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在北宋文学界也是响当当的一号人物,他和兄长苏轼、父亲苏洵被并称为“三苏”,占据了唐宋八大家里的三个位置。只是因为苏轼的名头太大,两人又在同一个时代,所以对宋代文学的研究大多都集中在苏轼身上,而在苏辙的研究上则稍微有所欠缺。
十九岁登进士及第
苏辙19岁的时候,就和其兄长苏轼同登进士及第,之后又同举制科。纵观古今,能在20岁以前考中进士的屈指可数,苏辙就是其中一个。只是苏辙虽然少年得志,但就好像生错了时代一样,接下来他的仕途却显得跌宕起伏。
苏辙在王安石变法期间,因为青苗法的一些事宜和王安石政见相左,被王安石贬出京城,十多年里流落地方不得志。一直到宋哲宗即位后高太后听政时期,苏辙才被重新召回京城为官,这一次苏辙做到了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的高位。
只是在宋哲宗亲政之后,苏辙因为不同意宋哲宗想要恢复王安石变法,遭到了宋哲宗的不满,因此又被连贬三次,成为了琼州刺史的佐官。
到了宋徽宗期间,苏辙又被调回京城为官,不过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之后因为北宋新旧党争的原因也是一波三折。或许正是这种连遭贬谪的坎坷经历,才磨练了苏辙的心性,赋予了让他成为一代大文豪的文学底蕴。
文如汪洋淡泊名利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其文学造诣方面自然是极其深厚,最出名的就是他所作的散文,同其兄长苏轼相比也不遑多让,丝毫没有半分逊色之处。历来也有很多知名文学家点评二人的诗文,一部分人认为苏轼最好,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苏轼不如苏辙。
分歧的主要原因就是两人的文风不同,苏轼的作品就如同皓月旭日一般,人们一看就能懂其中奥妙。而苏辙的诗文如汪洋大海般深不可测,寻常人们只能看到表面的波澜壮阔,却不知看到的只是沧海一粟。
苏轼本人也承认自己不如苏辙,他说苏辙的诗文其实远胜过他,只是世俗之人不知道罢了,才会认为苏辙不如自己。是因为苏辙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并不想靠名声来赚取什么东西,苏辙文如其人,看似简单平凡,实则另有乾坤。
其实这也不是苏轼刻意推崇弟弟苏辙,而是他真心认为苏辙的诗文比他强。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寻常人看苏轼的诗文感到磅礴大气,能隐约看到苏轼豪放不羁的性格,而再看苏辙的作品却觉得平淡无奇。
当到了一些名家的眼中就不同了,如果说苏轼称赞苏辙诗文“一唱三叹”是谦让弟弟,那再看看其他名家的称赞评价。南宋的周必大第一次看苏辙所作的《栾城集》时,也并没有看出其中真意,直到第二次看时才觉得“温雅高妙,如佳人独立,姿态易见。”。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他推崇说苏辙的诗文是学诗门径,明代散文家茅坤说苏辙是“西汉以来别调也”。
坎坷磨难铸大器
如果非要把“三苏”放一块比较,在苏辙的诗集散文当中,既没有他父亲的峭拔风格,也少了他兄长苏轼的磅礴大气,但是却有着自成一家的特殊风格,留下了一千八百多首清幽高雅的诗词。赏其诗文,犹如身处高山密林当中,感受清幽深邃之风。
而苏辙一生在文学方面最主要的成就,就是他所作的散文,其中特色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稳”,苏辙说苏轼的文章奇,他的文章稳。这个“稳”就是指苏辙的文章立意适当,结构严谨,委婉舒缓,不失淡雅。
苏辙描写人物的文章非常传神,例如在《巢谷传》当中,通过巢谷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批判如今朝堂上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最后更是描述了在苏轼、苏辙两兄弟落魄之时,大部分人都避而远之,巢谷却徒步万里来拜访苏辙,最后在去拜访苏轼的途中死去。
文章平淡自然,没有丝毫粉雕玉琢,却生动诠释了巢谷一生的大致经历,还有他重义如山的品性。在得知巢谷路上病死的消息后,苏辙失声痛哭,最后无以报答,决定为其写一篇散文来表示他对巢谷的崇敬。
苏辙之所以能够被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同宋朝这个文学繁荣的时代有一定关系,再加上他一生经历的曲折磨难比苏轼要多出许多,被贬期间所作诗文就占一生所作的四分之一。如今也不知道是否应该感激这种不幸,如果不是苏辙坎坷复杂的经历,或许我们如今也看不到他这么多的文学著作。
参考文献:
《苏颍滨年表》
《苏辙研究综述》
《苏辙对北宋文学的贡献》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