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宋朝是一个神奇的朝代。除开秦汉前的商周,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存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且是唯一一个挺过300年的朝代。然而,这个朝代却是疆域最小的,最重文抑武的。
地盘小又不能打,却能存活最长,靠的是什么?主要是有钱,经济发达。
宋朝还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它的官制。
创始人宋太祖赵匡胤订下一条铁律,“不杀士大夫”,于是文人都非常大胆,敢怼天怼地怼官家。皇帝不能杀这些大臣,但可以贬,所以宋朝的官场个个都是几进几出的。
因此,宋朝的官特别多,百官之首的宰相也特别多。
而且,综合两宋,北宋文臣更多,南宋武将更盛,有“北宋缺将,南宋缺相”的说法。
两宋319年,共出了169位宰相,平均不到2年一任。
北宋共历9代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朝共有6位宰相、宋太宗朝有9位宰相、宋真宗朝有12位、宋仁宗朝有23位、宋英宗朝有2位、宋神宗朝有9位、宋哲宗朝有11位、宋徽宗朝有12位、宋钦宗朝有7位。
南宋也历9代皇帝,宋高宗朝有15位、宋孝宗朝有18位、宋光宗朝有3位、宋宁宗朝有9位、宋理宗朝有16位、宋度宗朝有5位、宋恭帝朝有7位、宋端宗朝有3位、宋幼帝朝有2位。
宋朝的宰相叫同平章事,称为首相,还有两位副职叫参知政事。这169位宰相说的都是正职同平章事,副职则多达300多位了。
《清平乐》讲的是宋仁宗一朝的故事。宋仁宗在位42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出宰相最多的一朝,共23位,也是不到2年就一换。
宋朝除了钱多,文化产业也发达,名士特别多,名臣也特别多,包括奸臣。
那么,在宋仁宗一朝的23位宰相,有多少是忠臣,多少是奸臣呢?
【冯拯】
天圣元年罢相,也就是宋仁宗登基那年;卒于当年,年六十六,谥文懿。冯拯是北宋继赵普后丞相建节第一人,算是忠臣,但和宋仁宗没什么关系。
【王钦若】大奸臣
宋辽澶渊之战时,王钦若主张迁都金陵(今江苏南京),被宰相寇准严斥。后挑拨宋真宗与寇准关系,指责澶渊之盟为城下之盟,使寇准罢相。
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
宋仁宗即位后,复出封相。北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病逝,谥号文穆。
王钦若为人奸邪险伪,善迎合帝意,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交结,时人谓之五鬼。
【丁谓】大奸臣
五鬼之一,也是大奸臣,上《佞臣传》的人。
丁谓是天才型的人物,被赞“文追韩柳,诗似杜甫”,最擅长的却是拍皇帝马屁。一代名相寇准被贬州,最后死在那里,就是丁谓的所为。
丁谓明道年间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出的贿赂珍品,不可胜数。
丁谓曾经是寇准的副手,一日宴会,汤汁流到寇准胡须上,丁谓忙上前给他抚去。可寇准冷眼说道“一个副宰相,给上司溜须,成何体统?”,让丁谓下不了台。
溜须的典故就传了下来,丁谓也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
【李迪】
景德二年,李迪状元及第,两度官至宰相,与王曾都是对抗奸臣吕夷简的主力。
晚年李迪以太子太傅致仕,庆历七年(1047年),李迪去世,谥号文定,宋仁宗亲题其碑首为“遗直之碑”。
【王曾】
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权臣丁谓。
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国公。
宝元元年(1038年),王曾去世,年六十一,谥号文正。【文正是古代文人最高的谥号,历史上共有27人获此谥号,最著名的文正公有范仲淹、司马光和曾国藩等。】
【张知白】
端拱二年(989年)进士,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圣六年卒于任上。那时候宋仁宗才18岁,对其一生影响不大。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尊之为“大贤”,为人从无私心,中国古代廉吏中著名的代表。
【张士逊】
少年读书于武当山下,宋太宗淳化三年进士,仁宗朝曾三次拜相;康定元年(1040)致仕,皇祐元年(1049)卒,年八十六,谥文懿。
张士逊在文坛和政坛都很活跃,与陈尧佐、范仲淹、苏辙等都有很深的交往。
【吕夷简】
北宋名相吕蒙正之侄,咸平三年(1000年)进士。后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天圣六年,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三度拜相,庆历四年去世,谥号文靖。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仁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在《清平乐》中,吕夷简是与范仲淹、韩琦等做对的奸臣,但历史上的地位却很高。
【王随】
宋真宗时进士,宋仁宗明道年间拜相,忠臣孝子。
倾慕唐朝宰相裴休居士的为人处事,执政外严而内宽;每遇饥馑,则开官仓济民,流民因此而复业;又修建孔庙、学舍,敦促百姓子弟入舍就学,州民喜蒙其惠。然而对奸滑小民,也太过宽容。
【陈尧佐】
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节度使陈尧咨之兄。
端拱元年进士,景祐四年拜相,康定元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去世,年八十二,谥号文惠。
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为防钱塘潮,他提出了“下薪实土法”;为堵黄河滑州缺口,他发明了“木尤杀水法”;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柳防洪,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柳溪”。
【章得象】
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咸平五年进士,宝元元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庆历八年(1048年)去世,谥号文宪。皇祐年间,改谥文简。
宋太祖赵匡胤规定后世子孙不能用南方人为相,宋仁宗破例任用,章得象成为第一个南方出身的宰相。
【晏殊】
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谥号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在《清平乐》中,晏殊不仅是忠臣,还是宋仁宗的老师。
【杜衍】
唐朝名相杜佑之后,大中祥符元年进士,庆历四年(1044年),拜同平章事,支持“庆历新政”,为相百日而罢。嘉祐二年(1057年)去世,年八十,谥号正献。
杜衍善诗,工书法,安于贫素,不事张扬。
【贾昌朝】
天禧元年进士,嘉祐元年(1056年)拜相。治平二年(1065年)去世,年六十八,谥号文元。宋英宗亲题其墓碑为大儒元老之碑。
一生博学善论著作《群经音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多音多义字手册。
【陈执中】
庆历五年,任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嘉祐四年卒,谥号为恭。
作为一个官二代,陈执中在官场混得如鱼得水,历史上留下的记录故事也非常多,但名气和能力一般。
【文彦博】
天圣五年进士,因讨平王则起义之功,升任宰相,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至和二年(1055年)再次拜相。
绍圣四年(1097年)去世,年九十二。宋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祐党人碑,谥号忠烈。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出将入相五十年,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
【宋庠】
天圣二年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皇祐元年(1049年)正式拜相,治平三年(1066年)去世,谥号元献,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
又一个连中三元的天之骄子,但当官没什么作为。
【庞籍】
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庆历三年拜相,嘉佑八年(1063年)去世,年七十六,谥号庄敏。
这是《杨家将》等民间故事中的大奸臣庞太师的原型,被冤枉了上千年。庞籍与韩琦、范仲淹等名忠臣交好,还提携了司马光、狄青名家名将等人。
【梁适】
梁适父亲梁颢、兄长梁固均为大宋状元,世称“父子状元”,以父荫为官,带领家族走向繁盛。被称“忠孝三梁”(梁颢,梁固,梁适),可与“文情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比肩。
皇祐四年拜相,熙宁三年卒,年七十,谥号庄肃。
【刘沆】
天圣八年进士,名列榜眼,至和元年拜相,
刘沆为相,敢于启用贤人,救正时弊,得罪了很多既得利益者。嘉祐五年去世。
【富弼】
天圣八年举茂才异等入仕,庆历二年(1042年)奉命出使辽国时,拒绝割地要求,至和二年(1055年)拜相。
元丰六年(1083年)去世,年八十,谥号文忠,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韩琦】
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仁宗末年拜相。熙宁八年(1075年)去世,年六十八,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谥号忠献。
在《清平乐》中,韩琦是从宋仁宗年少时就相识的青年才俊,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南宋名将岳飞,年少时就是韩琦家农庄里的佃农。】
【曾公亮】
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嘉祐六年正式拜相。元丰元年(1078年)去世,年八十,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曾公亮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从《清平乐》来看,纵观整个宋仁宗朝,历史上认定的奸臣宰相才2位,大部分的宰相,从谥号来看都是忠臣。然而,受限于时代文化和礼教束缚,几乎没有一个达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
可惜,作为两宋第一人的范仲淹,在北宋官场几番沉浮,对西夏有大军功,最多也只做到副宰相参知政事。
在《清平乐》里,范仲淹因太后干政、废皇后等多次上书多次被贬,大部分时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如果多几个范仲淹这样的真贤臣,北宋可能也不会有后来的耻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