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港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人工智能(AI)及大数据等科技普及,如何推动大湾区数据互联互通,已是迫切的事项。信贷资料服务机构诺华诚信行政总裁何佳意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认为,现时大湾区无论人流、物流及资金流均做得不俗,唯独信息流跟不上。他表示,香港应尽快兴建超算中心,并建议特区政府设立数据局、成立数据交易所,香港是发展数据中心最理想的地方。\大公报记者 邵淑芬
“香港在跨境数据及超算中心方面的确需要加把劲。”何佳意表示,现时数据分析量多,且维度动辄上亿,并非一般公司可以做得到,尤其涉及AI数据,没有超算中心根本难以完成。他指出,AI数据运算方式与传统不同,涉及大量交叉运算及验证,因此香港非常需要建立超算中心。“香港兴建超算中心,没有特区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的。香港过往坚持‘大市场、小政府’政策,以私人机构为主要推动力,但超算中心的投资庞大,不是私人公司可以做到。”
前海已出政策 港应加紧推动
除了超算中心外,香港与内地的数据仍未互联互通,亦是问题所在。何佳意提到,“前海金融30条”已明确支持发展跨境征信业务,如支持在前海合作区设立深圳市地方征信平台,探索深港跨境征信合作;允许在前海合作区和香港均设有分支机构的中资商业银行、港资商业银行开展内部数据跨境流动试点;允许前海合作区和香港的银行通过企业征信机构,获取双方客户的企业征信信息,促进两地跨境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等。
“内地已有政策出台,但香港仍有问题未解决。如《私隐条例》第33条对规管资料移转至香港以外的地方仍未立法,只有指引。在没有法例基础下,大家都有忧虑,既然不了解,只好不做。”何佳意称。现时内地与香港的数据尚未互联互通,无论是香港居民到内地开户,或是内地居民到香港开户,在进行KYC(认识你的客户)的背景审查时,均面对不少困难,而且非常耗时。
何佳意表示,两地征信数据未打通,用香港征信报告内地不承认,内地征信报告香港亦不承认,银行采取保守策略,宁愿不做。“大湾区重点在人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若信息流未能打通,其他发展便不好说了。”
事实上,跨境金融服务需求十分大。“在内地长住的香港居民约有45万人,只计南方就有逾20万人,而需要使用金融服务的便超过10万人;况且驻在深圳的香港中小企业约有1.3万家,所以需求非常大。目前,首要工作是打通基建。”他说,为支持“前海金融30条”发展,诺华诚信深圳分公司3月29日正式进驻前海鸿荣源中心全新办公室,希望助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建议设立数据交易中心
何佳意认为,香港在超算中心及法规建设方面仍需努力,但香港有诸多优势。“香港在相关法规建设方面可能较落后,但数据处理方面十分成熟,而且合约及法律上亦与欧美相近。”他指出,由于政治等因素,中国内地不易获取外国数据,本港则不一样,国际公信力亦好,与其他国家签跨境合约较易,香港有ISO数据保护标准,也获国际认可,因此香港获取欧美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据相对容易,有助国家金融服务发展。
何佳意建议香港设立数据交易所,“虽然现在有商业数据通(CDI),但只用于开户或贷款的金融服务,规模不及内地及外国。若成立数据交易所,未来不只金融服务受惠,数据还可用于研究及资料分析方面。”
“香港是发展数据中心最理想的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如何落地的问题,是私人公司还是特区政府牵头?”何佳意说,特区政府对业界提议一向正面,问题是如何执行。“香港没有一个负责数据的部门,处理数据相关问题,该是哪个部门负责?创科局或财库局?”他建议香港成立数据局,以规管数据收集、运用及跨境数据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