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智如诸葛亮,暴揍杨家将,赵匡胤的邻居一举粉碎北宋无将的谣言!

智如诸葛亮,暴揍杨家将,赵匡胤的邻居一举粉碎北宋无将的谣言!

提起空城计,很多人都会想起《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

然而,这个毕竟只是演义故事,诸葛亮并没有摆这么一出空城计。

不过真实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将领玩了出精彩漂亮的空城计。

而这个将领竟然出现在人们常认为缺少名将的宋朝!

这个将领虽然不出名,却异常彪悍,两次暴走杨业杨老令公!

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从空城计开始说起。

01、诸葛亮的空城计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弹琴吓退司马懿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

原文是这样写的: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这就是《三国演义》记载的空城计。

原来马谡失了街亭之后,诸葛亮北伐功亏一篑。只能无奈退兵。

这时,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进攻诸葛亮所在的祁山寨。

偏偏诸葛亮为了从容退军,身边只有5000人马,其中一半还出城搬运粮草,城中只有2500人。

2500VS150000,兵力比达到惊人的1:60,这仗要是正常打,肯定歇菜。

于是,诸葛亮就来了出空城计。偏偏司马懿觉得诸葛亮平生谨慎,不会冒险,现在他大开城门,其中必有埋伏。

如果贸然进攻,必然会中计,于是他就撤了。

司马懿之所以不去攻城,是因为一直谨小慎微的诸葛亮突然不按常理出牌,导致司马懿有点懵,他担心城中有埋伏,这才上了当。

这就是诸葛亮羽扇纶巾,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吓退司马懿十万大军的故事。

02、不真实的空城计

但是,我们仔细一想就觉得不对。

如果是普通,领着15万大军,进攻一个不算坚城的祁山寨,哪怕是硬拼也能拿下。

敌方主将就在眼前,擒贼先擒王,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硬攻,管他有什么埋伏,用人命填都能填出胜利。

退一万步说,就算司马懿担心诸葛亮有埋伏。他至少还有两种比撤退更好的办法。

第一,大军围城。

司马懿手中有15万人马,不就是怕城中有埋伏吗?我不攻城,团团围住会如何?

诸葛亮要一出城,埋伏就没用了。

别说司马懿围不起,蜀汉大军已经撤了,就算不撤,司马懿来个围城打援,岂不妙哉?

第二,分兵试探。

如果司马懿觉得围城时间太长,也可以采用分兵试探的方法,派出一支小股部队攻城即可,假如司马懿派一万人马攻城,结果会如何?

怎么看,这两种方法都比直接撤兵要好很多,总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诸葛亮这快煮熟的鸭子给飞了吧。

因此,仅从逻辑上说,诸葛亮空城计就是假的。

而且,在历史上,诸葛亮的空城计也是假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邰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邰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

事实上,诸葛亮这次北伐,曹魏大将是张邰,而非司马懿,司马懿此时正在千里之外的洛阳。

因此,诸葛亮空城计是不符合史实的。

不过,这只能代表诸葛亮没有摆空城计,在真实历史上,还真有人摆过空城计。

其中,最精彩、最经典、最符合军事逻辑的非宋初名将李谦溥莫属。

03、五代悍将

李谦溥(915年—976年),字德明,盂县(今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人。

李谦溥出身将门,他的父亲李荛是著名儿皇帝、后晋高祖石敬瑭麾下将领。

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称帝之后,父子两人也随石敬瑭进入开封,任殿值。所谓殿值其实跟御前带刀侍卫差不多,非心腹不得担任。

李谦溥聪明果敢,机灵过人,还曾奉命出使过契丹。

论才华,李谦溥是一等一的出色,可惜他始终缺少发挥才能的舞台。

升官速度一直很慢,一直到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才改任西头供奉官,其实就是一个八品小武官。

后汉建立后,李谦溥改任东头供奉官;后周建立,又担任供备库副使,呃,也就一个从七品的武官。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三月,后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率军攻打北汉,直扑北汉国都太原,后周大军一路望风披靡,北汉各地纷纷投降。

只有辽州刺史张汉超坚守城池,拒不投降。后周大军,拼命攻打辽州,却久攻不下。

这时候,李谦溥挺身而出,单骑入城,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张汉超举城归顺后周。

这口才,和诸葛亮舌战群儒也有得一拼。李谦溥就此立下奇功,升任晋州兵马都监。

而后李谦溥率领一支偏师攻入北汉境内,所向披靡,捷报频传。

虽然最终柴荣这次攻打北汉以失败告终,但也没吃什么亏,李谦溥也获赏无数。

显德五年(958年)二月,北汉趁柴荣御驾亲征攻打南唐后防空虚之际,趁虚而入攻打后周。

正好当时隰州(今山西隰县)刺史孙议病亡,李谦溥马上对建雄节度使杨廷璋说:隰州和大宁乃是咽喉要地,绝不容有失,现在才请示皇上等待回复,隰州这座孤城早就沦陷了,我们应该早点想办法。

杨廷璋一听有理,立即任命李谦溥代理隰州刺史。

呃,李谦溥成了一个临时工。

临危受命的李谦溥赶紧奔赴隰州,修理城墙,整顿兵备。

八天后,北汉果然派遣数千骑兵来攻隰州。

于是,真实的空城计就此上演。

04、真实的空城计

其实,当时隰州城内并没有多少人马,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空城。

北汉大军要是真一鼓作气,直接攻城,隰州城估计就能一战而下。

关键时刻,李谦溥临危不惧,上演了一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空城计。

只见李谦溥身穿一件单衣,手持一把扇子,带着两个小吏登上城墙,迈着霸王步,慢慢的地巡视战斗器械的准备情况。

没人知道李谦溥这家伙在想什么,他的手心有没有冒汗。

其实,李谦溥心里也没底,他也捏了一把汗,他就是在赌,赌北汉大军不敢乱动。

城下北汉大军一看,这什么情况,对面怎么这么淡定,难道有埋伏?

这个想法实属正常,北汉大军再一想自己带的人马不多,要是折损过多,谁也担不起责任。

李谦溥赌对了,北汉大军没敢攻城,但他们也没有像《三国演义》里司马懿那样掉头就跑。

而是后退三十里,然后准备制造攻城器具,毕竟北汉大军都是骑兵,缺乏攻城能力,在不知虚实的情况下,要想攻城,必须要有攻城器具。

谁曾想,这就中了李谦溥的计。攻城器具不是说有就有的,得花时间造,这一造就是十多天。

等一切都准备妥当后,北汉大军开始运来冲车,准备攻城。

老实说,如果就此攻城,隰州城还是会被攻下。

但是,李谦溥又岂会给对手这样的机会。

就在北汉大军准备攻城的前一天,李谦溥赶紧派人与来援的杨廷璋联系。

然后,两军各自招募敢死士兵百余人,成立敢死队,准备里应外合,夜袭北汉大军。

等待夜幕降临,夜深时分,月黑风高,正是杀人的好时机。

李谦溥亲率敢死队,手持短刃,身穿坚甲,口中衔枚,缒城而出。

而后,会同杨廷璋军中的敢死队,两路夹击,攻其不备,趁北汉大军还在睡大觉,防备最弱之际。

突然发起猛攻,李谦溥这一袭营,就出事了。北汉大军搞不清虚实,惊慌失措。

古代打仗最怕这种夜袭,一旦得手,就会成为一支溃军,局势不可收拾。

果然,北汉大军骤然被袭,马上就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而李谦溥则趁胜追击数十里。

最终,不仅守住了隰州城,而且斩首千余人,大获全胜。

这才是真正的空城计。

对比《三国演义》的空城计,二者不同之处太多了。

第一、

《三国演义》空城计,司马懿有15万大军(历史上没这么多),这是一场大规模作战,可供选择、调用的兵力太多,方法太多,不可能一仗不打就撤退。

而北汉大军只有数千人,隰州城内人马也不多,这是一场小规模作战。

第二、

司马懿大军肯定以步兵为主,具备攻城能力;而北汉以骑兵为主,本身就缺乏攻城能力。

第三、

隰州城只是建雄军的要地,对于后周来说不算什么重城,李谦溥也只是一个小人物,北汉大军不可能因为他就敢下血本。

而《三国演义》中,司马懿面对的可是诸葛亮这样的大人物,不管付出多大代价,只要能抓住诸葛亮,都是值得的,换任何一个武将,都会不计成本硬拼到底,绝不可能就此撤退。

第四、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大军已经撤退,祁山寨实际已成弃守之地,诸葛亮孤立无援。

而李谦溥只是一路偏军,大军主力在建雄节度使杨廷璋这里,隰州城是空城不假,却是外有援军。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不同点,李谦溥才能实行这个空城计。

虽说,这场战争规模不大,但整个作战过程,李谦溥虚而示虚,疑中生疑,表面上故弄玄虚,暗地里加强防备,先拖延时间,而后雷霆一击,真是有勇有谋。

05、北宋有将

可惜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将,却竟然没混出个名堂,始终都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中级将领。

等赵匡胤篡周建宋,李谦溥仕途迎来转机。因为李谦溥与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经是邻居,两家关系非常好。

而且,李谦溥的弟弟李谦升与赵匡胤是布衣之交,他的母亲阎氏曾经对赵匡胤特别好,赵匡胤称帝之后,曾多次将阎氏接入宫中,设宴礼待老太太。

赵匡胤和李谦溥虽然没有直接密切的关系,但爱屋及乌,他对李谦溥也颇为重用。

不久之后,李谦溥被任命为慈州兼晋隰缘边都巡检,后来又任汾州路都监。

李谦溥也对得起赵匡胤对他的提拔,他镇守边疆十余年,北汉都不敢侵边进犯。

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御驾亲征,攻打北汉,李谦溥随军参战。

三月,宋朝大军将太原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北汉很小,每次和后周或者宋朝打仗,国都经常被围。

但太原是天下第一坚城,不管攻城的人有多少,总是能顽强的守住。

当时,赵匡胤命党进在太原东面扎营、李继勋在太原南面扎营、赵赞在太原西面扎营、曹彬在太原北面扎营,赵匡胤则坐镇中军。

李谦溥就担任党进手下东砦都监、前军副部署。

不久北汉第一名将,大名鼎鼎的杨业率军袭营。

袭营?袭哪个?

南面的李继勋是赵匡胤的结拜兄弟,多年以来一直和北汉作战,杨业败在他手上的次数不计其数;

北面的曹彬后来被誉为宋朝第一开国名将。

杨业想来想去,柿子得挑软的捏,杨业首先就袭击赵赞的西营。

第一仗,杨业很顺利,宋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主将赵赞受伤。

就在杨业将要拿下宋军西营时,宋军的援兵来了。

不过这是一支奇怪的援军,穿得破破烂烂,手上的武器居然是砍柴的斧子。

但就是这支援军,把杨业打得大败。

因为率领这支援军的人正是李谦溥。

原来李谦溥奉党进之命,率军来西山树林砍树,准备制造攻城器具。

等他听闻杨业来袭,他也没多想,直接挥舞着砍树用的大斧,带着一支砍柴部队,第一时间击退了杨业的偷袭。

最后在李谦溥的及时援助下,宋军西营得以安然无恙。

杨业第一次偷袭失败后,又来出城偷袭,这次他还是不敢打李继勋和曹彬,至于赵赞,他估计宋军有了防备,也没打。

冤有头债有主,叫你李谦溥坏我大事,爷这次来报仇了。

但杨业错了,东营是他最惹不起的。

东营两员大将,主将党进粗中有细副将李谦溥有勇有谋,简直就是最佳拍档,合作无间。

果然,杨业这次又被李谦溥打得大败!

杨业这次败得惨啊,被李谦溥打得满头是包,最后只能躲在战壕中,根本不敢冒头,眼睁睁看着自己领出去的兵被宋军全歼。

直到宋军没找到杨业,无奈撤退,杨业才在援兵的帮助下,趁着天黑,坐在太原城头上顺下来一个大罗筐上,爬回了太原,逃过一劫。

这是杨业从军以来败得最惨的一次。

杨业败得有多惨,李谦溥就有多威风。

可惜,善战者无赫赫之名,提起李谦溥,就连很多喜欢宋史的朋友也知之不详。

不过谁要说北宋无将,李谦溥第一个就不答应。

参考文献:《宋史》;《旧五代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三国演义》;《三国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孔明,司马懿,城中,赵匡胤,诸葛亮,杨家将,空城计,邻居,大军,攻城,观点评论,司马懿,诸葛亮,北汉,李谦溥,杨业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孔明,司马懿,城中,赵匡胤,诸葛亮,杨家将,空城计,邻居,大军,攻城,观点评论,司马懿,诸葛亮,北汉,李谦溥,杨业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孔明,司马懿,城中,赵匡胤,诸葛亮,杨家将,空城计,邻居,大军,攻城,观点评论,司马懿,诸葛亮,北汉,李谦溥,杨业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