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七年,杭州闹饥荒,饥民饿死街头,王安石收受贿赂放任米价上涨6倍不但没获罪,反而得到百姓拥戴和朝廷嘉赏。
庆历七年十月的一天,杭州知府吕向高怒气冲冲地赶到下面的鄞(yín)县,二话不说就把早已在城门恭候的县令王安石绑了起来。
众人吓得面面相觑,一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不敢言语。师爷赶忙凑上前,小心地问道:“知府大人,这是……?”
“来啊,把这个助纣为虐的小人也给我绑喽!”没等师爷说完话,两个手下上前给他也来了个五花大绑。
知府吕向高声色俱厉地呵道:“如今灾年饥荒,朝廷三令五申严禁上涨米价,你们鄞县倒好,米价都涨上天了,咋啊这是,要上天啊?别急,等我审清楚,就送你们去见皇帝!”
原来,这一年春夏,江南地区一直阴雨连绵,因为低温、日照少,水稻大面积溃烂,致使秋收时节颗粒无收。
眼看着米价从一石400文一下子涨到1500文,谁也控制不住,朝廷一怒之下勒令务必把米价控制在500文一石,要是落实不了格杀勿论。
这一下,米价倒是控制住了,但米商们哪能乐意,他们才不干折本的买卖。这些人把粮食攥在手上就是不出手,一副“看谁扛得过谁”的横样儿。
买不着粮食,饥民们纷纷流走他乡,不断有人饿死在路边。
说来这个吕向高大人,也算是个勤勉为民的知府,只就是脑瓜子不行,财商太低,遇事只会向上求救。
他接二连三上书朝廷请求赈灾救济杭州,但得到的答复是“朝廷国库亏空,无能为力,自己想办法解决”。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正当知府大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突然接到密报说王安石的鄞县米价已经涨到3000文一石了。
知府大人脑子“嗡”的一下,瞬间五雷轰顶。“王安石啊王安石,你要作死也别捎带着我啊!”于是就有了知府大人怒绑县令一幕。
“大人,您误会了!事情是这样的,您听我慢慢说。”师爷赶忙解释:“我家老爷有意发了一个公告说放开米价,这样附近的米商都争先恐后地跑到我们县来卖米,还给老爷送来许多感谢费。
如果有人忘了送,老爷还会差遣我们去要。您看,这样一来,我们县不愁米也不愁钱了……”
师爷不紧不慢地还没讲完,知府大人已经鼻子都气歪了。
“好你个王安石,明目张胆地收受贿赂,发国难财啊,你不要命我还要命呢!”说话时,已经引来里三层外三层的吃瓜群众。
大家指指点点,议论着为啥要绑王大人。期间,一个老妇人已经听了半会儿,她努力挤进人群,打抱不平地大声说道:“知府大人,您错怪王大人了。
您好好看看我们鄞县,您看看我们像是受饿的饥民吗?您再往城里走走看看,看看街上有没有饿死的人。幸亏有王大人,我们才能活到今天。”
“就是,王大人是好人,放了王大人!放了王大人!”围观的百姓一声接着一声要求放人。老妇人的一番话道出了大家伙的心声。
看着众人声援王安石,知府大人有些懵圈了。“师爷,你讲清楚点,捡重点说。”
“是这样的,大人”,未等师爷开口,王安石一脸严肃地说道:“如果不放开米价,米商们就不肯放米,市场上没有大米,老百姓有钱也没处买米。
所以,首先,市场上要有充足的大米。虽然现在3000文一石,但您放心,随着市场上大米越来越多,很快价格就会回落到1500左右。”
知府大人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感觉蛮有道理的,继续听王安石讲。“再者,咱们杭州是鱼米之乡,繁华之地。
百姓们平时日子都还可以,手里多少有些结余,就算是米价高些,也能撑个一年半载没问题。
条件差的人家,我已经登记造册,把商贩们给的银两都分发下去补助他们买粮。大人如果不信,一会儿到了县衙尽管查账。”
听王安石这么一说,知府大人已经完全明白过来,他赶紧令手下给王安石和师爷松了绑,拱手道:“王大人啊,误会,误会,让你受委屈啦”。
吃瓜群众一阵热烈的掌声。“王大人高明啊!灾年还能把鄞县治理得这么好,百姓们这么拥护你,实在不简单,我一定要上奏朝廷嘉奖你!”
知府大人盛赞道,“我这就回去,把你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各县,让老百姓们早日度过难关”。
成功的经验很快被复制粘贴,杭州一带终于解决了饥荒。然而,刚喘过气,朝廷就要求各地支援陕甘地区的旱灾。
知府吕向高向王安石求教,王安石说:“大人,您看,我们前阵子放开米价后,一时间很多大米涌入市场,现在已经是供大于求。
再过几个月新米就要上市了,陈米卖不出去的话就会折本。所以,咱们现在以1000文一石收购大米,米商们能保本,咱们也能完成支援任务。”
“有道理,有道理”知府大人即刻派人下去操办,不久,赈灾粮就送到了陕甘地区,救援了一方百姓,二人得到了朝廷的褒奖。
王安石因此名声鹊起,后来成为一代名相。
资料出处:澎湃政务:中国廉政文化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