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有句话,长得美,就别想得美。
司马炎长得很美,命也非常好,啥大事也没干,混了个开国皇帝当当,捎带手还统一了中国。
可司马炎就是想得太美了,所以引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
《三国演义》司马炎剧照
八王之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内乱,与西汉七国之乱,一起创造了成语乱七八糟。
八王之乱历时十六年,军事、政治、经济三面一体的打击,直接导致西晋王朝分崩离析。
顾名思义,八王之乱,是由8个藩王引起的。
他们是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然而,参与这次内乱的藩王远不止8个,这8位大爷只是主要参与者,由于《晋书》将他们8人都列在同一个传记里,因此称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关系图
八王之乱是怎么出现的,这首先要说到分封藩国制。
01、分封藩王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其实这是片面的。
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善于总结前朝灭亡和衰落的经验教训。
周朝建立时,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分封诸侯,共同治理天下。
东周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并起。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废除分封制;
刘邦建立汉朝后,觉得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诸侯王拱卫中央。
因此,刘邦分封藩王,开创藩国与郡县并行制度。
陈道明版刘邦剧照
虽然,最终这些藩王虽然引发了七国之乱,却也在诸吕之乱中,拱卫了刘氏江山。
曹丕称帝后,虽然也封兄弟为王,却严格控制藩王做大,坚决不给藩王实权。
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他吸取了曹魏被司马家篡夺江山的教训。
曹魏为什么会这么快灭亡?
就是因为司马氏专权时,曹姓藩王没有权力保卫江山,任人宰割。
而且,西晋刚统一天下,人心不定,尤其是东吴故地,叛乱四起,需要德高望重的宗室子弟坐镇一方。
再加上此时门阀制度逐渐兴起,地方豪强实力强大,如果只靠官员治理,难免会被豪强所欺,为了限制地方豪强,晋朝也需要分封藩王,掌控天下。
事实上,后世统治者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才分封藩王,最典型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你又来编排我
司马炎思虑再三,决定分封藩王,恢复汉朝的藩国与郡县并行制。
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一口气分封了27个同姓藩王,并且让他们拥有比较独立的财权、人事权、军权。
我们都知道藩王权力过大就会出事,对此司马炎也心知肚明。
因此,他同时又制定很多限制藩王的措施。
经济上,藩王就藩后最多只能掌握1/3的赋税,其余都归中央;
人事上,藩王确实可以任命一些官员,但主要职位还是由中央任命;
军事上,严格护卫藩王的军队,大的只有5千,小的只有1千5.(后来,朱元璋其实也参照了司马炎的办法)。
因此,在司马炎设计下,所有藩王联合在一起,也不是中央的对手,只要中央不出问题,藩王就不会构成问题。
但是,司马炎却在这个制度之外留下了尾巴。
司马炎居然让藩王在中央担任要职或者让藩王出镇地方,掌握一镇军政大权。
(比如汝南王司马亮镇许昌;楚王司马玮都督荆州;赵王司马伦节镇关中;齐王司马冏节镇许昌;成都王司马颖节镇邺都;河间王司马颙节镇关中)
西晋疆域图
当然,这个尾巴并不致命,藩王的职务都是皇帝给的,可以给就可以收回。
因此,当时所有藩王都不想离开京城,日子想过得好,就得呆在中央,离皇帝越近越好,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实权。
谁让他们出镇地方,那就是要他们的命。
简单来说,只要中央没事,藩王也闹不出什么大幺蛾子。
02、太子是傻子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
西晋的皇帝出了大问题。
司马炎自己是没问题的,他也是一代英主,所有藩王在他面前乖得像乖宝宝。
问题出在西晋下一位皇帝身上。
当时,西晋下一位皇帝有两个人选。
第一个是司马炎的弟弟齐王司马攸,另一个是司马炎的宝贝儿子司马衷。
司马攸是司马昭次子,后来过继给了伯父司马师。
司马攸文武双全,非常得祖父司马懿和父亲司马昭喜爱,司马昭曾想立他为接班人。
因此,当时很多人都想司马炎能传位给弟弟,比如宰相卫瓘就是司马攸的支持者。
为什么大家会想让司马攸接班了,除了因为他有才,更重要的原因是司马衷是个人尽皆知的傻子。
可对于司马衷来说,儿子再傻也是自己的儿子,自己的江山只能给儿子,不能给弟弟。
太康四年(283年),司马攸被哥哥赶回藩国,彻底与皇位无缘,不久,他就病逝了。
司马攸死后,西晋下一位皇帝就只能从司马炎的儿子中选了。
司马炎有26个儿子,只有司马衷是傻子。
司马衷剧照
可司马衷是嫡次子,但长子司马轨很早就夭折了,司马衷其实是事实上的嫡长子。
古往今来,废长立幼,非常容易出事,尤其是实行分封制的王朝要想稳定,必须立嫡立长,否则藩王们都会不服。
而且,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非常聪明,司马炎打算先将皇位传给司马衷,再传给司马遹。
因此,司马炎最终还是立了司马衷为太子。
司马炎也知道,太子是个傻子没有治理朝政的能力,他必须选好托孤大臣,辅佐太子,安安稳稳地让司马遹接班。
这样一来,托孤大臣成为司马炎的重中之重。
恰恰就是托孤大臣,引爆了八王之乱。
03、托孤大臣出了问题
当时司马炎给司马衷选了两个托孤大臣。
第一个是当朝国丈爷杨骏,他是外戚代表;
第二个是司马懿第四子汝南王司马亮,他是藩王代表。
选他们正好可以让外戚和藩王势力达到平衡。
杨骏画像
而且,杨骏、司马亮都是大草包,能力差,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对皇帝威胁也小。
可以说,司马炎为了自己的傻儿子和聪明孙子真是操碎了心。
可司马炎不是神,他顾得了生前,顾不了生后。
永熙元年(290年),司马炎病重,他正式下诏让杨骏、司马亮辅政。
司马炎万万没想到,他还没死呢,杨骏就矫诏将司马亮赶出京城。
晋武帝司马炎画像,画像是唐朝人画的,千万别当真
四月二十日,司马炎驾崩,谥号武帝,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
当时,司马亮还没走,他手下劝他先下手为强,弄死杨骏。
可司马亮太废了,不仅没敢动手,而且仓皇出逃,以最快的速度逃回藩国。
司马亮一走,司马炎苦心造诣营造的外戚藩王共掌朝局的平衡体系被此打破。
杨骏和两个弟弟杨珧、杨济掌握大权。
杨骏一掌握大权,就开始随意重用自己的亲信,激起了公愤!
宫中一个人盯上了嚣张不可一世的杨骏。
这人就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西晋开国功臣贾充之女)。
传说中的贾南风,人很丑,心很大,从政欲望非常强,晋惠帝继位后,杨氏一族把她也当成了摆设。
晋惠帝当摆设,没问题,因为他是个傻子;
贾南风当摆设,她可就不干了。
对于贾南风来说,只要她能搞定杨骏,她就能取而代之,执掌天下。
尽管杨骏智商不怎么在线,但他也知道自己想掌握大权,必须要牢牢掌控军队。
因此,他上位后,在禁军安插很多党羽。
西晋时期,禁军分为守卫皇宫的殿中军和守护皇城的外营军。
杨骏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只顾着拉拢外营军,忽略了殿中军。
贾南风见缝插针,马上笼络被杨骏冷落的殿中军。
很快,殿中军将领主动与贾南风密谋,铲除杨骏。
这样一来,八王之乱拉开了序幕。
04、这个女人不简单
贾南风不仅野心大,也很有手段,人丑点子。
她知道,自己光有殿中军还不是杨骏对手,还需要有盟友的帮忙。
盟友就是藩王!
贾南风网图
她派人联络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司马炎五子)回京一起干掉杨骏。
司马亮胆子小,没敢参与,找个借口就推脱了;
司马玮只有21岁,年轻气盛,他当即上奏朝廷,本王要回京(司马炎规定,藩王就藩后想回京必须征得朝廷许可)。
杨骏上位以来,一直在打压藩王,非常忌惮司马玮这个刺头,他竟然同意司马玮入朝。
他想的是京城是他的地盘,司马玮回京,他便于控制。
杨骏想得太简单了,京城真的是他的地盘吗?
永平元年(291年)三月初八日,贾南风联合司马玮、东安公司马繇、殿中军将领,暴起发难。
大权在握的杨骏阴沟翻船,竟然被一个女人和一个愣头青给杀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杨骏死在了自己家中,他这个宅子的上任主人就是高平陵之变中被司马懿干掉的曹爽)
杨骏一死,西晋落入司马玮和贾南风手中。
对于贾南风来说,权力是不可以分享的,司马玮也不行,司马玮从来都不是合作伙伴,而是工具。
但司马玮如日中天,自己贸然动手,风险太高了。
自己不能动手,但是可以借刀杀人。
贾南风马上下诏,让司马亮和卫瓘入京辅政。
她想让司马亮、卫瓘、司马玮鹬蚌相争,她来个渔翁得利。
果然,司马亮和卫瓘入京后,司马玮不爽了,双方爆发严厉冲突。
司马亮想将司马玮踢开京城。
这个时候让司马玮就藩,那不是要他命嘛。
双方矛盾迅速激化。
六月,贾南风给了司马玮一道假诏书,司马亮和卫瓘谋反,你赶紧杀了他们。
司马玮信以为真,随即展开行动。
清河王司马遐(司马炎十三子)率兵包围卫府,卫瓘满门被杀(卫瓘的两个孙子卫璪、卫玠逃出生天);
司马玮亲自出兵攻打司马亮。
很快,司马亮被杀。
汝南王司马亮成为第一个丧命的八王。
司马亮一死,贾南风马上宣布,司马玮杀司马亮是矫诏。
司马玮顿时反应过来,嫂子这是要过河拆桥啊。
可惜,他知道得太晚了。
很快,司马玮被贾南风诛杀。
司马玮临死前还把贾南风给他的假诏书拿出来伸冤,却没有任何意义。
就这样,楚王司马玮成为第二个丧命的八王!
至此,八王之乱至此暂时告一段落,贾南风成为西晋王朝话事人。
此时八王之乱只发生在京城,中央权威还在。
贾南风治理天下,长达八年,她凭借出色的政治手段,协调藩王与外戚、寒门庶族与门阀豪强,一时间天下太平,西晋国力达到了顶峰。
贾南风这个女人真的不简单。
可是,八年后她也犯了致命的错误。
正是这个错误,让司马炎隔代传位计划彻底泡汤,也让贾南风走上了末路。
贾南风迅速从天堂跌落地狱,顺便让其余六王登上历史舞台,将八王之乱推向新的高度,也让西晋王朝开始分崩离析!
这个错误是什么呢,更多精彩,未完待续!
八王之乱具体经过实在太精彩、太复杂,本文篇幅有限先介绍这么多,稍后持续更新。
PS: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分封藩王会引发大乱,司马炎、朱元璋这些出色的政治家,更是比谁都清楚分封藩王带来的隐患。
可他们为什么还是会分封呢?
古代封建王朝都是家天下,皇帝将天下视为自己的家产。
家产交给谁来管理?
有的皇帝更多的选择自家人,有的更多的选择臣子。
但不管是哪种,皇帝都会想方设法地保证皇位必须由自己的嫡系子孙来当。
分封藩王只是他们根据当时的形势,做出的他们认为最好并且自己进行过防患措施的一种办法。
司马炎、朱元璋的政治智慧远非我们能比,我们千万不要觉得是他们笨,或者单纯地只是为了一己之私。
设身处地地想,或许我们还不一定能找到比他们更好的办法。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说白了,司马炎、朱元璋在世时分封制是不会有问题的,可他们管得了生前,管不了身后。
古代封建王朝没有包治百病的制度,任何制度都会带来不一样的问题。
制度或许存在问题,更大的问题其实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