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英明神武,中兴大唐,被誉为“小太宗”,为何他死后大唐还是不行了。
唐宣宗李忱:“痴呆儿”还是“小太宗”?
这位被《资治通鉴》记载“幼时宫中皆以为不慧”的唐代倒数第五位皇帝,本来应该是与皇位无缘的人。
可他不仅成为了皇帝,最后甚至还成了大唐最后的救命稻草。
他用自己的一生印证了这么一句话:“人只要不死,终会出头”。
唐宣宗李忱是“生育机器”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个儿子。
由于唐宪宗儿女众多(20位皇子,18位公主),再加上宣宗的母亲只是一个宫女,所以宣宗的地位很低,本来根本不可能继承皇位。
而且宣宗幼年还有“痴呆”的名讳,这就让唐宪宗更不喜欢他了。
宣宗未登基之前,生活得很不如意,即便他贵为皇叔,但却没有人尊重他,甚至皇宫中的人都以取笑、戏谑他为乐。
唐武宗就很不喜欢自己这位叔叔,甚至还派出刺客暗杀过他,把他扔进了厕所里。
要不是宦官仇公武及时出手,这位日后名震天下的唐宣宗估计会喜提最奇葩的死因。
唐武宗并没有因此善罢甘休,反而示意手下要让自己的这位“光王”(唐宣宗未继位前的尊号)坠马而死。
好在宦官仇士良替他求情,最终才使得这件事情也不了了之了。
后来他在一次雪夜游兴之时,失足坠落,晕倒在了雪地里,却无人问津,导致差一点冻死。
最终,凭借着“小强”般的生命力,我们的“光王”最终熬死了自己的三个侄子(敬总、文宗、武宗),成功登上了皇位。
虽然唐宣宗没登上皇位之前的人生是一场“笑话”,但他成为皇帝后,他却成为了“神话”。
哪怕是以评价人严苛而著称的《资治通鉴》都对他赞不绝口:
宣宗性明察沈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旧唐书》更是把他吹上了天:
一之日权豪敛迹,二之日奸臣畏法,三之日阍寺誓气。
就是这么一个近乎“神话”的人,为什么最终没有拯救大唐,反而进一步促进了大唐的灭亡呢?
接下来,就由笔者为大家详细解读。
如上文所说,唐宣宗未登基之前,日子过得很苦,也因此唐宣宗很是体会他人的疾苦。
武宗时期,一名姓王的“才人”深受武宗喜爱
要不是宰相李德裕反对,她还差一点成为了皇后。
也正是因为受到了武宗的偏爱,所以武宗死后才明确要求王才人殉葬。
唐宣宗知道这件事之后,非常同情王才人,不仅追封她为“贵妃”,还把她葬在了端陵的柏城之内。
正因为唐宣宗是一个“多情”、“善良”的人,所以他也是一个“权利欲望”极盛的人。
他知道深渊的滋味,于是才不愿意再次回到深渊之中。
图为剧照
唐宣宗对待权力几乎保持着一种神圣的态度,每次批阅大臣奏章的时候,他都必须要“沐浴更衣”。
哪怕批阅奏折到多晚,第二天唐宣宗上朝的时候还是不会有倦容,更不会打哈欠。
正因为唐宣宗如此“神圣”的态度,让所有大臣都不敢与他对视,即使他一直都保持着虚心纳谏的态度。
宣宗可能是大唐历史上权力欲望最强的皇帝,为了进一步掌控朝政,他会像一个“组织部长”死死盯住五品以上的官员。
PS:五品及以上的官员任命后都要先经过“面圣”得到皇帝满意后,才可以到地方任职。
这种权力欲望很强的帝王在我国历史上很常见,比如说灭六国、成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大一统的汉武帝都是这种类型。
把帝国的命运都交到一个人的手上是非常危险的,一旦这个人死后,一般就会导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唐宣宗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死后,继位的唐懿宗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理会国家大事,让唐宣宗创造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要说唐帝国是因为唐宣宗灭亡的,那可真是太委屈他了。
宦官干政才是大唐帝国最终灭亡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唐代中后期,由于历代统治者的纵容,宦官的权势变得越来越大。
到了唐代晚期,宦官更是能够决定皇帝的归属。
自唐宪宗被谋杀开始,唐代的皇帝由谁当,全部都由太监决定。
图为中国历史上的有名大太监
唐穆宗虽然很早就被立为了太子,但要不是宦官王守成支持,他早就被哥哥李珲拉下马了。
后来文宗也是因为太监们的支持,才得以成功上位。
文宗也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也看出了宦官问题,于是决定联合朝臣诛灭宦官。
结果事情败露,宦官发动了“甘露之变”,最后反而文宗被软禁了起来。
武宗病重后,宦官们几乎想都没想就让唐宣宗继了位。
原因就是唐宣宗此人年轻的时候“笨蛋”的名声实在太响亮了,而宦官们又想找一个好控制的人。
当唐宣宗继位之后,满朝文武纷纷目瞪口呆,却也无可奈何。
好在唐宣宗之前只不过是“耀光养晦”之举,并不是真正的傻子,这才让大唐最后重新焕发了十三年的活力。
如果唐宣宗真的是一个“痴呆皇帝”,那么大唐估计都撑不了这最后的几十年。
唐宣宗继位之后,只有短短的十三年,根本不够他彻底清算宦官势力。
与其说是唐宣宗的无能,不如说是他时间不够。
唐宣宗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一直都在服用仙丹(哪怕自己的父亲和侄子就是因此而死的),哪怕身体有恙也在所不惜。
PS:除了文宗是被宦官活活气死的之外,穆宗和武宗都是因为服用过量仙丹而被毒死的。唐宪宗更是“出色”,由于长时间服用“仙丹”,导致唐宪宗性情大变,被宦官们杀死了。
图为大太监之一,影视剧照
唐宣宗拒绝立太子,为的就是时刻提醒自己还有事情没有做完。
从大中十年(公元856年)开始,宰相裴休就多次敦促唐宣宗早日册立太子,直到最后,唐宣宗才无可奈何地说出了真正的原因:
若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
唐宣宗就像诸葛亮一样,明知道事情很难成功,却还希望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实现“逆天改命”。
只可惜,大唐就和蜀汉一样气数已尽,哪怕唐宣宗和诸葛亮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改变大唐和蜀汉的命运。
每当想起“出师未捷身先死”,都会泪洒衣衫,痛哭流涕。
历史终究还是残酷的。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