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近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当中,忠孝一直以来被当做是封建教化的重中之重。儒家思想当中更是着重突出“忠孝观念”,二十四孝的故事广为流传,忠君爱国之人为世人敬仰,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似乎成为了一个定律。三国名士徐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边是生母一边是主公刘备,最终只能许下一生不为曹操谋划的诺言。而忠孝关系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下面我们就以李密辞官为例,看西晋时期忠孝关系的变化。
一:李密其人与其辞官经历如何
1.伶仃孤苦的魏晋名士——李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密大致的生平,李密的父亲是蜀汉朱提太守,然而却在李密幼年去世,其母也改嫁,自幼被其祖母抚养长大。李密年轻时曾经担任过蜀汉尚书郎这一官职。自然天下归一,西晋一统全国,李密也从汉臣变成了晋人。
之后兜兜转转,宦海浮沉,最终老死于乡野当中。李密最为人所熟知的一件事就是为了赡养自己相依为命的祖母,而自己拒绝了西晋武帝邀请其做官的时间。一时间李密仁孝的名声广为流传。
据《晋书》当中评价李密称:“其余群子,并孝养可崇,清风素范,高山景行,会其宗流,同斯志也。”可知李密品行无缺。
2.孝名天下传,为孝辞官的李密
其次,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李密辞官的“传奇经历”。李密第一次拒绝的是当时战功赫赫的邓艾,当时邓艾灭蜀后,听说了李密的名声便要求他担任主簿一职,然而李密以照顾祖母为由拒绝了。
然而在泰始三年年,晋武帝多次下诏征召李密为官,李密不得以写了了千古名篇《陈情表》以此来拒绝晋武帝,《陈情表》当中写到“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也明确的表明了李密拒绝晋武帝的原因在于“守孝义而拒忠君”。一时间李密下面名天下皆知。
二:李密为何多次因孝辞官?这传递出当时怎么样的忠孝关系
1.百善孝为先,李密为祖母辞官
首先,李密辞官的原因就是因为要照顾年迈的祖母,陈情表当中也提及了李密自幼孤苦伶仃,是祖母一人含辛茹苦的把李密养大。如果李密响应了皇帝的号召,不远千里去做官,祖母刘必然会缺少人照顾,因此李密推脱了皇帝的号召。
除此之外,在古代对于孝道也是极其重视的,哪怕是皇帝被拒绝之后还得要嘉奖一番。据《华阳国志》当心记载晋武帝被拒绝后的反映称称:“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养其祖母奉膳。”因此,“重孝”是李密辞官的原因之一。
2.西晋得位不正,李密心有抵触
首先,西晋王朝的建立是在曹魏政权的基础上得来的,而司马一族原本就是曹魏的臣子,是典型的犯上作乱的行为,在著注重君君臣臣的儒家文人的眼里是不可取的。从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反对西晋政权就可以看出当中天下人的心态。
与此同时,李密先是作为蜀汉政权的臣子,据《三国志》当中记载称:“本郡礼命不应,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奉使聘吴。”作为蜀臣的李密一开始自然而然的对于西晋王朝抱有抗拒之情,加之当时天下初定,时局不稳,自然而然的不是一个做官的好机会。
3.李密辞官实际是传达的是一种重孝轻忠的关系
从上面对于李密辞官的描述就可以明确的看出,在当时忠孝关系呈现出“孝观念”的强化以及“忠观念的混乱与淡化”。按照西晋以前的忠孝观来看,忠就是对于君主绝对的顺从,俗话说忠君不二,君父一体,就反映出忠的重要性。
而在魏晋以前忠的观念往往是凌驾于孝之上的,苏武牧羊十九年,妻离子散,双亲具亡,可以说是忠臣的典范。然而李密因孝辞官,却向世人传达“孝高于忠”的一种观念,因为不管如何,西晋一统天下之后,李密效忠的对象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司马一族。
三:如何看待西晋时期忠孝关系的变化
1.西晋时期“忠的淡化”是特定时代的结果
首先,西晋时期忠孝关系的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结果,早在汉末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一个显著的趋势趋势。三国时期诸侯争霸,曾经高高在上、天下人效忠的君父——大汉天子沦为傀儡玩物。
董卓乱政、曹魏代汉将原本的“忠君爱国”关系慢慢的打破,以至于当时对于“忠”的观念相当混乱。《左传》当中的:“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在这一个阶段表现的淋漓尽致。臣子不在以效忠一个对象为荣,而是以自己的前提为出发点。
在战乱不以、忠奸难辨的特点时代环境,人们原有的观念自然而然的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就连西晋王朝的建立也是“以下犯上,以臣犯君”的结果。司马懿蛰伏十余年,发动高平陵政变。将旧主曹氏一网打尽,斩杀殆尽。
种种类似的情况在魏晋时期屡见不鲜,据《晋书》当中记载司马炎“禅让时魏国大臣的反映称:“帝初以礼让,魏朝公卿何曾、王沈等固请,乃从之。”
身为魏臣却极力劝告司马炎以晋代魏,由此可见,在西晋时期“忠”的观念以及非常淡化了,当时的臣子看见的只有自己的利益与前途,再无“了却君王天下事”的情怀。
2.复杂的朝臣组合与忠的淡化息息相关
为李密辞官朝廷的大臣没有表现出过激的反映,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就这样西晋朝廷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当复杂,自由极少数部分是原来司马一族的人,其中有原来曹魏旧臣何曾、王沈等人,也有蜀吴降臣,总而言之,西晋大臣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二臣”。
在这样的朝廷组成的下,自然而然的对于西晋的归属感是不强的。从晋武帝司马炎多次下诏征召大臣为果,就可以看出在当时西晋对于“忠”的概念的模糊不清的,频繁的朝代更迭让臣子在提起“忠”这个话题感到模糊不清,久而久之自然会淡化。
3.世家门阀势力的日益崛起,加强了“孝”的观念
在了解过西晋时期“忠”的淡化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孝”观念加强的这一个现象。首先,“孝”观念的加强与当时世家门阀的日益崛起息息相关,自从九品中正制实行以来,世家门阀在逐渐把握了朝廷大权之后,自然而然的会架空君王的权力,这一个行为本来就是违背了“忠”的本意。
例如闻名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大家族,王谢萧袁,就是在西晋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的。据《资治通鉴》当中记载王氏的权势称:“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其门阀势力可见一斑。
而在世家门阀把持天下的局面下,“孝”作为一家一姓的重要内容,被这些世家门阀所广为推崇。甚至将其作为治家的核心所在。因为“孝”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另外一种“忠”,只不过这种“忠”是忠于一家一姓,忠于世家门阀而非君王。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孝”观念无疑会被大大加强。
4.西晋时期“以孝治国”,重视孝道
西晋时期孝观念的加强还有当时统治者的“重孝”政策息息相关。李密在辞官当中上的《陈情表》当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夫唯圣朝以孝治天下”。就可以看出当时西晋的统治者对于“孝”这样个行为是非常推崇的。
西晋的这一个“国策”自然而然的会引起当时人们的特别关注,在统治者极力推崇孝道观念的大背景之下,人们对孝道的重要观念日益重视,孝的观念自然而然的就会强化。
小结
自古忠孝难两全,忠君者往往难以顾及孝道,忠孝者难以全忠君。西晋时期李密辞官从表面上看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其背后蕴含的意义却是异常丰富。
首先李密辞官表达出来的是自己就是西晋时期“重孝轻忠”的关系,忠的淡化以及孝的强化其背后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不仅仅受限于当中频繁的朝代更迭、以下犯上现象的屡见不鲜,而且还于统治者的政策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陈情表》《晋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