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从中国古代粮食问题入手,探究存粮最多的隋王朝,为何被饥民推翻

从中国古代粮食问题入手,探究存粮最多的隋王朝,为何被饥民推翻

图:来自网络

关于隋朝,存在两个广为人知,却互相矛盾的认识:

其一,隋朝两任皇帝修建了为数众多、容量巨大的粮仓,巅峰时期的存粮号称可供全国人民食用50年;

其二,推翻隋朝的主力,正是各地揭竿而起的饥民。无论是占据长安的贵族李渊,还是掌控洛口仓的瓦岗军,无一不是用粮食作为自己收买人心的武器。

那么问题来了:隋炀帝杨广以及各级官员,为什么坐视百姓造反却不开仓赈灾?难道真如网上传言的那样,这些粮食只供官用绝不能给百姓?

我们从古时的粮食问题说起。

"民以食为天",在如今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和平年代,我们对此并无多大感触。但在古代社会,"盛世"的首要标准,就是要让所有老百姓吃饱肚子,并且最好还有些存粮。《史记》中描写文景之治下西汉的盛况: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在安史之乱后,杜甫回忆唐玄宗创造的开元盛世时写道: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西汉政府由于无法处理土地兼并带来的农民流离失所等社会矛盾,而被王莽篡权;而"穿越者"王莽提出改制方案核心,就是意图以古老的"井田制",来解决当时的农民问题。最终改革失败,为了抢口饭吃而发展起来的绿林、赤眉军,迅速将新朝推翻;

至于东汉的灭亡,同样是起源于农业生产问题而爆发的黄巾起义,它不仅严重动摇了刘氏的统治基础,也给各路军阀提供了趁机坐大的契机;

而与北方藩镇进行了上百年拉锯战的唐王朝,也是在挨了黄巢起义的致命一击后,给了各路军阀撕破脸自立山头的机会;出身于起义军、后来变脸镇压起义的朱温,干脆逼唐室退位。

所以,粮食,可以被视作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石。

真的很难,有好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生产力过于低下。以最强盛的唐朝为例,根据《新唐书》等资料记载,当时正常年岁的粮食亩产量约为1石,大概是今天的53公斤;而在2018年,我国的粮食亩产量为375公斤。也就是说,同样的土地,那时只能产出相当于今天1/7的粮食。

第二,自然灾害。以上数据,是理想状态下的产出量。但从古至今,农业生产永远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尴尬处境。直至近些年,日益发展的农业技术才缓解这一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旱、洪、蝗这三大害,令所有的王朝毫无抵抗力,这里举两个例子: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登基,接手的是文景之治后空前繁盛的王朝。然而仅过了三年,发生了黄河泛滥事件,造成了大面积的饥荒:

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

没错,就是字面意思:人吃人。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初,连续两年发生了洪水、干旱与蝗灾,关中地区的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卖儿卖女,"民多卖子以接衣食"。所幸的是,朝廷出钱为这些儿童赎身,才避免了大范围的人间惨剧。

而在大规模的战乱期间,上述规则自然没人遵守。作战以及所需的后勤,吸收了大量的壮年劳动力,农业生产因此被耽搁;加上社会秩序被破坏,正常生产无法开展。

而战乱持续的时间越长,粮食就越来越少;有限的粮食资源集中在统治阶级及其军队手中,民间大量的老弱妇孺只能活活被饿死;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时常发生大规模杀降事件的一个原因—为了节省粮食。更为恐怖的是,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阵亡者的尸体、甚至活人,都会被用来填饱肚子。

所以,确保粮食安全,让绝大部分老百姓吃饱,是任何朝代政权考虑的首要问题。而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隋文帝如何解决粮食难题

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公元581-604年),困扰中原王朝千百年的粮食问题被解决,人口的暴增就是最直观的体现:隋朝建立时,人口约360万户,后来平定南陈获得50万户;而在短短二十余年后,全国人口翻番,增长到了890万户。

那么他是如何实现这一壮举的?首先是生产了足够的粮食,然后在此基础上打造了完善的配给系统:

第一,开源—厘清户口,发展生产。

隋初,18岁以上的百姓即成为"丁",即开始缴税、服役,一直到60岁才能免除。为了逃避,很多百姓权贵官员勾结,要么虚报岁数,要么投靠到大户门下。对此,杨坚应对如下:

自王公贵族以下,各级官员都会按照爵位分配一定的田地,所谓"永业田";此外还会根据家丁、奴婢数量,分配一定的土地,并且一律按照标准收税;

对于虚报年龄的行为,杨坚命令各州县进行筛查,并鼓励互相举报,户口虚假的,一律流放;同时,为了避免官民勾结,根据高颎的建议,每年正月五日都要对户口进行一次新的检查。光这一项措施,就为隋朝增加了200多万纳粮人口。

此外,随着人口的增长,杨坚多次下令,实行均田制。在人口稠密处,,成年男丁最少不过二十亩地,但基本上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历代封建王朝的衰败,无一不是经历了统治阶层腐化堕落,进而横征暴敛,最终民心丧失、百姓流离失所这一过程。鉴于此,杨坚在位期间以身作则,大力提倡节约:

帝既躬履俭约,六宫咸服浣濯之衣。乘舆供御有故敝者,随令补用,皆不改作。非享燕之事,所食不过一肉而已。

对于自己的子女,他更是严格要求。太子杨勇正是因为渐有奢靡之风,在他心中逐渐失宠。在皇室的引导下,杨坚在位期间,隋朝士大夫阶层基本不穿绫罗绸缎;身上的装饰品,也不过是"铜铁骨角",想穿金带银,估计只能躲在家里偷偷过瘾。

公元592年,有关部门汇报:由于"入者常多于出",国库的存储已经放满物资,甚至不得不堆在屋檐下。杨坚说道:

宁积于人,无藏府库。河北、河东今年田租,三分减一,兵减半,功调全免。

就是说,宁愿藏富于民,而不要一味的堆积在国库。

南北朝时期以来,由于频繁的水旱灾害,人口稠密的关中地区以及黄河流域成了饥荒的重灾区。为了解决统治中心的粮食问题,隋王朝在水路沿线,先后设立了黎阳仓、河阳仓、常平仓、广通仓等几大粮仓。

此外,由于渭水泥沙沉积,造成船行不便,杨坚命令宇文恺开凿了一条300多里的人工渠,连接长安城与潼关,是为广通渠。

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一石,中户不过七斗,下户不过四斗

实际上这个标准是比较低的,并没有带来额外的负担。同时,每年朝廷专人在各地检查核算,并且实时更新,避免贪污浪费现象。再加上南北朝时期以来各地已有的粮仓,隋朝各地常年粮食储备日益充裕。

有了粮食,但如果赈灾不利,那还不如没有。杨坚在位时,面对民间的自然灾害,隋王朝称得上反应及时、处理得当。

开皇年间,关中地区连年大旱,而中原地区的青、兗、汴等15个州则频繁大水,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杨坚应付的有条不紊:

命令大司农丞王禀,组织运送广通仓三百多万石至关中赈灾;又把城中原有的存粮贱卖给民间食用;对于那些家里赤贫的百姓,朝廷则买了6000多头牛和驴送给他们,让其前往关东的富饶地区就食(类似于讨饭)。

对于遭受洪水的中原地区,杨坚则派遣苏威等人分头行动,打开各地的粮仓赈灾。

其外,对这一期间受灾的所有州县,均给予了免除当年租赋的待遇。

就这样,先是开源节流,提供了足够的粮食;又经由完善的应对措施,保证了粮食的配给,杨坚为后世立下了如何解决老百姓饥饿问题的模板。那么,依托如此好的基础,他的儿子杨广又是怎么玩砸的呢?

杨广治下失控的粮食供给系统

上任的前几年,杨广为完善隋朝的粮食供应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公元605年,他先后组织百万民丁,开挖通济渠、邗沟,将黄河、淮水、长江三大水系连接起来;公元610年,再次连接京口与余杭。这一系列开天辟地的工程,既有分洪、灌溉的功效,又打通了南北的水路交通,使富庶江南的粮食能够源源不断的运往北方。

公元606年,杨广在洛阳以东设置了洛口仓,这一粮仓堪称巨无霸:共包含3000个粮窖,每窖储存8000石粮食;同年底,在洛阳北修建了回洛仓,其容量为洛口仓的1/10。

然而,接下来的天灾人祸,造成了大量饥民

从公元611年开始,筹备远程高句丽而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给隋王朝造成了巨大冲击。

这一年,为了一举歼灭心腹大患高句丽,隋炀帝紧锣密鼓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筹备工作:造船、调军、筹马,当然还有最主要的—运粮。

但就是关键的粮食运输,带了来巨大的负面后果:

为了筹备几十万军人所需的后勤物资,隋炀帝征发60万多民夫,输送粮草至东北的泸河、怀远二镇。由于道路险远,已经超出了运河的运输范围,运力极其薄弱:"二人共推米三石"。结果粮食还未运到目的地,已在途中被当作口粮吃完。为了躲避惩罚,这些民丁只得亡命为贼;再加上贪官趁机盘剥,大量百姓路被逼落草为寇:

百姓穷困,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

群盗蜂起,不可胜数,徒众多者至万馀人,攻陷城邑……随获斩决,然莫能禁止。

公元612-614年连续三次远征高句丽,大量的兵员损失与后勤消耗,进一步加剧了以上局面。窦建德、王薄、郝孝德等十余股农民起义势力先后崛起,他们各自拥兵十余万,四处肆虐。

那么杨广为何不及时开仓放粮,以安抚饥民、稳固统治基础?

有粮、有粮仓、有运河,但在最关键的执行环节,隋王朝出现了大问题。据史料,有以下几方面的状况:

其一,杨广刚愎自用,大臣阿谀奉承,造成信息不对称。公元616年,杨广询问各地流寇的情况时,被他信任的宇文述、裴蕴等人坚称:"渐少……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杨广信以为真,信心满满的东游江都。

其二,官员怕担责任?

《隋书》记载,公元615年,流寇四起,百姓困守堡坞之中无法从事生产,粮食奇缺,但这并不代表政府没有粮食:

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爨,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

官员畏惧法律追究,所以不敢赈灾。导致百姓只能吃树皮、泥土充饥,最后发展到人吃人:

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稿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

《隋书·诚节》中也提到,齐郡张须陀在准备开仓救济百姓时,身旁的官员都劝他:"须待诏敕,不可擅与。"张须陀坚持放粮,其后才上报。但实际上杨广得知后,并没有因此怪罪任何人。

《资治通鉴》记载,在公元617年,山东、河南大水,饿殍满地,隋炀帝下令官员就近打开黎阳仓赈灾,但是官员没有及时执行,史书中原话是:"吏不时给。"

结果这一粮仓被李密派李世勣拿下,其后大开仓门赈灾,并由此征集了20多万青壮年从军。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杨广此时的面临如下处境:墙倒众人推。这自然有其深层原因。

首先,杨广与其父亲杨坚在位时,有两个出奇一致的执政方针:推行科举制、均田制。

前者动摇了了魏晋南北朝以来愈演愈烈的门阀统治制度;后者则从根本上打破了既得利益集团的经济垄断基础。这两大创举,实际上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伟大改革。

但改革就意味着与既得利益者背道而驰。在社会稳定时,依靠军队及百姓的支持,隋王朝无比强盛;但在杨广过度使用民力,破坏了自己的政权基础时,被压抑多年的权贵阶层势必趁机拆台,为自己攫取最大利益。最具代表性的李渊、李密,这二位都是来自陇西贵族。

这一点尤为残酷。我们都听说过一个词—"发国难财",每当发生天灾人祸、战争动乱时,偏偏却是一些大地主、名门望族发达的机会。杨坚打造的赈灾系统,为底层百姓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但在一些阶层看来,却是牺牲了自己利益为代价。

所以当杨广在动乱中失去了控制力时,这些人势必会抓住机会、落井下石。帮朝廷赈灾?不可能的。不管皇帝谁来做,自己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隋朝的上述制度是错误的。李渊父子建立大唐后,全盘接受改进了隋朝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在修建运河、赈济灾民方面也是不遗余力,最终打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大唐王朝。

我们可以称:杨坚与杨广父子,是大唐盛世的实际奠基人。

参考资料:《隋书》《史记》《资治通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人口,隋朝,生产力,农业,古代,问题,肚子,入手,王朝,饥民,观点评论,关中地区,粮仓,杨广,杨坚,粮食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人口,隋朝,生产力,农业,古代,问题,肚子,入手,王朝,饥民,观点评论,关中地区,粮仓,杨广,杨坚,粮食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人口,隋朝,生产力,农业,古代,问题,肚子,入手,王朝,饥民,观点评论,关中地区,粮仓,杨广,杨坚,粮食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