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灭亡和王阳明脱不开干系,某种层面而言,王阳明的心学害死了大明王朝。《明朝那些事儿》中将王阳明的心学捧到了相当高的位置,甚至认为王阳明已经超越了朱熹,这显然是对王阳明以及心学的误解。阳明心学的核心是理论之一是“知行合一”,由于形式上与“理论联系实际”很相像,导致包括当年明月在内的很多人将二者划上等号,这是相当荒谬的。
有关王阳明心学的基本框架,我在之前一篇微头条中已经做了解释,再此仅简单提一下。所谓的“知行合一”并不是说将所学的理论运用在实践中,而是王阳明针对“知”和“行”关系的阐述,他认为“知”和“行”是同一过程,二者不可能脱离彼此而存在。心学中的所谓“知”,并不是我们通俗语境下的“知道、获取知识”,而是将外物通过感觉器官反映到“本心”,所谓“行”也不单指我们所说的具体行动,而是在“知”的一瞬间“本心”的发动以及在此影响下的行动。通俗来说,王阳明认为,人在感知的一瞬间便已经产生了行动,二者根本不能割裂。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心学否定客观事物本身的意义和规律,强调只有被反映到“本心”中且与“天理”契合的“物的映像”才是有意义的。
这样的理论下,很容易诞生一种方法论:既然一切活动都是“本心”的活动,而“本心”又是天理,“天理”的核心又是纲常,因而每个人只需要谨守自身,时刻“反求诸己”即能够实现“存天理”的目的,进而在“本心”的触动下进行道德实践。一切社会现实、道德之外的所有社会存在变得可有可无——毕竟“天理”在人心中。久而久之,“坐而论道,独处感悟”成为了嘉靖、隆庆年间士人的风尚。
当然,王阳明本人并不推崇这么干,甚至专门说过静坐冥思并不是心学的内容。但客观上,王阳明的这套说法很容易导致上述的风尚。再加上王阳明自己对理论的阐述本身就存在一定盲区,所以在他死后门人便根据自己对心学的理解分裂为不同派别,务虚论战之风四起。针对这种情况,实干家张居正首先发现了问题——整天坐而论道不干实事,怎么能“治国平天下”?于是,身为心学信徒的张居正虽然没有放弃对心学理论的信奉,但在实践层面则与心学学者彻底割裂,万历六年开始张居正大刀阔斧地整顿学风,崇尚务实,重申程硃理学的地位,将阳明心学定为“异端”,并干掉了一批心学领袖。但好景不长,四年后张居正离世,心学又恢复过来。自此,大明王朝的士风彻底陷入了玄虚缥缈,家国情怀不复见于士人之中。在古代中国,士人一旦没了社会责任感,王朝基本上可以宣布凉凉。不出意外,大明帝国没过多久就彻底完蛋了。
明朝灭亡后,身为“亡国之士”的部分知识分子开始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其中几位有识之士发现,士人整天冥想不干实事是关键之一,而这种风气的源头正是心学,黄宗羲便公开批评心学对明朝灭亡的催化作用。鉴于此,他们提出了“经世致用”,注重知识,主张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对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修正。王阳明最初悟道,正是为了思考解决明朝中期社会问题的良方,从而拯救积弊已深的大明王朝,却没想到,自己的这一套理论却让大明王朝更快凉凉。若“王半圣人”泉下有知,是该哭呢,还是该笑呢?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