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确实有实实在在的百万大军。
而关外的清军,满、蒙、汉八旗兵总共不过20万;山海关的吴三桂部兵力5万(吴三桂自宁远率4万精兵进入山海关,山海关本有高第1万余人);合起来不足25万。
然而,山海关之战中,自成却在八旗的冲击下一战而溃!其后,李自成更是无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连战连败,直至灭亡。
这是怎么回事呢?
百万大军的命门
李自成确实有百万大军。
这百万大军,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号称”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定额。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称王,建国号大顺。
其后,李自成对政权、军队,进行了比较正规的整顿。
其中,经过整顿编制,去弱留强,全军员额为百万。
也就是说,在李自成西安称王,尚未进军北京时,其部队就有百万之众了。其后,加上沿途收纳的明降军,兵力又有增长。
仅就兵力而言,自成可谓有压倒性优势。
然而,李自成的军力却远没有看起来那么强大。
李自成的部队,分为两大部分:负责机动作战的中央直属部队,以及负责地方保卫的地方部队。
其中,所谓中央直属部队,主要就是五大营,总兵力在6万人左右。(《国榷》卷九十九)
一个政权的军事力量,虽与总兵力有关,但机动兵力是其中的决定性力量。
当年老蒋号称有八百万匪军,但实际上,打起仗来,咱们主要盯着的就是他那几支主力部队,打掉了他的主力部队,后面就是传檄而定,有时候连打都不用打了。
所以,李自成的兵力看起来雄厚,但机动作战部队的兵力是很有限的,甚至少于八旗军。
胜负关键
与八旗相比,李自成的优势是总兵力大,劣势是机动兵力不足。
如果是消耗战,那么,依托庞大的预备队优势,李自成可以牢牢把握主动,占据优势。
但如果是主力野战,那么,李自成机动兵力不足的劣势将充分暴露,处于被动的局面。
立刻决战,对清军有利,即便吴三桂不降清。
掌握庞大预备队,与敌打消耗战,有利于大顺。
胜负关键,大致在此。
对于这个胜负关键,清军看得很清楚,而大顺军则完全蒙圈。
把握战略关键的清军
清军很快就意识到了胜负关键。
三月初六,清军得知吴三桂放弃宁远南撤,判断李自成已经迫近北京,立即下令“修整军器,储粮秣马,四月初大举进讨”。
四月初四,清军拟定南取中原的战略方针:集结满、蒙、汉八旗十余万人,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进”,直趋京师,立刻与大顺军主力决战!
清军,就是要在京师附近打一场速战速决的主力决战!
背向强敌的李自成
八旗总共不过20来万,集结10余万南下,可谓倾举国之力。
而李自成,却选择“背向强敌”。
虽然打下了北京,但大顺军仍然决定以西安为政治中心。
因此,李自成虽然在全国有百万大军,但多分布于西北、湖北、河南、陕西等地,在北京附近的,总共也就10来万人。
不仅如此,李自成依然将明朝残余势力,甚至张献忠作为主要对手,调遣兵将南下作战。
比如,当吴三桂归附大顺后,李自成调三桂率军进京,准备调其与黎玉田部西征四川,进攻张献忠,却只以唐通率8000兵接防紧要的山海关。
可以说,李自成没有将战略重心放在对清作战上,完全没有对清作战的准备。
这就决定了:尽管李自成有庞大的军队,但由于没有对清作战的准备,一旦开战,他根本来不及集中兵力,他在总兵力上的优势也就根本无从发挥!
出师迟缓,贻误战机
尽管大清早有准备,但其原本的目标并不在山海关。
此后,由于大顺军在政治上的失误,原本已经归降大顺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再次与大顺为敌。
此时,如果在山海关开战,大顺军仍然拥有时间上的优势。
此时,吴三桂虽已与大顺决裂,但他尚没有与大清完成“合流”,相反,清吴双方仍在相互猜忌的阶段。
如果李自成迅速出兵,是有相当时间先破吴三桂,占据山海关,取得“先处战地”优势的。
然而,李自成似乎忙着追赃助饷,准备登基,没有急着出兵。
吴三桂决裂后半个月,李自成才出兵,又经过了7天才到达山海关。
给了吴三桂、多尔衮这么多时间,自然,人家就完成“合流”了。
如此,山海关之战,大顺军连兵力也没有什么优势!
山海关之战:兵力相当的决战
对于李自成此战的兵力,各类史书记载不一。但绝大多数史书记载兵力在10万左右(目前主流意见采纳《国榷》的说法,即:李自成率6万兵出京,后增至10万,另外在一片石还有唐通2万人,总兵力在12万左右)。
此时,山海关中,吴三桂所部为5万人,后又募兵7千人。
而大清的参战兵力,大致在5-7万之间。(清军并未全部参战。《国榷》记载多尔衮中军3万,左右两翼各1万;《明季北略》记多尔衮中军3万骑,左右两翼各2万)。
也就是说,山海关之战这场主力决战中,双方的参战兵力都在10-12万之间,总体相当。
而且,在最后决战前,清军已经击破驻扎在一片石的唐通所部2万余人。所以,决战日,大顺军的参战兵力可能还要少于对方!
李自成在全国的总兵力有绝对优势,但在决战战场上却只与对方兵力相当,这是双方战略优劣的结果。
布阵
决战日,李自成将10万农民军自北山至海滨,摆成一字长蛇阵。
李自成的意图很明显:拉开架势干一场!
多尔衮不打算跟李自成这么玩。
他没有将军队一字排开,而是作纵深配置:吴三桂率军居前,自率八旗在后“鳞次布列”。
多尔衮告诫将士:“毋得越伍躁进,此兵不可轻击”!
多尔衮的意图,是先保存实力,让吴三桂与李自成自相残杀,然后择机猛击!
吴三桂部精兵4、5万人,多为百战精兵,李自成并不容易歼灭。
一旦出现有利时机,八旗可以迅速出击,猛击大顺军薄弱环节,一举取胜。
而如果没有有利时机,或者战事不利,隐伏未发的八旗亦能轻易脱离。
同时,李自成“一字长蛇阵”一览无余的展现在多尔衮眼中,而隐伏的八旗军,无论规模、动向,李自成却不能完全掌握。
两军未交,多尔衮已处于进退自如、敌明我暗的主动地位。
软肋暴露
开战后,李自成发现战机:由于敌军纵深部署,阵列宽度不够,未能横及于海。
于是,李自成发动两翼,围攻处于敌军前部的吴三桂。
大顺军的战斗力确实不容低估,围攻之下,吴三桂几乎不支。
然而,此时,大顺军已经陷入连续厮杀状态,开始疲劳,而八旗则养精蓄锐,隐而未发。
李自成登上高冈,密切注视局势,看起来,似乎仍有准备。
然而,战至日偏西,大风忽起,飞沙走石。
清军主力突然从吴三桂左翼出击,猛攻农民军阵尾。
飞沙走石,本就是军阵混乱之时,忽遭痛击,农民军无法支持,混乱加剧。
李自成见状,策马下冈而走。
老大在高处,本是全军的定海神针,老大下山而走,全军自然崩溃!
如此,农民军崩溃,伤亡惨重。
决定命运的山海关之战,由此以农民军的失败而告终。
一败涂地
此战,李自成损兵数万。
仅从数字上来说,这对拥兵百万的李自成来说似乎不算决定性的损失。
然而,如前所说,李自成的基干力量,其实就是五大营的6万人!
此战,李自成的基干力量损失惨重,大将被斩12人!
如此,李自成虽然表面上仍然拥有庞大的军队,但与清军一战的能力却已不足了。
此后,即便依托潼关天险,李自成也不足以抗拒清军一路之兵,连战连败,直至灭亡。
李自成确实拥兵百万,然而,他的基干部队的数量并不比对手多。
如果扬长避短,悉心准备,充分发挥总兵力的优势,李自成是足以与大清抗衡的。
然而,如果是迅速进行主力决战,那就是扬短避长,毫无优势了。
在总体兵力上拥有绝对优势的李自成,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与清吴联军决战于山海关,这本就是战略失误的结果。
李自成不但在战略上“背对强敌”,在战术上依然“北对强敌”,决战日,未对清军的突然进攻进行足够的防范,发动大军陷入与吴三桂的鏖战,结果被人所趁,一败涂地。
讽刺的是,当李自成连续兵败之后,却生出进攻南明,夺取东南的心思···他始终都在“背对强敌”。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工作的首要问题。
反明时,李自成对这个问题有着清晰的答案。因此,即便只剩下18骑也能复振,最终取得推翻明朝的胜利。
抗清时,李自成在战略上、战术上都一直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虽有百万大军,其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