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孝宗改弊政,勤政务,扭转明朝中期颓势,开创“弘治中兴”

明孝宗改弊政,勤政务,扭转明朝中期颓势,开创“弘治中兴”

明朝自1368年朱元璋建立开始,到明孝宗朱佑樘1487年继位之前,期经明太祖、明惠宗、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8帝延续120年。明朝前期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国力强盛,四海臣服。但自明英宗开始显现颓废之势,明宪宗执政下的明朝国力进一步衰弱。明孝宗继位之后推行了一系列改良措施,使颓废已久的大明朝重新焕发出生机,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弘治中兴”。

明孝宗朱佑樘

一、明孝宗继位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明孝宗从父亲明宪宗手中接过的大明朝是一个烂摊子,朝政腐败成风,社会矛盾激化,内忧外患,形势严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朝政腐败,奸佞当道。明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懒皇帝,不关心朝廷政务,很少召见大臣商讨国家大事。明宪宗宠信宦官,大臣有事禀奏需经宦官,由宦官报告给皇帝,这使得宦官有了参与朝政的机会,宦官们利用这一便利结党营私,谋取私利,根本不顾及把国家大事。

太监汪直依靠皇帝的信任设立西厂,通过西厂屡兴大狱,抓捕与自己不同政见的官员,对行刑逼供,肆意严刑拷打,朝堂之上乌烟瘴气。

“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网太密。”《明史》

太监梁芳向明宪宗最宠爱的妃子万贵妃进献数不尽的金银珠宝,博取了万贵妃的欢心受到重用。自此很多奸佞小人贿赂梁芳,与其沆瀣一气,朝中忠义之士不满梁芳的行为弹劾他,却遭到打击报复,明宪宗却不闻不问,吏治趋于败坏,贪污腐败成风。

大太监汪直

土地兼并盛行,阶级矛盾激化。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贫苦之家,深知土地对于老百姓的重要性,因此朱元璋下令官员推动耕地面积的扩大,对垦荒的人员予以奖励,并严厉打击土地兼并,大量的荒地在明朝前期被开垦为耕地,粮食供应较为充足,百姓安居乐业。到了宪宗时期,王公大臣名下土地愈来愈多,官僚阶级占用土地情况已经蔚然成风,百姓手中土地不断减少,面临无地可种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佃户,这激化了阶级矛盾,动摇了明朝统治的基础。

“畿内皇庄有五,共地万二千八百余顷;勋戚、中官庄田三百三十有二,共地三万三千余顷。”

百姓税负繁重,农民起义不断。前面提到朝廷政治腐败,贪污挥霍盛行,而上层社会财富来自于底层老百姓的税负,官僚阶级贪污挥霍程度越高,老百姓税负越高。为维持上层社会荒淫无度的生活,只能提高百姓的税负。老百姓所能耕种的土地在减少,收入来源有限,百姓生活苦不堪言,遇到灾荒的情况,人们甚至只能卖自己的孩子。当百姓再也无法承受黑暗无情的统治时就会置生死于不顾发动起义,只为谋一丝生存的机会。仅明英宗到明宪宗期间就爆发了多场农民企业,先后有邓茂七起义、黄萧养起义、荆襄百姓起义,明朝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邓茂七起义

鞑靼族虎视眈眈,北部边境岌岌可危。明英宗曾率数十万明朝精锐出征侵犯边境的瓦剌大军,结果遭受土木堡之变,明朝精锐在这场战役中丧失殆尽,本被朱元璋和朱棣赶到漠北的蒙古部落再次卷土重来,威胁到了北方边境的防护。1470年、1472年、1473年蒙古势力先后犯边,掳夺人口和牛羊,而且犯边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北部边境再无宁日。

自古胡人得中国之利未有盛于此举者,胡人亦自谓出于望外,况乘舆为其所获,其偶然哉?”《天顺日录》

二、明孝宗即位后为巩固统治所采取改革措施

明孝宗登基后清楚认识到当前的危机局面,他不能再像父亲那样任由局势的发展,否则明朝江山有可能终结于他手中,他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管齐下,巩固自己的统治。

1.惩治奸佞,选用贤能。归根结底,国家要想治理好关键是依靠人,只要任用有才能的人,中兴就有希望。当前纲纪败坏,朝廷腐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前朝宠信的佞臣太监当道,无恶不作,残害忠良。于是明孝宗首先将昏庸无能、碌碌无为、只会阿谀奉承的万安等人从内阁中踢出,将作恶多端的大太监梁芳、李孜省逮捕入狱,让朝廷上下大快人心,鼓舞了官员勤于政务、为民做事的信心。除此之外,明孝宗还惩治了其他许多奸佞小人,直接刷新了朝唐上的污浊之气。

“先朝姚佞之臣,放斥殆尽。”

贤臣刘大夏

一方面惩治佞臣,另一方面选用贤人。继位两个月后明孝宗就大胆启用被前朝弃之不用的直臣王恕,任命为吏部尚书。王恕果然不负皇帝所托,举荐了刘大夏、马文升、刘健等,他们对弘治中兴做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兵部尚书刘大夏,办事能力非常强,一生为官清正廉洁,为孝宗提出了利国利民的诸多措施。一大批能臣志士进入朝堂辅佐明孝宗,为改革措施的推行和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2.降低百姓赋税,减轻百姓生活负担。面对百姓的困苦生活,孝宗实施休养生息政策,减少甚至免除苛捐杂税,保护百姓基本的生活,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缓解了阶级矛盾。据统计,在明孝宗执政期间,有1年减免税负700万石以下,有5年减免税负在700万石-800万石之间,有10年减免税负在800万石-900万石之间,有2年减免税负在900万石以上。在减轻百姓税负方面,明朝历代皇帝中明孝宗是做的最好的。

孝宗自己也非常节俭,他减少了各地每年进献的物品,严格控制皇宫内部人员的开支,停止新的宫廷建筑的建设,为大臣作出了表率和榜样,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如果有大臣贪赃枉法,孝宗会严惩不贷,因此很少有官员再干贪污受贿。

百姓耕种场景

3.重视农业发展,大力兴修水利。农业是国家的基础,重视农业是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保障。孝宗任用刘大夏治理黄河,疏通黄河通道,刘大夏亲自来到黄河岸边进行实地考察,仔细研究地形、水势、土壤等,请教水利专业人士的意见后,对黄河进行了有效的治理。经过此次治理后,黄河从开封向东流去后,途径徐州,改由淮河河道流入黄海,解决了困扰百姓生活许久的黄河水患问题,保证了百姓的农业生产,对稳定社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有着积极意义。

刘大夏治理黄河

4.加强边防力量,积极遏制边患。孝宗重新修缮了长城,巩固了抵御鞑靼族的第一道防线;任命能打仗的王越驻守边关,对蒙古部落的入侵给予强有力的打击。孝宗颁布募兵法招募新兵加入军队,加强守备边防的力量;每日训练士兵提高军队战斗力,随时为战争做准备;提高士兵的军饷,增加对军队的奖励,从而吸引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加入到军队;提高北部边防九个重镇的军事力量,强化之间的联系与支援,建立一条牢固的防御体系。在明孝宗重视和积极整治下,明朝逐步恢复了对北部边疆地区的牢固控制,土木堡之变给明朝带来的耻辱没有再次发生。

明孝宗加强边防军事力量

三、对明孝宗与“弘治中兴”的评价

明孝宗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成效显著,一方面缓和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明朝统治能力加强,另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历史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弘治中兴”。

明孝宗是一位英名睿智的皇帝,他能够重视吏治,惩治奸佞,在整个官场形成了清正廉洁的风气,又能体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采取多项措施解决百姓面临的困难,可见他是一位识大局、知人善任、能够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好皇帝。

“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明史》

明孝宗所开创的“弘治中兴”,恢复了百姓正常的农业生产,解决了黄河水患问题,加强了北部边防,遏制了鞑靼族的入侵,避免了百姓卷入战争,对社会有着积极意义。在明孝宗时期,生产力得以提升,许久不见的繁荣经济再次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纷纷称赞明孝宗的仁政。

明孝宗和皇后

但是不可否认,“弘治中兴”是明孝宗及众贤臣一手开创的,其中明孝宗起主导作用。在肯定“弘治中兴”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明孝宗是一位封建皇帝,他改革的出发点仍是为了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弘治中兴的改革措施都是封建制度内部的自我完善,无法对封建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而且,明孝宗没有解决掉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兼并问题在弘治时期依然比较突出。

明孝宗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改革措施也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自然深受儒家思想的束缚。明孝宗身边重用的大臣如王恕、马文升、刘大夏、史戴珊等都在60-70岁之间,这些大臣对弘治中兴的形成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改革者”所发挥的作用持续性有限,受制于年龄因素,他们在弘治时期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已经退休,因后继无人,无法持续推动弘治改革措施的实施,导致孝宗去世后改革随即夭折,不免有些遗憾。

近七十岁高龄的刘大夏

结语

明朝中后期政治灰暗,大部分皇帝昏庸无能,明王朝逐步没落。而在明孝宗主导下所开创的“弘治中兴”的确是黑暗中一股清流,在整个明朝历史中都熠熠生辉。明孝宗作为明朝统治的捍卫者,改弊政,勤政务,社会展现出繁荣景象,延缓了明王朝的颓废,他在很好地完成自己使命的同时,也为百姓赢得了一个安居乐业的稳定时期,这在所有凭借“即位”获得帝位的君主中是非常难得的,依靠自己的努力,明孝宗同汉文帝、宋仁宗一样获得了史学家的认可和肯定,也使“弘治中兴”流芳百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勤政,明宪宗,明朝,统治,皇帝,老百姓,中期,土地,颓势,梁芳,观点评论,孝宗,明宪宗,明孝宗,百姓,刘大夏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勤政,明宪宗,明朝,统治,皇帝,老百姓,中期,土地,颓势,梁芳,观点评论,孝宗,明宪宗,明孝宗,百姓,刘大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勤政,明宪宗,明朝,统治,皇帝,老百姓,中期,土地,颓势,梁芳,观点评论,孝宗,明宪宗,明孝宗,百姓,刘大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