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半浮生
商纣王的形象之所以被人所熟知,主要是因为《封神演义》这本神话小说,其贪恋女色,暴虐残忍的性格,成为了商朝灭亡和武王伐纣的主要原因。但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其实并没有这么不堪。
商纣王本名受辛,正史上记载他年轻时身材高大,力大无比,有九牛二虎之力,同时又见识广博,才思敏捷,按照古时候的评价标准,这可以算得上文武双全了。但后世对他的这些优点并没有多少记载,反而对他的荒淫无道、残忍暴虐着墨颇多,那我们就来说说纣王那些著名的“劣迹”。
首先当然是妲己,在《封神演义》中妲己被刻画成了九尾妖狐,纣王无道和商朝灭亡,起码有她一半的“功劳”。而实际上,妲己并非妖精,也不是小说中所说的伯邑考青梅竹马的相好,她是纣王的俘虏。公元前大约1047年,纣王出兵边陲部落,其中有一个部落叫苏,被纣王所灭,纣王俘虏了部落首领貌美如花的女儿,就是妲己。试想一个被俘虏的败军之女,充其量也就是纣王发泄欲望的玩物,在那个男子为尊的时代,哪来的左右朝政的力量。至于什么靠心机上位,迷惑纣王心智以图瓦解商朝,都是宫斗剧里才有的桥段。
再说比干吧,他是纣王的叔叔,当时也算是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确实是被纣王所杀,但是什么“七窍玲珑心”“无心菜”的传说,也都是故事罢了。而实际情况很可能是位高权重的比干,威胁到了纣王的统治。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登基之后,搞点清洗运动,死几个旧臣,杀几个外戚,再正常不过了。而小说中为了凸显纣王的昏庸无道,就编写了一出为看七窍玲珑心而杀贤士的闹剧,也不足为奇。
再有酒池肉林,兴建鹿台等事件,描绘纣王如何荒淫奢靡,这其中可能也有夸张的成分,但封建统治阶级终究难免沉迷享乐,这些事件的真实性可能倒是略强一些。至于炮烙为代表的残酷刑法,这其实在古代是十分常见的,后来李斯发明的各种酷刑,也不见得比炮烙温柔到哪去,君主残暴与否,不在于有何种刑法,而在于刑罚如何施用。
最后说纣王杀死伯邑考,以及囚禁姬昌的事。这实际上是君主和叛臣之间的对抗,手段如何,公正与否,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历史上的结果,往往由胜利者说了算。反倒是纣王最后把姬昌放回来西岐,这一放虎归山的举动,让人觉得有些愚蠢。
我们常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是朝代更替,人类文明进步所造成的不争事实。为了推翻商朝的统治,周武王必须赢得舆论的支持和人民的支持,而宣扬纣王的昏庸无道是个不错的办法,而历史也证明了这一战略举措的成功。商王朝的覆灭定有其历史必然性,后人分析历史从来不是百分百的确定,或许,历史需要受辛是一个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