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中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这标志着世界对中国甲骨文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的高度认可。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巫师用于占卜记录的文字,多刻在龟甲及牛肩胛骨上,也叫“甲骨卜辞”。
甲骨文发现的比较晚,是在清朝末年被一个叫王懿荣的人意外发现的。
王懿荣是山东福山人,清末金石学家、鉴藏家、书法家。
有一次,得了疟疾的王懿荣到中药铺买药材,发现一味叫“龙骨”的药材上面有极为细小的文字。
王懿荣对这些文字非常感兴趣,索性把这家药铺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回家开始了系统的研究。
王懿荣考证后,得出甲骨文为商朝占卜用文字,其中有一些属于商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结论。
甲骨文重见天日,王懿荣从此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王懿荣收藏甲骨不久,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王懿荣临危受命,被朝廷委任京师团练大臣,坐镇北京抵御侵略者。
王懿荣死后,他的儿子整理遗物时,将其收藏的一千多块甲骨卖给了刘鹗。
刘鹗得到这些甲骨后,备受鼓舞,先后“奔走齐鲁赵魏之地,凡一年,前后收得三千余片。”
后在其亲家——金石学家罗振玉的支持下,写成《铁云藏龟》一书,成为甲骨文研究的首部著作。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造成天下民不聊生,刘鹗向联军处购粮,“设平粜局以赈京城百姓饥困。”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廷以“私售仓粟”罪名将刘鹗发配新疆乌鲁木齐,次年,刘鹗客死他乡。
“魔咒”还在大发淫威,号称“收藏甲骨第一人”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端方也被甲骨文夺命。
端方在出国期间,收藏了很多海外的文物,其中就有很多古埃及时期的文物。
端方研究甲骨文,成就丝毫不亚于王懿荣和刘鹗。
光绪三十四年,四川爆发保路运动,清廷派端方去镇压。
刚刚抵达资州,手下官兵哗变,端方和其弟端锦被部将刘怡凤乱刀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