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大理评事 ,出任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因父母年迈,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父母。几年之后,他的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守丧期满,才赴京听选 ,获授天长(今属安徽) 知县 。
所以《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戏曲中说,包拯自幼被父母遗弃,由嫂子抚养成人,这纯属“戏说”。
宋仁宗(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仁宗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但最终失败。宋仁宗知人善用,因而其在位时期名臣辈出,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包拯为官时是宋仁宗年间,当时冗官、冗兵和冗费成为“三害”,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负担沉重。包拯多次弹劾贪官,建议废黜贪官污吏不得再为官,并向皇帝大胆进谏,改革各种弊政,纠正朝野弊端。满朝文武,只有包拯敢直言不讳。
史书记载,包拯曾将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抄写出来,送给宋仁宗作为座右铭,警示仁宗要以国家大事为重,虚心纳谏,选贤任能。包拯曾严厉批判宋朝的任官制度,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倡行廉政之风。他主张君王要重用忠诚正直的君子,不能任用奸佞小人,建议提拔“奋不顾身,孜孜于国”的有志之士。
然而,包拯的直言敢谏常常面临很大的风险,一旦龙颜大怒,就会波及自己的前途命运。一次,包拯上奏说:"太子的位置空缺已经很久了,天下人都为此感到担忧,陛下这么长久地不作出决定,是为什么呢?"仁宗问他说:"你认为立谁为好呢?"包拯回答道:"臣下无能,还没有考虑,臣请求早立太子,是为宗庙万世之大计着想的。陛下问臣想立谁,这是怀疑臣。臣已是六十岁的人了,又没有儿子,并不是为自己和后代邀宠考虑的啊!"仁宗听了大为高兴,说:"这件事还要慢慢商议。后来,包拯又直言宫中的亲信宦官权力过大,应当精简人员,缩减开支。这一次他虽然也没有受到仁宗的责罚,却得罪了仁宗的左右亲信。调离京城,出任河北督转运使。同时,他被加封了龙图阁直学士的虚衔,这也是后人称他为“包龙图”的缘由。
事实上,包拯仗义执言,并非是对仁宗的不敬,而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百姓福祉的公心。在任开封知府时,包拯为了尊重皇帝向南而坐的威严,每次升堂必向北而坐,这就是“包龙图倒坐开封府”的来历。包拯对仁宗的敬重由此可见一斑。
包拯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言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
仁宗的善于纳谏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拯,包青天实在是政治清明的产物而非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