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东晋是一个最讲究出身的时代,也是门阀士族发展的巅峰。在东晋建国初期,就号称“王与马,共天下”,说的就是皇族司马氏和顶级门阀琅琊王氏共享东晋的天下。东晋一朝的政治可以说是“门阀执政,皇帝垂拱,流民出力”,也就是说军政大权完全由那些门阀把握,连皇帝也只是垂拱而治的摆设。
在大大小小的门阀士族中,东晋初年最强的两家就是琅琊王氏和颍川庾氏。这两家门阀的代表王导和庾亮都曾经是手握东晋军政大权的人物,一时风头无二。但除了王导和庾亮之外,东晋政坛的三巨头中还有一人,此人虽然不是门阀士族出身,仅仅出身寒门,但却是凭借自己的才干,是三巨头中实力最强的一人。
此人,就是镇荆州九年,一手平定苏峻之乱的盟主陶侃。
陶侃出身寒门,他的父亲是孙吴的武将,边远之地的寒门武人,在寒门中都是边缘化的,更何况还是孙吴亡国之余。因此,陶侃早年虽然才干过人,但是在西晋士族把持朝政的环境里,完全没法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但西晋皇族司马氏为了争权夺利,自相残杀,酿成了八王之乱,导致天下大乱。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天下大乱这让有才干的人得以脱颖而出,陶侃正是其中之一。
当时的荆州刺史刘弘征辟陶侃为南蛮长史,这是陶侃崛起的开端。刘弘本人就是大士族出身,他和晋武帝司马炎私交极好,但他没有因为陶侃的出身就看不起陶侃,反而非常赏识他,经常对他说:当年镇南大将军羊祜是荆州刺史的时候,我是他的幕僚,他经常说我会日后成为荆州刺史。现在在我看来,你日后也一定能继承老夫的地位。陶侃在刘弘手下,平定各路叛军,战功赫赫,成为荆州军事方面的头号人物。
这时东晋建立,琅琊王氏的势力急剧膨胀,所有内外方镇,都被王氏子弟占据。大将军王敦忌惮陶侃的功劳和能力,排挤陶侃,把他打发到了广州。但陶侃并没有蛰伏太久,王敦起兵造反失败,陶侃得以回镇荆州。因为王敦造反,所以琅琊王氏的势力受到了很大打击,中枢权力落到了颍川庾氏的庾亮手中。
但庾亮严刑峻法,逼反了流民帅苏峻、祖约,叛军实力强劲,一路攻入建康。庾亮狼狈出逃,寻求陶侃的庇护,王导则留在首都陪护小皇帝。于是,陶侃被庾亮和地方实力派温峤推为盟主,击败苏峻,一举平定内乱。凭借这等再造社稷的功劳,陶侃获得了“超居外相”的巅峰地位,陶侃获封太尉,与司空庾亮、司徒王导并列为东晋三大巨头!并在上游保持了对下游琅琊王氏、颍川庾氏等门阀的强力压制。
陶侃死后,东晋就再也没有出身寒门能跻身权力核心的人了,直到东晋末年寒门出身的刘裕废掉东晋皇帝,自己当皇帝。陶侃也就成了东晋一代绝无仅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