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鸟形杯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
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建窑,耀州窑,钧窑,作为中国传统瓷文化正宗,历史悠久的风格传承至今。放大镜观察,蚯蚓走泥纹,用气泡一个个串连一体呈立体的爬行状,青蛙卵纹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还有牛血纹,血色深红暗沉杀气腾腾,庄重威严等等,难以一一叙述。北宋官窑钧瓷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都难以做到人为控制而恰到好处,是北宋瓷艺的最高工艺水平的体现。这批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
有人认为钧窑的必备特点就是釉面具有“蚯蚓走泥纹”,这不完全正确,只能说是特点之一。很多馆藏钧窑的釉面是不具有走泥纹的。因为在当时的官窑,力求釉色均匀,但由于少数器皿在烧制中的窑温、釉色原料配比、烧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釉面在温度中的变化还原不一,才形成了走泥纹。
鸟形杯是杯式之一,也称“鸽形魁”、“鸽形杯”,流行于三国两晋时期。将酒杯做成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既美观,又实用。这样的创意或许今天很多人都不会想到,但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这样做了。
钧窑的瓷器是我国历史中十分具有传承的气息的瓷窑,它之所以能够与其他五窑看成中国之最,定然有它的过人之处。钧瓷产于河南省禹州市,起源于禹州市神垕镇。始于唐而盛于宋,钧瓷为国之瑰宝、华夏一绝、举世无双,堪称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名窑奇珍。钧瓷以其古朴端庄的造型、出神入化的窑变、精美绝伦的釉色、雅而不俗的韵致,凸显出其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领域的尊贵地位。
艺术点评:
此杯半圆形杯腹,前贴鸟头、双翼和足,后附一尾巴为柄。鸟圆头尖喙似鸽,两足紧缩于腹,造型生动。鸟的头部与杯口齐平,另一侧贴鸟尾,尾末端略低,外壁纹饰以浅浮雕为主,内容初看不可索解,但如将杯体翻转,则一望即知整体为一鸟形,眼、喙、翎、羽分明,杯子里外满釉,整个器体为一鸟形,精巧玲珑,式样优美。 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整体看,鸟形杯极富美感,恰似一只睁大眼睛会报信的神鸟,背负酒杯翩翩飞舞翱翔,如此设计,真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运,显示了古代人民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精湛的铸造工艺。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欣赏价值!
以上全部内容为平台主观观点摘录或原创文化广告包装,不代表任何藏品实际价值与真伪鉴定,藏友自行看待与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