之前,中国的人口峰值就在1000万户左右,从来没有突破这个数字。

换句话说,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整个社会资源所能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其最高极限就在1000万户这个数字附近。当社会总人口接近这个数字时,社会会呈现最繁荣的景象,因为整个社会人力充沛,而且创造的财富最多。

但与此同时,但社会的总人口接近这个数字时,社会矛盾也会越来越激烈,因为社会现有的资源,已经无法再供养这么庞大的人口,所以社会各阶层、各大利益团体,开始为争夺有限的资源而大打出手。

最简单而言,就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因为人口已经达到极限,而土地数量却无法再增加,同时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也没有传说中的杂交水稻以及新的高产农作物,甚至红薯这种作物都还没有,所以粮食生产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人均所占有的土地变得越来越少,而单亩土地的粮食产量却没有任何变化,再加上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必然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于是广大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种背景下,有人振臂一呼,随时就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从这层意义上说,在生产力相近的背景下,一个只有380万户人口的时代,与一个人口接近900万户的时代,本身就是缺乏类比性的,因为前者的社会矛盾本身就容易缓和,而后者的社会矛盾就容易激烈。

换句话说,唐太宗时期的土地数量,和隋炀帝时期的土地数量,几乎没有多大差距,但隋炀帝时期的总人口,却是唐太宗时期的近2.5倍。也就是说,假如唐太宗时期的百姓们,人均土地占有量是2.5亩,那隋炀帝时期的人均土地占有量就是1亩,当然,这还是最理想状态。

因为,如果算是隋炀帝时期的既得利益集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庞大的团体,它们通过手上的权力,兼并掉的土地肯定要多于唐太宗时期的,所以这样算下来,隋炀帝时期的人均土地占有量恐怕就只有0.5亩。

在这种背景下,唐太宗时期的广大底层百姓,所能获取到的资源,显然要远远多于隋炀帝时期,而广大百姓能够比较容易的活下去,整个社会矛盾自然也就比较缓和,所以唐太宗伐高句丽也好,修建大运河也好,虽然会让广大老百姓感觉很幸苦,但却不至于让很多人饿死街头,所以自然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叛乱。

反观隋炀帝时期,因为人口数量已经到达极限,广大百姓已经处在生死边缘,整个社会矛盾空前尖锐,这个时候隋炀帝伐高句丽、修建大运河,这种大型工程自然更让百姓苦不堪言,因为它背后都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换句话说,就是钱和人,也就是赋税和廉价劳动力。

在这种背景下,一旦有人带头造反,自然就是一呼百应。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在隋炀帝时期,就算他不伐高句丽、不修建大运河,也改变最后的结局。因为,当时的社会总人口已经达到临界点,所以即便没有这些诱因,也会因为其他缘故而发生大的动乱,类似安史之乱一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人口,因为,社会,修过,时期,唐太宗,老百姓,大运河,土地,隋炀帝,观点评论,唐太宗,大运河,隋炀帝,杨坚,高句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人口,因为,社会,修过,时期,唐太宗,老百姓,大运河,土地,隋炀帝,观点评论,唐太宗,大运河,隋炀帝,杨坚,高句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人口,因为,社会,修过,时期,唐太宗,老百姓,大运河,土地,隋炀帝,观点评论,唐太宗,大运河,隋炀帝,杨坚,高句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