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李贽
1418年,明成祖朱棣甩开内侍的搀扶,大步走进庆寿寺,只见姚广孝气息微弱,连起身也无法做到了,朱棣顿时红了眼圈,站在床边轻声问道:“少师还有什么遗愿吗?”
姚广孝努力抬了抬手臂,请求皇帝放了一个人。
听到此人的名字,朱棣先是一怔,似是回忆,又似是为难,但看到姚广孝殷切的眼神,朱棣当即允诺。
姚广孝含笑而逝,这一年,他84岁。
作为一个出家人,姚广孝并不安守于青灯古佛的寺院,他自14岁剃度,就一直在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但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直到1398年,71岁的朱元璋驾崩,姚广孝才开始展露锋芒、从幕后走向台前,这一年,他已经64岁了。
虽然风华不再,但姚广孝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在他的谋划和推动下,朱棣为避免撤藩,竟以区区藩王之力,发动了靖难之役,令人惊奇的是,朱棣居然成功了!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个和尚,就没有后来励精图治的永乐大帝,也没有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更不会有浩浩荡荡的郑和下西洋,如果没有他,大明朝的历史或许是另一个样子。
1335年,姚广孝出生于江苏吴县的一个医学世家。
据史书记载,姚广孝从小便博览群书、聪慧过人,在他长到14岁时,姚父郑重地告诉儿子,希望他子承父业、悬壶济世,可姚广孝想也没想,直接回绝了。
他从来就没想过当医生,他这辈子只有一个职业追求——当和尚。
姚家父母自然十万个不同意,可儿大不由娘,姚广孝决定要做的事,谁也动摇不了。
就这样,14岁的姚广孝毅然走出家门, 在妙智庵剃度为僧,法号“道衍”。
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假以时日,这世上便少了一位杏林高手,而多了一位得道高僧。
可道衍偏不照常理出牌。
他身为和尚,不好好在庵里念经修佛,而是又转身拜了个道士做师傅,一有空就跟在道士身边,学习《易经》和阴阳之术。
除了主修佛学、选修道学,道衍还下了很大功夫研究儒学,因此,他的朋友圈里不仅有僧人、道士,还有儒生。
据说,道衍和当时的儒学大师宋濂、杨基等,私交甚好。
由此可见,道衍不仅学识渊博,精通儒、释、道三派,还交际广泛,是个跨领域的高手。
以他的才能,当上一寺主持只是迟早的事,可道衍志不在此,他有更远大的职业目标。
有一次,在外出云游到嵩山时,道衍遇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这个人,叫“袁珙”。
袁珙擅长看相,当他看到道衍的第一眼,就断定这绝不是一个凡人:
“世上怎会有你这样长相奇异的和尚!你天生一对三角眼,好似一只病虎,内心又嗜好杀戮,日后必定会成为像刘秉忠那样的人!”
如果平常人听到这话,肯定气得砸对方摊子了,可道衍非但没生气,反而乐得合不拢嘴。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道衍一向把刘秉忠当做自己的偶像,这刘秉忠原是元世祖忽必烈帐下的一员重要谋臣,就是在他的积极谋划下,忽必烈才顺利登上了汗位。
现在,竟有人预测自己能成就和偶像一样的霸业,这,能不让人兴奋吗?
从此,道衍更坚定了心中的志向。
从抛家舍业、毅然剃度为僧,到打破佛门规定,偷学道学、儒学,再到立志做一位天子谋臣,道衍人生的每一步选择,都让人觉得瞠目结舌、离经叛道,但只有道衍清楚,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为此,他可以不顾家人的反对、不管别人的非议,甚至不惧前进路上的风雪。
任他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道衍,是一个认清了自我的人,也是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人。
1375年,朱元璋颁布诏令,让精通儒书的僧人来礼部应试。年已40岁的道衍,欣然应诏,可惜,这次他没有考上僧官,只得到了一个参与奖——一身僧服。
想来,此时的道衍内心定是无比苦闷的,他满腹才学、胸怀兵甲,可始终报国无门。
但渐渐地,他想明白了,自己在洪武皇帝手下是没有出头机会的,当时朝廷文有刘伯温、李善长等开国元勋,武有徐达、汤和等开国名将,就连朱元璋本人,也是文武兼修,是个治国和军事天才。
和他们相比,道衍虽略有才能,但毕竟缺少历练。
既然老皇帝那儿没有工作机会,那就退而求其次,把目标放在下一任皇帝身上吧。
很快,道衍便有了主意。
1382年,与朱元璋相濡以沫多年的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悲痛难忍,便诏令全国的高僧进宫为马皇后诵经超度。
在僧录司右善世宗泐(lè)的推荐下,道衍得以成功入选。
事后,为了陶冶各位皇子的心性,朱元璋又令诸王自行选择高僧为师。
为了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道衍决定主动出击。
他径直走到燕王跟前,躬身说道:“贫僧愿助燕王殿下一臂之力。”
朱棣不置可否地望着眼前这个毛遂自荐的和尚,故意挑衅道:
“哦?本王是天潢贵胄、要什么没有?!你一个和尚能帮本王做什么?”
道衍走近一步,小声回答说:“贫僧能帮王爷戴上一顶白帽子!”
朱棣顿时脸色大变,“王”上加“白”,不就是“皇”字吗?
朱棣不敢再往下想,他赶紧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到道衍的言行,遂厉声呵止道:“你这狂僧!休得胡言乱语!”
道衍没有再接话,直接起身离去,临走前,他留给朱棣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燕王一定会来的!
道衍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直觉。
不知过了多久,道衍耳边终于想起了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声音:“你跟我走吧!”
洪武十八年,年近50岁的道衍,带着满腔抱负,终于告别南京,随燕王朱棣到了北平。
有人说,道衍选择朱棣,不过是因为运气好。
但我更愿意相信,道衍的主动出击,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之所以选择朱棣,是因为他认识到,在朱元璋所有的儿子中,唯有朱棣野心最大、能力最强,一旦天下有变,他一定能够迅速响应、成就大业。
道衍清楚自己的抱负,也明白朱棣的不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从这一点来说,道衍无疑是个有智慧的人。
道衍也是一个善于等待的人。
他来到朱棣身边,只为实现一个愿望——助朱棣称帝。
但他知道,此时时机未到,贸然行动,只会让自己和燕王死无葬身之地。
当时,王朝承平日久、朱元璋春秋正盛,太子朱标也在朱元璋的亲自调教下,展露出治国之才,所以,在道衍追随朱棣到达北平后,在未来长达17年的时间里,他的身份都只是庆寿寺的一名主持。
当然,为了有朝一日实现大愿,他得不时秘密造访燕王府,提醒燕王不要忘了造反大业。
在漫长的等待中,太子朱标还没来得及即位,就病死了,六年后,朱元璋也驾崩了,紧接着,皇太孙朱允炆登基。
这个年轻气盛的皇帝,为了加强皇权,上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削藩,而且先从势力最弱的藩王下手,不久,周王、 齐王、代王被陆续废为庶人,湘王自焚而死。
道衍隐隐觉得,他们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照这样的形势下去,燕王被削藩是迟早的事,但好在燕王实力最强,留给他的准备和考虑时间也最多。
此时,摆在朱棣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步其他藩王的后尘,被削藩为民,要么孤注一掷、举兵造反。
在道衍的日日“洗脑”下,朱棣义无反顾选择了后者。
此后,朱棣开始选派军官、收买民心,道衍则在王府内,修筑地穴、大量打造兵器。
为了掩盖兵器的敲打声,他还专门饲养了很多鹅、鸭。
1399年8月,兵部尚书齐泰命令北平都指挥张信迅速逮捕朱棣,得知消息后,道衍立即劝朱棣起兵,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朱棣心中却莫名升起一丝胆怯来:“眼下百姓都支持朝廷,我们怎么办?”
道衍望着朱棣的眼睛,坚定地答道:“贫僧只知天道,不管民心。”
为了尽快说服朱棣,道衍还搬出了相士袁珙三十多年前对自己的评语,并把袁珙推荐给了朱棣。
得到“天命”的朱棣,像吃了一颗定心丸,8月6日这天,朱棣终于以“清君侧”为名,公然起兵靖难。
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实力再强,可说到底,占据的也不过只有北平一地,论财力、论兵力、论民心,如何能和朝廷相比?
所以,朱棣的起兵,注定一路坎坷。
在造反这条路上,朱棣或许有过片刻的犹豫,可道衍始终如一,他的信念,有时比朱棣还要坚定。
大军开拔前夕,突然天降暴雨、檐瓦纷纷落地。
朱棣和诸将心中俱是一颤,古人将狂风暴雨,一向看作是凶兆,莫非此次出征不利?
两军交战,打得一是军力,二是军心,若军心散了,那再强的军力也无济于事。
朱棣常年征战、道衍熟读兵书,他们都懂得这个道理。
道衍见朱棣脸色有变,立即高声贺喜道:“恭喜燕王!这是大大的吉兆啊!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如今王府的青瓦落地,预示着要改用黄瓦了!”
黄瓦筑屋,是帝王才能享用的规制。
道衍一番语毕,朱棣顿时转忧为喜,将士们也各个信心满满。
除了稳定军心,道衍也为朱棣提供了不少良策。
1400年4月,朱棣击败统帅李景隆,围攻了济南。
原以为济南势单力孤、指日可破,谁知,山东参政铁铉为了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决意死守济南。
燕军围困济南长达三个月,寸土未进,眼看大军疲惫不堪,道衍坐镇北平,赶紧给燕王去信:“将士疲劳,请班师而回。”
道衍知道,这场战争,朝廷拖得起,朱棣拖不起!
既然济南城攻不下,那就绕过它,直取京师吧!现在大军都在外阻截燕军,京城守军一定兵力不足,若燕军突袭而至,必能取之!
朱棣听从了道衍的意见,在短暂撤军修整后,燕军放弃济南,直奔京师而去。
谁知,在走到山东东昌时,燕军与时任朝廷统帅的盛庸大军相遇,朱棣寡不敌众,险些被俘,大将张玉战死。
燕军士气低落到极点,道衍闻听此讯,迅速赶赴营中。
面对这个“同道中人”,朱棣惊魂未定,想起这两年的惊涛骇浪,不由得心生感慨:“早知靖难如此艰难,本王还不如像大师一样出家为僧。”
朱棣话音未落,道衍一改往日的镇定从容,大声质问道:“殿下以为,事到如今,我们还能回头吗?还有退路吗?往前走,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往后退,只有死路一条!”
朱棣怔怔地望着这个“表里不一”的和尚,他知道,和尚说得是对的。
之后,朱棣越挫越勇,接连在淝水、灵璧等地,击败朝廷大军,并顺利渡过长江,进入应天。
在进入南京城前,道衍曾给朱棣打过预防针:“殿下攻下京城后,翰林学士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请您一定不要杀了他!一旦方孝孺死了,那天下读书人的种子就断绝了!”
朱棣连连点头,可当他真的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宝座,面对方孝孺的嘲讽谩骂,他完全失去了理智,最后不仅杀了方孝孺,更破天荒地灭了方孝孺十族!
自此,历经三年多的浴血奋战,朱棣终于成功了,道衍亲手成就了一个帝王,他的目标也实现了!
朱棣论功行赏,道衍本该居功至伟,可经方孝孺一事,道衍早为自己想好了后路。
1402年,明成祖朱棣任命道衍为正二品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特许他蓄发还俗、并赐名姚广孝。
但道衍除了接受赐名外,不还俗、不蓄发、不娶妻、不要府邸、不要金钱,白天穿官服上朝议政, 晚上回到寺庙仍换回黑色的僧衣,故人称“黑衣宰相”。
此时的姚广孝功成名就,他一直提防着一件事——功高震主。
朱棣是他的知己,但他更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这样一个独裁者身边,是绝不允许自己的身后,还有一个无职无权、却可以左右他心志决策的人存在的。
这让我想起影视剧《雍正王朝》里,邬思道告别雍正时,对自己的一句评价:“我虽然小有智计,但却是阴谋为主“,这就注定了,像邬思道这样的谋士,只能待在幕后,而不能进入朝堂。
因为皇位可以靠”阴谋“得来,但天下必须靠”大道“治理。
主动退居幕后,这既是姚广孝的保身之道,也是他的聪明之处。
姚广孝是个奇才,他不仅通晓军事,在文化上,也是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朱棣想重修《太祖实录》,为自己的即位增加合法性,但这点心思又不能让外人知道,姚广孝知道皇帝的顾虑,便主动担起了监修之责。
朱棣命解缙主持编撰《永乐大典》,但成效并不理想,朱棣又钦点姚广孝为最高编纂官,最终姚广孝不负所望,成就了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永乐大典》。
此外,姚广孝还是朱高炽、朱瞻基两代帝王的师傅。
值得一提的是,姚广孝晚年曾破格收过一个太监当徒弟,这个徒弟名叫郑和。
1418年,84岁的姚广孝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终前,姚广孝绝口不提家事,只求皇帝能放了僧人溥洽。
溥洽原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讲经师傅,建文帝在大火中失踪后,朱棣认为溥洽一定知道建文帝的去向,于是便关押了他,这一关,就是16年。
虽然溥洽仍没有供出建文帝的下落,但朱棣不愿拒绝姚广孝,于是立即下旨释放了溥洽。
姚广孝去世后,朱棣自认“每以不及也”,便追赠他为上柱国 、 荣禄大夫 、荣国公,并特赐谥号“ 恭靖”,明仁宗即位后,念及姚广孝的大功,又特许姚广孝以文臣的身份,配享太庙。
姚广孝身后的哀荣,在此时达到了顶点!
然而,150年后,明朝第11位皇帝——嘉靖帝以“顾系释氏之徒”为由,又将姚广孝的牌位移出了太庙,从此,史书对姚广孝的评价转向了反面。
就连姚继的子孙后代,都耻于以姚广孝为宗!
姚广孝在儿时的努力,壮年的等待,垂垂老矣的腥风血雨,只为了一件事——亲手缔造一代帝王。
无疑,他是成功的。
但他的成功仅是昙花一现,在后世人眼中,姚广孝不止是一个“挑起战端”的妖僧,更是一个“阴狠狡诈”的阴谋家。
究其原因,姚广孝是成也皇权,败也皇权。
像姚广孝这样的人,在后代帝王看来,无异于“乱臣贼子”,他们的存在,就是帝国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所以,对他们的功劳,不仅不能褒扬,反而要不遗余力的贬斥,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有人步其后尘。
也许,只有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才能给姚广孝一个公正的历史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