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从孤儿寡母到大宋名臣,岳阳楼记绝不仅仅是才华铸就

从孤儿寡母到大宋名臣,岳阳楼记绝不仅仅是才华铸就

著名的岳阳楼记是是范仲淹的名篇佳作其中更是提出来了先天下之忧而又,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往事越千年,那个提出“先忧后乐”精神的范仲淹总会让人好奇,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1)孤儿寡母

小时候的范仲淹还不叫这个名字,他的名字叫朱说(yue),是的你没看错,范仲淹肯定不是后来改的名字,因为一个人改名字不可能连姓都改了。

范仲淹是个典型的苦命孩子,三岁就没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改嫁一家姓朱的,于是范仲淹小时候也就只能姓朱,他后来的成功首先要感谢的是他那个时代。

宋太宗端拱二年范仲淹出生在徐州,这是一个文人最好的时代,用陈寅恪先生的话说就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及于赵宋王朝”,而这一切的开端就是从太祖太祖朝开始的。

尤其是太宗朝,由于太宗得位不正的原因,满朝上下一直有“斧声烛影”的传说,所以宋太宗为了坐稳位置就大肆兴办学堂,编撰图书,广开科举,力争给自己造一个好名声,编撰图书这一点倒是和同样得位不正的明成祖朱棣很像,前者总结前人所有图书编撰成《太平御览》一总书,后者则总结前人书籍编成《永乐大典》,可见这得位不正心虚之人也可能是促成某种好的结果。

尤其是太宗朝为了培植亲信,大幅度扩大了科举的招录人数,宋太宗即位初便亲自操持科考,录取进士、诸科及特奏名达五百多人,这个人数多到很多人都看不下去的地步,但太宗皇帝对于反对意见一概置之不理。

加上自宋朝开国以来一贯的重文抑武政策,范仲淹出生的时候,已经是华夏大地上人人读书争相读书做官最好的时候了,那个时代只要你肯努力读书就有机会跨越阶级,放牛郎通过读书也能当官,在那个时代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

所以尽管三岁被迫改嫁后依然生活艰辛的谢氏,对于范仲淹读书是非常支持的,对于范仲淹而言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也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成才,才有机会改回自己的姓,才能认祖归宗。

学习时代的范仲淹肯定是艰苦的,成语划粥断齑说的就是范仲淹,

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大意就是因为家境贫寒范仲淹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

在这种刻苦学习之下,大中祥符八年也就是范仲淹二十七岁这年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从这个年纪看范仲淹并不算是天才型读书之人,但正是这样日后范仲淹的所做所为才更加真实和难能可贵。

(2)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终宋一朝,冗官一直都是朝廷的一大积弊,而且是上下皆知的问题,但是为了贯彻重文抑武的国策,就必须重用文官,而且为了防止权力集中,各种机构又层层叠加,最终形成了宋朝有名的“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做官的原则就是多磕头少说话少办事,摸鱼的官员不计其数,大家都不敢说真话说实话,因为大宋朝最不缺的就是官,各种读书不及地的人多得是,大家排着队要当官,所以宋朝的官员绝大部分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个不小心贬官甚至是丢官。

但范仲淹显然是个异类,他一生似乎最不怕的就是贬官,是个典型的死守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官员,凡事只看对错,从不问后果,只要认为是该做的事,就一定会做。

所以范仲淹在北宋民间有个绰号叫做“三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范仲淹被贬一次就说这是光耀一次,被贬三次分别评价为“极光”“愈光”“尤光”,可见当时范仲淹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范仲淹这三次遭贬都是很明显的鸡蛋碰石头的那种,第一次是仁宗朝太后垂帘听政,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大家的命运都在太后手里捏着,这么连皇上都要率领文武百官在会庆殿为太后祝寿,可是耿直的范仲淹直言上书说不合国家立法:

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以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疏入,不报。

你以为满朝文武就你懂礼法呀,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吓得当时的宰相晏殊大惊失色,严厉批评范仲淹这样做,不但是害了自己,还会连累自己,但范仲淹不为所动,还写了一封长信回应晏殊。

你说这个时候太后当政你这么做,你不被贬谁被贬,还好宋朝宽仁,要是放到清朝那些敢直接上书慈禧还政光绪的六君子那可就上了断头台了。

等太后死了,大家都来批判太后,各种奏章纷纷不断,按理说这个时候范仲淹这个直接受害者也该出来控诉一下太后,诉说一下自己的血泪史,结果范仲淹表示太后主政,毕竟是代表国家即便有错,也应当保全颜面,不宜过度追究,结果又是不合事宜,被百官不解。

这种行为有点像苏轼,改革派当政他反对改革,结果保守派当权后他又赞同改革,弄得一生都颠沛流离,这就是儒家所谓的直言不讳,“文死谏武死战”尽管这话被后人多方讽刺,但古代文官提出反对意见真的会死,而且是赌上了自己已经整个家族的命运,所以真正能做到不怕死直言的人真的很少,毕竟自己的前途不是自己一个人的,是包含了整个家族利益的。

因为屡遭贬官,同僚梅尧臣是在不忍心于是就写了《灵鸟赋》来规劝范仲淹,结果范仲淹义正言辞的同样回应了一篇《灵鸟赋》,说出了那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人生格言。

(3)上过战场的诗人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其中有一种类型诗叫做边塞诗,比较有名的边塞诗人如高适岑参等人,他们写的边塞诗往往激昂壮阔,动人心魄,比如这首高适代表作《燕歌行》: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让人看得热血沸腾,仿佛北风就在耳边,敌人就在眼前,但事实上高适一生大部分都是在内地从事文职工作,很多波澜壮阔的边塞诗都是诗人所想象出来的,所以高适是个非常典型的文职诗人。

但范仲淹不一样,在整个宋朝重文抑武的情况下,范仲淹是少数直接上过战场统领军队的高级文官,是真正上过战场和敌人真刀真枪干过的,比起很多纸上谈兵的文人不知道强多少倍。

康定元年,因边事吃紧,范仲淹升为龙图阁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调任延州,这一命令成就了宋朝历史上一段文人传奇。

范仲淹到任后,积极针对当地军队的问题,积极采取改革措施,分部训练,轮流御敌;同时修筑青涧城和鄜城,作为军事基地,节省边境开支,后来这只军队创出了名声,仁宗诏命这支军队为康定军,以文人带兵能带出来一只有名有姓的军队,范仲淹绝对是非常优秀的军事将领。

更重要的是还为宋朝发现了一个将才,狄青这个一生充满了传奇的将领,就是范仲淹一手在担任军事主官期间提拔的。

当狄青还是个下级军官时,范仲淹就对他很器重,授之以《左氏春秋》说:“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狄青从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后以武官任枢密使,成为一代名将。

文臣与武将都在中国都不算稀有,但二者融合的如此完美的,范仲俺绝对是一个范本,范仲淹的文学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看下面这首词《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同样是边塞诗,知道了范仲淹的真实经历,再去看这首词,你是不是能从只中读出来最真实的感受呢?这一词一句都是范仲淹最真实的感受。

(4)千古名篇的代价

很多人都拿王勃的《滕王阁序》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最对比,并从中对比出某些文学上的优劣,文学上的优劣当然是见仁见智的,但是同样是名篇,王勃的文章重在华丽的文风,而范仲淹的名篇,则更多的是一种常人不能比拟的胸怀,尤其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了后世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如果从创作背景来看,两篇更是没有可比性,《滕王阁序》纯粹就是年少成名王勃的炫技之作,但《岳阳楼记》则完全是范仲淹惨痛失败之后最真实的内心表达。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有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但其实在王安石变法之前,有过一个短暂的庆历新政,推动者就是范仲淹,没错就是《岳阳楼记》开篇第一句庆历四年春的那个庆历。

庆历是宋仁宗的一个年号,宋神宗与王安石面临的问题,其实早些年仁宗和范仲淹也面临到了,于是在其庆历三年,范仲淹针对内忧外患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措施,因为其中涉及到最核心的冗官问题,这种问题基本上在封建时代基本上就是无解,要解决冗官就要裁官,裁人必须触及到其他人的核心利益,于是在短暂的官场面貌焕然一新之后,很快的庆历五年,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败告终。

宋朝是个非常有待士大夫的朝代,但正是因为太优待了,导致了基本上不杀士大夫的局面,文人畅所欲言直言不讳成就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但这样做在官场却带来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大家相互之间斗来斗去,单打独斗不过瘾,于是意见一致的就联合起来斗,整个宋朝党争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各种派别陆续出现,以各种理由斗来斗去,但打出来的旗号却都是为国家为皇上分忧着想。

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臣子结党,但是却鼓励臣子内斗,所以臣子斗起来都说对方结党,这场景字宋开始,明清两代也很常见。

明白了这些背景,我们再看《岳阳楼记》的第一句话,“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就这的短短的一句话就包含了巨大的信息,滕子京是范仲淹的好朋友,什么都没有做错就被贬官,纯粹就是因为支持范仲淹,庆历四年正是新政如火如荼的时候,对手已将开始清理外围助手了,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短暂的庆历新政已经结束了,范仲淹也被贬官到了邓州,仅仅持续一年有余的庆历新政就这么草草结束了。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自己主导新政失败后的心情和决心,所以才有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当年语文老师逼着背的课文,现在再看,是不是有点想落泪,这不是文人随便发的牢骚和随手写的话,范仲淹官至宰相后又贬至小官,这才有了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的说法,才有了进退的句子,这完全就是写实的手法,当年还以为只不过和无法名篇佳作一样,只是单纯的排比和修辞。

看懂了这段庆历新政,你就明白了《岳阳楼记》成为千古名篇的代价和背后的故事,那些修辞排比,全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最后化成了无数文人墨客在有了相同经历之后,对这篇文章的不断推崇,于是就有了好《岳阳楼记》,甚至可以说是有了《岳阳楼记》才有了岳阳楼。

文章修辞有高低,但范仲淹经历的这些事,让他的诗词文章读起来更有了落脚点,读起来更加厚重,文章传千古,很多时候凭的不仅仅是文学造诣。

(5)泽被千年

很多时候一个人有多大的影响力很难以当时的事件和官为来定论,尤其是中国历史纷纷扰扰几千年,很多事很多人当时看起来很重要很伟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王朝的更替,一切当年看起来不管多牛的事,时过境迁后就变的完全不重要了。

但是范仲淹做了一件事,可以说开创了历史之先河,那就是提倡办义学,也就是家族里有钱有地位的人,出钱办私塾,让家族里的孩子都可以来免费学习,这样就能保证家族后代不至于太衰落。

这个传统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华夏文明底层的绵延不绝,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底层的无数家庭互帮互助,无数个私塾确保了中国有基数庞大的文化传承,不管后来经历多大的变故,我华夏文化都不曾断绝。

《红楼梦》里贾府的私塾也是这种义学,家族的孩子都可以来读书,后来贾兰重振贾府靠的就是读书科举,而范仲淹的后代名人辈出也是因为有了家族义学的缘故。

范仲淹建立的范义庄直到清朝时期还在用,清咸丰十年(1860年)义庄、书院大部被毁,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直到现在成为学校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很多人都彻底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范文正功的义学流传千年,惠及后代多少子孙,不得不说范仲淹的眼光是非常长远的,也许这些事历史对范仲淹这种一心只为国家之人的一种肯定与赞赏吧。

千古名言的背后,是复杂的历史和范文正公如此高尚的人格,后世很多人都对对他做出过很高的评价,我这里引用他的敌人蒙古人脱脱的一句评价吧,有时候你仇敌对你的评价才是最客观和最真实的:

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一个元朝人对宋朝人评价如此之高,足见范仲淹伟大的人品足以感动与之完全不想干的人,我们的民族也正是靠着无数个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才最终屹立于世界民资之林,才最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昂首向前,他们正是中国那不屈的脊梁。

总结:范仲淹身份很多,当然也不可能是完人,自己还曾吐槽自己,“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这话让你更明白,范仲淹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正是无数个这样的人,创造了中国的历史,打造了中国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繁荣伟大的祖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文武百官,时代,的结果,图书,小时候,宋太宗,宋王朝,名臣,才华,范仲淹,观点评论,岳阳楼记,狄青,庆历,太后,范仲淹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文武百官,时代,的结果,图书,小时候,宋太宗,宋王朝,名臣,才华,范仲淹,观点评论,岳阳楼记,狄青,庆历,太后,范仲淹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文武百官,时代,的结果,图书,小时候,宋太宗,宋王朝,名臣,才华,范仲淹,观点评论,岳阳楼记,狄青,庆历,太后,范仲淹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