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能当上皇帝,算意外也不是意外。
我们都知道,朱允炆是朱元璋太子朱标的孩子,如果不出意外,朱标成了皇帝后,这朱允炆也大概率会是皇位继承人。
原因无他,朱标跟朱允炆,是朱元璋最爱的马皇后生出来的嫡子一脉。
别的皇帝看儿子,都说母凭子贵。
但朱元璋当皇帝却不一样,是子凭母贵。
这贵的根源就是,朱元璋跟马皇后感情太深,深到成了帝王典范。
作为中国史上有名的贤后,别称马大脚的马皇后无疑是贤良淑德,女人楷模。
除了出生低微一点之外,貌似没有任何毛病。而这出身低微,又跟朱元璋这样白手起家的英雄非常登对。
(朱元璋跟马皇后)
那么马皇后的贤良淑德体现在哪?也有史料为证。
在《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话说有一次郭子兴发怒后,愤而将朱元璋关在牢房之中,不许任何人探视送饭,这状况愁坏了跟朱元璋暗生情愫的马姑娘。
她不管不顾,愣是仗着自己郭子兴养女身份,一次又一次偷偷将炊饼揣在怀里送给朱元璋吃,以至弄的胸口都被烫红了。
这举动,还有带着体温的炊饼,感动的朱元璋终身难忘,当了皇帝后,经常回忆这件事,还在跟臣子聊天时,说马皇后就是自己的长孙皇后。(唐太宗皇后)
听完这话,马皇后每次都淡然一笑,谦虚的说:我怎能比长孙皇后?但是,常听说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和我贫贱时过的日子,也愿不忘和君臣过得艰难日子,时常这样想,有始有终,才是好事呢!
(别变成另一个人)
从这有始有终话语,可知这个女人的期待。
那就是自己的老公不要因为富贵忘了过去,丢了本性,也失了恩爱。不得不说,这女人聪明,聪明到值得今日女子学习。
这也是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51岁的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悲痛无比根源。
那时的朱元璋也才56岁壮年,可在马皇后死后,就再也没给自己立过皇后,而是用剩下的时间不断缅怀和哀悼马皇后。这样的感情,让两人嫡长子朱标地位特别稳固。
(朱标)
马皇后去世时,朱标已经是27岁英气勃发的青年人了。
虽然生于乱世,长在马背,但朱标因为有马皇后这样的良母,还有不少学识渊博的师傅在,一直没有长歪不说,还跟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性格几乎完全不同。
如果说朱元璋是史上最严厉帝王,杀人不咋眼的话。
朱标就是史上最仁厚太子,活人无数。
虽然性格冲突,却并没有让两人关系生疏,反而让朱元璋明白:这就是最合适自己的继承人。因为严厉之后需要宽容,治国之道不过宽严并举,轮转循环而已。
(朱元璋)
朱元璋是在1368年称帝当天,就将朱标立为了太子。
正储君,立东宫。
这是将朱标当作自己的继承人在培养。
为此,朱元璋非常重视朱标的教育工作。
在朱标刚开始蒙学时,就让天下名儒宋濂成了他的老师。等朱标成了太子后,朱元璋还在皇宫设置了学堂。
这学堂藏书无数不说,还有天下名儒轮班给太子和皇子们授课,为了让孩子们受到好的影响,朱元璋还在全天下搜罗青年才俊、神童俊杰做太子和皇子们的伴读。
如此做派,用“用心良苦”不足以形容。
同时,朱元璋还经常亲自教育太子和儿子们,让他们从自己这个创一代身上学习艰苦奋斗精神,明白治国守成的不容易。
这一切让本就性格很好的朱标,这个当时全天下最大的皇二代,没有一点纨绔气。
他聪颖、忠厚、低调、仁厚。
集万千褒义词于一身,成了史料中“为人友爱、孝友仁慈,出于至性”的好太子,就连方孝孺这个铁骨铮铮的文人都说朱标:三朝兼庶政,仁孝感婴孩。这评价可谓高山仰止!
正是因为评价太高,才让朱元璋越来越重视朱标,也因此,两人虽然感情深厚,却也在不少问题上矛盾不少。
(父子俩)
矛盾为何产生?性格不和、政见不合,以及朱元璋杀人太多有关!
话说洪武十三年(1380年)时,朱标的老师宋濂因孙子宋慎问题,牵扯到了胡惟庸案中,被捕入狱,一看这情况朱标担忧了,立马跪下求朱元璋对宋濂法外开恩。
谁曾想朱元璋却一反常态,恶狠狠的对朱标说:那得等你做了皇帝才行!
这话让朱标惊惧无比,居然投河自尽,以死相争,辛亏太监发现及时才被救活。
听闻如此,朱元璋后怕无比,也放过了朱标的老师宋濂,不过虽然免了死罪,却依旧让72岁的老人家遭遇流放之苦,最后死在了夔州(今重庆奉节)。
后来的李善长案中,朱标一看老父亲又乱杀人,忍不住又去劝谏朱元璋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这话说的朱元璋愤怒不已,操起椅子就要砸。朱标一看,转身就跑,朱元璋也不怂,在后面追。
这父子两一个跑一个追,谁也不敢管。
还是朱标聪明,边跑边寻思化解之策,然后灵机一动,将《马皇后负子图》丢在地上。这画上描绘的是马皇后背着年幼的朱标战斗,最后帮朱元璋战胜陈友谅的故事。一看这画,朱元璋睹物思人,顿时没了脾气,就放过了朱标。
从这两件事可知,虽然这朱标是太子,是储君,是皇位第一继承人,但日子过的其实很压抑。看似风光的他,13岁成为太子,却在37岁英年早逝。
根源或许就在,那25年太子生涯中的郁闷和纠结,这郁闷和纠结,让他抑郁成疾最后被巨大的精神压力压垮,也让中国史上留下了一个遗憾。
(朱元璋)
如果朱标不死,明朝会如何?这个我们放在最后讲,因为朱标之死是历史事实。
他死后,已经65岁的朱元璋,悲痛无比!
可悲痛过后,还是要继续啊?
自己的皇位给谁成了朱元璋的难题!
那么当时在世的皇子们都有谁?
优秀不优秀?为何最后选了朱允炆?这就需要分析一二了!
朱元璋也是很能生的人,共有26个皇子,在朱标去世时,还建在且成年的儿子有9个,分别是36岁的秦王朱樉(2皇子)、34岁的晋王朱枫(3皇子)、时年34岁的燕王朱棣(4皇子)、32岁的吴王朱橚(5皇子)、31岁的楚王朱桢(6皇子)、28岁的齐王朱榑(7皇子)、21岁的蜀王朱椿(11皇子)、21岁的湘王朱柏(12皇子),以及18岁的豫王朱桂(13皇子)。
按理说,这些儿子无论从年岁还是能力上,有不少都有成为太子的可能。
其中最优秀的有三个:皇三子晋王朱枫,皇四子燕王朱棣、皇十一子蜀王朱椿。
燕王朱棣自不必说,是后来的胜利者。
(朱棣)
那么这晋王朱枫和蜀王朱椿又优秀在哪?
首先看晋王朱枫:他是朱元璋跟马皇后的嫡三子,按史料的说法就是,善骑射,有谋略,人长的也很帅,待人有礼貌。并且在朱元璋培养下,成了最会打仗的皇子之一,经常领兵出诊,深受朱元璋器重。
出征时就连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都要听他指挥,说一句文武双全绝不为过。
其次看蜀王朱椿。
这蜀王朱椿是朱元璋跟宠妃郭氏所生。
自小喜好读书和做学问,按史料说法是“博综典籍,容止都雅”,深受封地所在的成都人民喜爱,在朝中也有“蜀秀才”美誉,更可贵的是,这蜀王朱椿到了封地后,治理地方也很优秀,兴办学堂,革除吏治弊端,率军击败番人人寇,每件事都可圈可点,口碑很好。
但就是这样三个儿子,却一个也没让朱元璋看重,最后都跟皇位失之交臂!
(朱允炆)
朱元璋到底看重朱允炆哪一点?
不少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这么做是为了坚持执行“嫡长子继承制”。
因为这个制度是他确定的,他又是明朝开国之君。如果规矩从第一代就被破了这事后面咋整?于是,嫡长子朱标去世,让朱标的嫡子朱允炆继位,也算名正言顺。
但这也有问题,朱允炆虽然是朱标的嫡子,但并非嫡长子啊,朱标的大儿子朱英雄早夭,朱允炆仅仅是嫡次子。
于是又有人说,朱元璋坚持立朱允炆继承位置,是因为只有朱标一家才是自己跟马皇后亲生的,至于其他儿子,其实都是“庶出”。
这个无法考证,朱棣不也说自己是马皇后亲儿子吗?但也有人说她妈是朝鲜妃子。
(父子俩)
除了这身份问题外,个人认为,朱元璋立朱允炆也有综合考虑。
首先:朱允炆跟老爹朱标很像,仁厚宽容且聪慧,如果上位能弥补自己治国过猛的弊端,给国家以休息。
其次:不在皇子中选太子,是为了避免皇子内斗,引发国家动荡,你们都别想了,都没分。
再次:朱元璋权力之大世所含有,不需要受到别人的影响,可以凭自己的喜好干这件事。(唐太宗立储曾受关陇贵族影响)
最后:一个年幼的储君,可塑性更强,这就给了朱元璋发挥的空间,给自己培养一个自己认同的继承人。
(朱允炆)
以上四条,条条深入,其实归根结底跟朱元璋的控制欲有关。
长大的儿子不服管,不好培养还容易出乱子,既然如此,那就在培养一个呗。
然后朱元璋就悲剧了,因为这培养成才的皇长孙,却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存在。
一场靖难之役就让自己多年心血付诸东流,也让明朝遭遇战火,成了历史遗憾。
(兵火连天)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朱标一直活着会如何?
答案是,朱允炆肯定能当上皇帝,而且不会面临那么多的风险,甚至明朝也不会面临土木堡之变这样的厄运。
因为他有个好爹。
而这个好爹还是有史以来最秀太子。
这太子,臣子服,兄弟服,百姓也服,可谓众望所归第一人。
朱标若在,朱元璋也不会为了给孙儿拔刺,杀掉以蓝玉为代表的新生代名将,这就会让明朝武将势力有传承,不至于弄的后来文臣上位。
同样的,朱标若在朱棣就不会反,也不会有朵颜三卫的独立,大明朝北方防线也不会出现漏洞。
那么土木堡之变还会发生吗?
大概率是不会的!
历史的螺旋,在朱标去世那一刻多了蝴蝶效应。然后,大明朝也变了。
(明朝众生相)
这变的根源也有一段朱元璋跟朱允炆的对话为证。
话说,在铲除了威胁孙儿的大将臣子,安排皇子们守护边疆之后,自以为江山稳固的朱元璋曾得瑟的跟孙儿显摆说:怎么样?我安排你的几个叔叔为你守护边界,防范外敌,从此你就可以高枕无忧,安心在皇宫做你的太平皇帝了。
说完朱元璋开怀大笑!
看着大笑的爷爷,年轻的朱允炆深思半天说:外敌入侵,可以由叔叔们对付,可倘若叔叔们有异心,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这话一出口,让朱元璋冷汗直冒,心情都沉重了许多。
随后,他开始了对于北方藩王的管束和削弱,甚至在《祖训录》中弄了不少规定。
并在1395年下达了剥夺藩王征召王府人员的权力,还在去世前一年,用明确尊卑规矩的方式,要求自己的儿子们不能在孙子面前倚老卖老。
但这一切并没有啥用!
1398年6月朱元璋去世,将大明天下给了21岁的朱允炆。
1399年8月6日靖难之役爆发。
仅仅四年后的1402年7月13日,朱棣就率军攻破了南京城,朱允炆也在一把火之后消失无踪,留下了一个历史谜团。
时代也从建文进入了勇武的永乐。
这文武转切,是一个书生帝王的陨落和一个铁血强君的诞生。
这情况,到底是好事还?各位可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