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包拯与“狸猫换太子”一案无关,却与仁宗朝的“假冒皇子”案有关

包拯与“狸猫换太子”一案无关,却与仁宗朝的“假冒皇子”案有关

看最近热播的《清平乐》,全剧一开头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狸猫换太子"一案,这个故事人气之所以这么高,完全得益于从小到大我们不知道听过多少,看过多少包拯的故事了。可以说在这部剧之前,大宋仁宗皇帝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但包拯包青天的故事,估计谁都能谁出一两个。(仁宗心塞,原来我的人气还没臣子高。)

关于"狸猫换太子"这里就再纠正一下我们被影视剧和小说误导的错误。

1,人物的确有原型,身份却是错误的。

仁宗生母里氏本来是刘娥(刘贵妃)的侍女,因为李氏容貌秀丽,性格沉稳宽厚,庄重寡言,很得当时的刘贵妃器重。

因当时刘贵妃一直无子,便想出了一个移花接木的办法,让李氏侍寝,结果就是李氏生下皇子后便被刘贵妃抱养,对外宣称是刘贵妃所生皇子。

当时,真宗应该是默许的,因为真宗也和他儿子一样子嗣稀薄。真宗后妃曾经生过5个男孩,都先后夭折,此时真宗是天天盼着有个儿子好继承大统。盼来的这个孩子,是要立为太子的,相比较而言,刘贵妃身份高,孩子可以子凭母贵,而李氏身份太低,不利于太子地位稳固。

故事里的"狸猫换太子"李氏和刘贵妃身份相同,平起平坐,这是谬误之一。

2、刘太后也不像故事里的那般恶毒。

先是用剥了皮的狸猫诬陷李妃生了妖怪,使她被打入冷宫,后又火烧冷宫以绝后患。

历史真相是:刘太后对李氏一直算比较善待,李氏后来进位顺容,在重病临去世之前,刘太后又将她进位为宸妃。后又以皇后之礼安葬了她。对仁宗赵祯,也是尽心尽力培养,虽严格,也很慈爱。

3、包拯与这件事完全无关。

历史上刘太后过世仁宗才知道自己身世、宋仁宗亲政的明道二年(1033年),包拯刚中进士不久,而且因为父母年高,朝廷任命他为大理评事、建昌知县,他都以"父母在,不远游"拒绝赴任,一直在家侍奉双亲。

直到三十六岁父母亡故后,景佑三年(1036年),包拯才出来做官,担任天长(今安徽天长市)知县这样一个小官,根本没有机会和能力去审理这样一个大案。

"狸猫换太子"一案,虽是明朝人杜撰,但包拯和仁宗的另一个案子有关,也是关于儿子问题的。

从影视剧中我们也能看出,仁宗赵祯虽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但后宫人数也不少,关键是子嗣还特别稀薄,好不容易盼来三个儿子还都先后夭折了。

为了保证有子嗣继承大统,宋仁宗采取了广撒网,多种粮策略(也不好说是不是因为好色),除了妃嫔外,还临幸许多宫女。据说他每临幸一位宫女,就赐给一个龙凤刺绣肚兜,作为凭证。可是,时间一长,子嗣没见到,仁宗身体却越来越不好了。

大臣们认为他这是纵欲过度,建议他将宫女遣放到民间。仁宗也照做了。这就引出了仁宗晚年的一段公案。

在这些被放出去的宫女中,有个王姓宫女,曾被仁宗临幸过,也确实被宋仁宗赐给龙凤抱肚,不过出宫后就嫁给了冷姓人家。后来还生了个儿子,取名冷清。

冷清长大后不务正业,听说宋仁宗长期未能得子,就倚仗老妈的那个龙凤抱肚,开始在街巷里自称皇子。

原来他只是在家乡行骗。有一年,他流浪到潭州,遇见一个叫高继安的道士。那个道士明知此事可疑,但却觉得冷清是"奇货可居",便资助冷清置办行装,和他一起到京师来试试运气。

冷清到京城后,到处张扬自己是皇子。百姓们吃不准他的来头,街头小巷,很快传遍了全城。当时开封府的钱明逸听说了这件事,下令将冷清抓起来。想不到冷清进了大堂并不下跪,反而对他颐指气使,把钱明逸也给唬住了。事关皇子,大家都知道仁宗求子心切,所以这件事钱明逸也不敢擅作主张了,急忙向皇上报告。

赵祯自己也搞不清这冷清是不是自己儿子,毕竟确实临幸过许多宫女,他也记不清了。鉴于他自己也是宫女所生,加上求子心切,他也没明确说怎么做,只是让钱明逸查清楚,这可把钱明逸给难坏了,打不得,骂不得,还放不得,得嘞,没办法,只能先关着吧。

冷清关了几天出来后就显出精神不太正常的样子,行为怪异。其实是高继安心慌了,怕漏出马脚,就指使冷清装疯卖傻,逃脱罪责。

于是钱明逸很高兴的结案了,原来这就是一个疯子,精神不正常瞎说呢,得嘞,发配汝州,结案。可是钱明逸高兴太早了,因为仁宗一直无子,现在突然冒出个皇子,又突然间说是疯子,这在朝堂上就掀起了一股轩然大波。

最后,仁宗让包拯去审这个案子,彻底查清到底有没有这个"儿子",包拯亲自审讯冷清,并且广泛开展调查,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搞清了事情的真相。

冷清的母亲确实被仁宗临幸过,还赐给龙凤抱肚(肚兜),不过出宫后嫁人,先生了一个女儿,后面才生了冷清,完全可以排除冷清和皇室的关系了。

包拯向皇上报告,请求立即将冷清和那个道士斩首示众,宋仁宗犹豫了一段时间,没有做出什么决定。(应该是怕杀了这个,万一真有血脉遗落民间,不敢来认爹了怎么办)

包拯再次上奏,说明这件事的厉害,尤其是说这件案子不判,天下的奸邪之徒会接机再生事端的。甚至会动摇江山稳固,仁宗才只好准了包拯的提议——斩立决。

天家富贵,世人是看着千般好万般好,甚至为此舍身殒命。可多少真正生在皇家的孩子,不是早幺,就是成了政治的牺牲品。东晋恭帝曾发出感慨"唯愿不入帝王家"

这部《清平乐》里,公主徽柔不是也和怀吉约定,下辈子,她就生在平民百姓家,让怀吉早点来找他。突然想起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了"城里的人拼了命地想出去,城外的人拼了命的想进来"用在此处,也挺贴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包拯,钱明逸,狸猫换,刘贵妃,冷清,有关,故事,儿子,太子,仁宗,观点评论,包拯,宋仁宗,刘贵妃,李氏,仁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包拯,钱明逸,狸猫换,刘贵妃,冷清,有关,故事,儿子,太子,仁宗,观点评论,包拯,宋仁宗,刘贵妃,李氏,仁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包拯,钱明逸,狸猫换,刘贵妃,冷清,有关,故事,儿子,太子,仁宗,观点评论,包拯,宋仁宗,刘贵妃,李氏,仁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