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朱高煦被明宣宗朱瞻基用大缸活活烹死的说法,在《明史》和《明实录》中均不见原文记载。《明史》中对于朱高煦的结局,只用了一句话来说明
“高煦及诸子相继皆死”
倒是《明史纪事本末》(卷27)中记载了这么一件闹剧。无论真假,诸君不妨当做一个笑话来看,权当做解闷之用即可。
话说洪熙皇帝朱高炽在位仅十个月,便追随自己的父亲朱棣西游。按理,大明王朝皇帝的宝座当由太子朱瞻基来坐(实际上朱棣在位时期便已经有意指定朱瞻基为大明未来天子,甚至有说法认为朱棣之所以立残疾肥胖的朱高炽为太子,是因为朱瞻基的缘故)。然而,这个时候,有人不服了。
这位自命不凡的王爷,便是朱高炽的同父同母亲弟弟,朱棣的另一个儿子,汉王朱高煦。朱高煦此人,在军事方面,的确很有能力,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多次率兵击败南军,为朱棣打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此人的缺点也非常明显,他一不善于治国理政,二是野心太重。朱棣知道此子不是当皇帝的料,所以并没有将皇储的位置交给他,朱高煦为此一直耿耿于怀。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十月便身死,对于朱高煦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在他眼中,朱瞻基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何德何能坐上皇帝宝座?另一方面,他过于自负,认为自己身经百战,斗争经验丰富,收拾朱瞻基这个菜鸟那是易如反掌。于是乎,在明仁宗驾崩后,汉王朱高煦立即骑兵,准备复制自己父亲朱棣的"靖难之役"。
然而,朱瞻基毕竟是朱棣钦点的皇帝,肯定有两下子,果不其然,朱高煦刚刚宣布起兵,朱瞻基已经亲率中央军抵达了朱高煦的家门口。朱高煦大惊,当即做出决定,投降。投降之后王爷自然是当不了了,朱瞻基废其为庶人,史称汉庶人,囚禁于天牢中。
要说这朱高煦毕竟是朱瞻基的亲叔叔,血浓于水,朱瞻基时不时会去探望一下。结果,这一眼望,便闹出了大事。据记载:
“汉庶人高煦锁絷之内逍遥城,一日,帝往,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踣地。上大怒,亟命力士舁铜缸覆之。缸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顶负缸起。积炭缸上如山,燃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皆死。”
皇帝去探望他,他趁皇帝出神,一脚将皇帝勾倒在地。皇帝自然是又疑惑又愤怒,于是乎命人用一个三百斤的大铜缸把朱高煦扣住,谁料到朱高煦力大无穷,居然顶着巨缸起来了。朱瞻基见状,叫人在缸顶堆积大量木炭,点火烧缸。由于铜导热性良好,且熔点低,不一会儿朱高煦便归了西,不进如此,他的子嗣也因此被处死。
如果按照正常人的角度,实在是难以理解朱高煦到底为什么这么作死,但历史上,荒谬的事情,又何止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