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从柳永这首《望海潮》中,宋朝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景象不由得闪现于脑海之中。其实,宋朝不仅有令人流连忘返的风雅生活,还有各式各样的街头杂耍,甚至连现代人喜欢的夜宵外卖,在宋朝也初具雏形。宋朝可谓是吃喝玩乐,文娱生活,应有尽有。
在这样的繁荣景象下,宋朝时期,就有大量外国使团想要来大宋,或是为了办正事,或是为了牟利,或是纯粹为了旅游。那么宋朝是怎么对待这些外宾的呢?北宋、南宋在这方面就表现的迥然不同。
凡事皆有一套流程,如此才能井然有序,临危不乱,宋朝接待外国使团早就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方案。从使臣由本国出发至访问结束回国,往返期间衣食住行皆由两国官府统筹安排。
作为外国使团,交通食宿官方包办,中间一路上还可领略沿途风土人情,妥妥的公费旅游,何其美哉!那么若有外国使团来,北宋是怎么具体安排的呢?
来访须知:想来我大宋,记得带上凭证哦外国来朝,宋欣然接受,但也并不会放任自流,而是有所管束。无论商旅还是使团,来访第一要求便是要有凭证。
陆上边塞,入关时需出示文书,臣使还需拿出国书或官方公据,交由边防司勘验。官方会登记来访国别、人数几何、人员年甲等基本信息,通过校验后可入宋朝地界;海外来访亦严格遵守规定,有本国章表且接受港口审查才能出入海港。
曾经有位日本太宰未取得公文,私自进献本国土产来宋,其结果自然是海关不通过,连人带礼驱逐出境,不予接纳。这跟出国旅游不带签证是同样的道理。
初来乍到,惘然无措,不要紧,我大宋设专员接待公文通过,进入大宋城池,各国使臣语言不通,风俗不同,难免不便。是以为尽地主之谊,同时也是秉持着大国风度,宋方会安排各地官员专门接引并陪伴外国使团游览胜地。
《梁溪漫志》有载:
外使"所过郡,长吏例迎送",并且以酒食款待。
接送官员被称为"押伴使",押伴使一般由驿站长官随机派遣,并不固定某人,被指定的本地官员会护送使团一路上京,期间不仅照顾使臣的安全,亦负责生病请医等各种琐事。
到达上京专门接待外国使臣的客省,完事后也可由这位官员或另选他人再送使臣回国,称"送伴官"。接引送伴不仅是宋礼仪之邦的体现,更是大国无形之威慑,略有恩威并施之嫌。
开个玩笑,外国使团前来,绝不是这种“羁押”方式
为出行的交通费用发愁?放心,我官府承包了前文已提到,外国来使往返行程皆由官府包揽,这交通费用自然也是一律承包,颇有一番霸总之态。《庆元条法事类》云:
"诸蕃蛮入贡应差借马者,以递马者,如不足,依乘递无马铺法",
此为官府提供交通工具。若有特殊情况,需外包行程,大到属国团队出行,沙漠骆驼队伍或是海上船队,官家出资;小到进入都城后,逛街坐轿,也仍是政府出钱。
想想出使大宋,一路虽舟车劳顿,但车马报销,不必自己贴钱,属实是一份美差。
交通费都承包了,食宿钱我大宋难道还出不起吗交通包了,至于食宿,官府依旧照单全付。
不过史籍并未详细记载这些方面,多数语焉不详。但是前人有考,宋朝在接待使团时,会为其提供丰富的饮食,以食券方式发放,也就是代金券。无论外国美味,亦或是本国特色,皆有准备,保管使团满意。
若是不想吃备好的例份,也可用食券兑换等额的大宋流通货币,用以上街采买熟食。
宋朝街市本就声名远扬,街头美食数不胜数。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到:"会寰宇之异味,悉在庖厨。"什么春尝初杏、夏有沙糖绿豆、秋冬食蟹……更不说北宋繁华的夜市:"直至三更方尽,才五更复开张。耍闹去处,则通宵不绝。"
这又是一波令人艳羡的公费吃喝。更有甚者,以食券兑食材器皿,自己亲手做饭。其人性化对待外国使臣,令人叹服!
想借进贡之由偷瞄一眼皇帝真容,顺便多得一些赏赐?我大宋朝满足你想借进贡面见当今圣上,顺便“捞一笔”,我大宋早猜到你的小心思了。
这些事情就交给鸿胪寺及三司负责了。先拟定名单及册定所贡之物,而后按照等级划分居住之地,多由中央驿馆中的四方馆交接,再交由皇帝审批,以便使臣上朝觐见时对应给予封赏行赐。
其实,面圣也没什么,就是你来我往,推杯换盏,各说夸奖话而已。只是我大宋朝为上国,尔等来访便是纳贡,皆以附属国之礼待之。
若是强势的辽、夏两国来访,宫人对待使客便更谨小慎微,不容出错。并且各国所纳之贡物,我等皆数倍以金银珠宝悉数还之,以彰显我宗主国之大气,此为回赠制度。也就是臣使来访,礼貌寒暄之后,回国便带有丰厚的赏赐。
一些小国使臣,谦卑恭敬这一次,得来数倍的钱财宝物,回国走上人生巅峰,这买卖着实划算。此项薄来厚往的做派,也是吸引诸多来使的一大诱因。
总结一下,来宋出使,除了极少的公务需要头疼,使客在其他方面的待遇可谓是最高级别的公费一月大宋游。
1127年,北宋南迁,是为南宋。由于前期宋的冗官冗费(从接待外使福利方面就可窥见其花钱大手大脚),又向辽国缴纳岁贡,积弱积贫。南宋偏安一隅,国力衰微,再支付高额的待客排面费,已有些许力不从心。况且前期朝贡回赠制度吸引了大批商旅假冒使臣,骗取钱财,屡禁不止。
于是到了宋真宗时,干脆下令限制海外朝贡,收取贡物博买之税,还限制来访国朝贡频率,以缩减之前得不偿失的国库支出。
所以宋朝后期,除个别极为要好的藩属国,其余使客,概难接待。遇上皇帝心情不好,直接拒于关外,不予入境。南宋时,也就是大理、高丽等国时隔三五年才会来访一次宋朝。
另外,在管理外国使团上,宋早期也主要是按照统治者意志执行,较为主观。后期意识到不妥后,增加了一些严格的制度,如对于辽金等使臣,规定了相关接待等级;而且出于对他们的忌惮,宋主明令禁止,不得在四方馆周围张贴大宋地图,违者罚金数百或直接入狱。
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朝统治者在外交上的心理变化。
南宋减少接待外使,也算是明智之举。在唐朝以及更早以前,对于朝贡回赠,几乎从未限制,更别提专门设立相关制度。宋有此种改革,也可算是一种进步。
北宋接待外国使客沿袭了唐朝制度,尽显礼仪之邦风范,但显然实力并不如唐朝,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外交体系(如外交支出等)。
所以到了南宋时,君主意识到其中利弊,又考虑到自己的钱包,遂加以改革,减少外国使团的来访频率,缩减回赠金额,这使得南宋时,外国使团的“福利待遇”远远不及北宋。
参考文献:
《梁溪漫志》
《东京梦华录》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