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为使国家机器有效运转,均建立相应的选官和管理机构,制定配套制度以适应并规范其运行,这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延续的组织保障。
三班院职权承袭于宣徽院,是宋代人事部门之一,负责管理三班院日常事务。
三班官自唐代出现伊始,职能与地位不断发生变化,至宋初,三班官丧失皇帝亲信耳目的身份,失去重要权力逐渐使职化。
同时,宣徽使权力被削弱、三班官角色转变,导致宣徽院地位下降、职能式微,被三班院取代。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81),三班院雏形出现,雍熙四年(987)成为正式独立机构,直至元丰五年(1082)官制改革,才由吏部侍郎右选继承其职权。
三班院的创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唐末五代政局动荡,到宋初国家渐趋稳定,三班官角色的转变与宣徽院职能的削弱,是三班院成立的两个重要原因。
三班院作为三班使臣的选任与管理机构,其部分职权继承宣徽院。随着三班官使职化及人数增多,宣徽院已无法承担对三班使臣的管理,三班院在此背景下创设。
三班官制萌芽于晚唐,从内廷系统中脱颖而出,成为帝王颇为亲信之对象,到五代后期,三班官武官化迹象越趋明显。
供奉官设立于唐初,为皇帝近臣,之后逐渐演变为内外廷之名目亲信,且人数不断增多,至宪宗时人数达百余人,宪宗元和九年(814)十二月,“宣徽院供奉官为其使令,徒众数百”。
供奉官之下有殿直、承旨,殿直成立时间下限,不会迟于唐末梁初,而“承旨”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见于史料,“赐宣徽院供奉官钱,紫衣者百二十缗、下至承旨有差”。
后唐至后晋时,殿直分左右两班、承旨分东西两班,且供奉官、殿直、承旨三者有明确高低之分,承旨迁殿直,殿直再迁至供奉官,构成了三班官制的最初迁转形态。
起初,三班人数较少,殿直与承旨之名混用,并无差异,后唐末帝清泰元年(934),赵处愿担任“殿直承旨都知”。
同时,清泰以后,在供奉官、殿直、承旨之上又设置其长官都知、副都知、押班,长官成为三班官制的上层领导人员。
后晋时期,三班人数增多,“宣徽院供奉官殿直,人数不少”,为便于管理,天福五年四月(940),“殿前承旨改为殿直”。
三班官制的确立不仅仅是宦官势力的兴起,也是皇帝想要建立一套新的监察系统,以加强皇权的体现。
十二月,“宣徽院供奉官为其使令,徒众数百”。供奉官之下有殿直、承旨,殿直成立时间下限不会迟于唐末梁初。
而“承旨”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见于史料,“赐宣徽院供奉官钱,紫衣者百二十缗、下至承旨有差”。
宣徽院始创于唐代,“枢密、宣徽院皆始于唐”,属内廷服务机构。初设时以宦官为宣徽使,仅为内诸使之一,“供奉内外廷,管各种郊祀、朝会、宴会、典礼的供应与服务,管理内外进贡物品”。
唐后期宣徽使掌内诸司系统,管理北司诸使、宦官名籍,步入权力中枢,“亲乘顾问,莫厚于宣徽”。
由于宣徽使仅次于“四贵”,管理庞大的内诸司系统,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以致影响唐后期的政治,唐末改用士人担任宣徽院使,结束了宦官控制宣徽使的黑暗局面。
五代初期,宣徽使身居要职,地位低于枢密使但高于三司使。
至后期,侍卫亲军系统确立,内诸司使逐渐成为虚衔,这削弱了宣徽院和宣徽使的权力,内诸司使在宋代成为武选官之诸司使。
宣徽使被排挤出了实际军权执掌,逐渐只担任临时监军工作,宣徽使地位的下降亦是使臣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直接标志着使臣功能逐步收缩。
五代时因战乱需要,宣徽使地位下降,而掌军事之枢密使地位上升,这也是北宋宣徽使无重要实职之一大渊源。
太祖建国初始,宣徽使仍有实职,“宣徽使本唐宦者之官,故其所掌皆琐细之事。
本朝更用士人,品秩亚二府。有南、北院,南院资望比北院稍优,然其职犹多,因唐之旧焉。”
三班官是武选官中的下层官员,此时仍隶属宣徽院,“国初,以供奉官、殿直、承旨为三班,隶宣徽院”。
宣徽院所掌三班之事由唐沿袭而来,负责管理三班官名册、迁补之事,“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飨供帐之事,应内外进奉,悉检视其名物”。
但宣徽使管理三班官缺乏制度依凭,导致三班“奉使者多诉劳逸不均”,设立三班院作为专管三班官的机构,从宣徽院独立出来。
宣徽院的重要职能被其他部门所侵夺,成为有名无实的中央机构,所掌管内诸司系统中的内诸司使、副也已阶官化,管理三班官的职能于太宗时被分离出来,不再居于中央行政体制的核心,所以宣徽院职权式微促进了三班院的创置。
后为吸取唐代宣徽使乱政的教训,防止宣徽使操纵帝王废立、减少对外朝的影响,以及“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治国理念的逐渐形成,皇帝逐步架空宣徽使职权,宣徽使的人员选任也由宦官转为勋贵大臣,成为加官,“北宋的宣徽使已非内职,是寄禄官”。
宣徽使位高事简,权力虚化,以极高荣誉的宣徽使,来管理基层武官显得大材小用,这应该也是三班院取代宣徽院管理三班使臣的一个重要原因。
宋人对于“三班”之名有其见解。曾巩认为“案国初承旧,以供奉官、左右班殿直为三班,立都知、行首领之。
又有殿前承旨班院,别立行首领之。
端拱以后,分东、西供奉,又置左、右侍禁及承旨、借职,皆领于三班,三班之称亦不改。
三班院是三班使臣的选任与管理机构,从太平兴国六年(981)至雍熙四年(987)间逐步形成。
宋太宗初年,三班使臣员额增多、地位下降,宣徽院缺乏相应的管理使臣的制度,导致“豪纵檄幸,未立程准,而奉使者多诉劳逸不均。”
为改变这一现状,太平兴国六年(981)二月,太宗“始命御厨副使、洛阳杨守素等点检三班公事,权以内客省使厅事为局,总其名籍,差定其职任,考其殿最焉。”
最初,以杨守素管理三班事务,规定其办公地点在内客省使厅,负责汇总三班使臣名籍,厘定职务并考核政绩,此为置三班院之始,三班院雏形出现。
雍熙三年(986)十二月,又命“西上閤门使张平授客省使,依前点检三班公事。”雍熙四年(987)七月,“诏即内客省使厅事置三班院,以崇仪副使蔚进知院事。”
至此,三班院正式设立,成为独立的办事机构。从东头供奉官到三班借职的磨勘除授,均由三班院负责,三班院成为元丰改制前基层武选官的人事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