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小学的人都不会对杜甫的名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到陌生,这首诗做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就在这一年,唐军收复洛阳,安史之乱的最后领袖,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自杀,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这对爱国诗人杜甫来说是天大的喜事,欣喜若狂。
然而,杜甫还是高兴的太早了。虽然挑起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安庆绪、史朝义等人都已经死去,但他们的旧将依然盘踞在河北。这些人虽然名义上归顺唐廷,但却保持着自己的独立位置。李怀仙控制卢龙,田承嗣据魏博、张忠志据成德,由是河朔三镇彻底独立于朝廷以外,不受朝廷管辖。他们自行布置僚属官吏,各自手握重兵,税收自己截留不上缴朝廷,完全割据于地方。
那么,为什么连安史之乱都能平定,唐朝却无力收复河朔三镇了呢?首先,自然是唐廷自身实力大损,已经无力再平定河北了。安史之乱后与唐玄宗极盛时相比,西部大片领土被吐蕃占领、北方被回鹘掠夺,甚至连西南的南诏都敢于做小动作了。再加上平叛耗费的钱粮、人口损失,使得唐廷无力再发动大规模战争了。只能安置其余的节度使来盯防河朔三镇,然而这又造成了藩镇割据。
其次,就是对曾经为安史效力的人员处置上让河朔三镇对唐廷离心离德。安史之乱时,皇帝仓皇逃难,在洛阳、长安留下了大量的朝臣、宫女,这些人无可奈何的投降了叛军。等到唐军反攻,收复失地后,如何处理这些人,朝廷起了争议。最后,由于这些人曾经投敌,大多数都被处死了。这也断绝了河朔三镇归心的彻底可能,因为河北可是安禄山、史思明的大本营,说一句全员叛军都不过分,如果归顺朝廷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一直当叛军。
第三,河朔三镇中虽说有节度使心向朝廷,但牙兵桀骜不驯,另立节帅的事并不少见。魏博节度使田弘正曾经归顺朝廷,曾经帮助朝廷讨伐成德,并亲自带领两千兵马镇守成德。然而,朝廷担心田弘正成为下一个安禄山,拒绝供给粮草,田弘正无奈,只好命自己的魏博兵马返归魏州。结果就在同月,成德牙兵王廷凑作乱,将田弘正及家属、将吏三百余口一同杀死。而唐廷无力讨伐王廷凑,居然承认了他是成德节度使,还把一个公主嫁给了他的儿子。后来王廷凑时而归顺,时而叛乱,最后居然官拜检校司徒、成德节度使、太子太傅,册封太原郡公,死后追赠太师。就算河朔三镇里有忠心为国之人,看到田弘正的下场,也会觉得跟着朝廷是死路一条。
最后说到底,还是中央朝廷的实力才是改变一切的关键。唐宪宗元和年间曾经短暂的削平了藩镇,先后平定了西川、镇海等试图割据的藩镇,又平定了长期的割据的河朔三镇。当时刘禹锡就写诗: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朝野上下的惊叹,居然实现了安史之乱以前的大一统局面。可好景不长,唐宪宗一死,河朔三镇马上复叛,继续割据了。
只有中央朝廷有足够的实力,出钱出人再加上大义的名分,就能够保护忠诚者,惩罚叛逆者,这才可以安定天下。让忠于朝廷的人越来越多,试图谋逆的人越来越少。然而安史之乱的唐朝,已经深陷牛李党争、宦官专权,没什么值得地方藩镇敬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