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金和议后,秦桧去世后,宋高宗如何处理被占据的政局?

宋金和议后,秦桧去世后,宋高宗如何处理被占据的政局?

秦桧作为南宋高宗朝的重要人物,在政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秦桧的执行下,宋金两国达成了“绍兴和议”。和议虽然换来了南宋与金的和平局面,但也饱受争议,甚至影响到了现当代人对南宋历史的认识,秦桧更被认为是“丧权辱国”的大奸臣。

宋金和议后,秦桧一人独相十余年,南宋对金主战的声音逐渐被秦桧打压,南宋政局更是被秦桧有关人员把持。而绍兴二十五年秦桧的去世,让南宋政局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

宋高宗如何解决秦桧去世后的宋金和战关系,如何处理被秦桧有关人员占据的政局,成为了秦桧去世后,宋高宗亟需面对的问题。

一、南宋初期的时代困境

“靖康之变”后,北宋首都开封被攻破,宋徽宗、钦宗二帝被金人虏至北方,在赵宋王朝生死存亡之际,康王赵构临危受命,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承大统,称高宗,改元建炎,自此始有南宋政权。宋高宗共在位三十六年,作为经历了北宋灭亡的君主,宋高宗继位之初,就面临着对外抗击金人、对内稳固政权的挑战。

建炎初,金人不仅继续南下,还扶植了刘豫伪齐政权,宋高宗在抗击外敌的同时,南宋内部也动荡不安,发生了“苗刘兵变”。后来在金军的追逼之下,宋高宗还曾一度避难在海上。直到绍兴元年,宋高宗升临安府为行在,南宋政权才初步稳定。

宋高宗一系列的恢复措施让南宋政权更加稳固,宋金战事也从初期南宋节节败退的局面,转向了宋军占据上风。然而绍兴八年,宋高宗重用主和的秦桧,再次命其为相,开启了南宋对金求和的局面。

在秦桧的帮助下,宋高宗在绍兴十一年解除了岳飞、韩世忠、张俊的兵权,并设计处死了岳飞,南宋主战派的势力大受打击,宋金两国最终在绍兴十二年达成和议。和议自此成为了南宋对待金国关系的基本国策。

自绍兴八年秦桧重新被宋高宗提拔为宰相后,南宋政局就开启了秦桧一人独相的局面,直至秦桧去世。秦桧担任宰相初期,帮助宋高宗恢复典章制度,发展南宋经济,客观上的确是促进了南宋政局的稳定与发展。

宋金和议后,由于在和议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秦桧受到了南宋政局中主战派的强烈不满。宋高宗为了保证宋金和议的稳固,开始支持秦桧开始打压弹劾主战派人士,南宋政局逐渐被以秦桧为首的主和势力把控。由于长期执政需要,秦桧开始通过控制台湾官员弹劾、驱逐政敌,党同伐异,逐步在政局中确立了以自己为首的势力群体,并形成了所谓的“秦桧专制时期”。

绍兴二十五年十月丙申,秦桧去世,标志着秦桧专制时代的终结。后秦桧时代,宋高宗不仅要面对由秦桧专政时期的对金政策,更要处理被秦桧党羽把持的政局。宋高宗希望对朝廷人事进行调整,消除秦氏党羽,建立起“人主总揽”为上的政治秩序,即所谓“绍兴更化”。

“绍兴更化”的称呼,最早见于史浩在淳熙八年的《除少师谢太上皇表》:“伏念臣本乏长材,偶逢休运,当绍兴更化之日,首被召除。”此外,楼钥《跋胡澹屑和学官八诗》中也提到胡铨被秦桧迫害后,“绍兴更化,始得北还”,陈贾也说“绍兴更化,诏除公正之士,以革缔交合党之风。”可见宋高宗调整政局的“绍兴更化”,最主要的方面就是以“诏除公正之士”为主的人事调整,及一改政局中以秦桧为首的“缔交合党”的风气。

二、“和议”国策的维持

宋高宗想要开展“更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秦桧所代表的南宋对金的求和路线。自秦桧绍兴八年独相开始,秦桧一手执行了宋金绍兴和议,成为了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主战派上书高宗,最主要的攻击目标也是秦桧。

在秦桧的执政下,主战派官员都被排挤出南宋政局核心,对金求和也成为了南宋不可动摇的基本方针。秦桧虽然是对金求和的执行者,但背后少不了宋高宗的支持。虽然和议的代表人物秦桧去世了,但宋高宗无论是自身对和议的选择,或是保证南宋政局稳定的需要,宋高宗仍要保证“对金求和”这一南宋基本国策不动摇。

宋高宗在绍兴初年宋金交战之时,就认为政局稳定的根本是宋金讲和,并把和议与赵宋“祖宗家法”相结合,从中寻找和议的依据。高宗推崇的就是北宋真宗景德年间宋辽达成的澶渊之盟。高宗称“朕于政事专以仁祖为法,景德与契丹讲和,今日可以遵行。”宋高宗把南宋对金求和与澶渊之盟相联系起来,不仅巧妙规避了主战派臣僚要求恢复“祖宗基业”的谏言,还把求和赋予了“祖宗家法”的合理性,可谓是一个高招。

宋高宗朝“法祖宗”的一大特点就是专法仁宗朝。然而,在专法仁宗的环境中,高宗却频繁地强调真宗朝,特别是景德年间宋辽澶渊之盟后的“祖宗故事”,颇有深意。“绍兴九年二月壬子朔,史馆进祖宗实录。上曰:‘朕欲见景德讲和后故事。’”高宗明确要求史馆上呈景德澶渊之盟之后的故事,就有效法宋辽和议之后如何处理政局风向的意思。

在《皇朝中兴纪事本末》对此事的记载中,高宗所言更加完整:“上曰:‘朕要见景徳中与契丹讲和后故事,今日可遵行者。朕每于静中,留意机务,颇觉有得。’”绍兴八年,宋金已经达成了第一次和议,在绍兴九年年初,高宗就强调自己在景德宋辽讲和之后的故事中“颇觉有得”,也展现了其高超的政治话语。

明面上高宗依旧保持着“法祖宗”的姿态,实际则是不断强调宋金和议与北宋澶渊之盟的相似性,也期待着臣僚能够像推崇澶渊之盟那样赞许宋金和议。在高宗言明可以遵行“景德与契丹讲和后故事”之后,还专门“命以《真宗宝训》进呈。于是而得以继志述事之孝。”一直强调“安社稷为孝”的高宗,把真宗朝故事作为“继志述事”。和议达成之后,高宗又以“兼爱”为借口,夸耀自己的形象,认为自己是“兼爱南北之民,屈已讲和,非怯于用兵也”可见在高宗的心中,讲和才是“安社稷”之根本。

秦桧去世,宋金和议的原则面临动摇,也就意味着南宋政局的不稳定,宋高宗只得再次用真宗朝的“祖宗故事”来强调南宋对金和议的正当性,以达到保证“求和”原则的延续。秦桧去世后,金人也怀疑南宋的和议路线是否会因为秦桧的死而发生改变。

高宗在面对内部臣僚的质疑与外部金人的异动时,都选择了重新申明真宗朝宋辽和议的“祖宗故事”,并标榜自己“兼爱南北”的圣德。明确表达了自己提出宋金和议的原则是非常正当的,既符合赵宋传统的家法,又符合君主道德的要求。

这个时期臣僚的诗作中也能管窥一二,绍兴二十七年被宋高宗“亲擢进士第一人”的王十朋有一题为《观国朝故事》的组诗,其一有云:“昔在景德初,胡虏犯中原。朝廷用莱公,决策幸澶渊。……至仁不忍杀,和好垂百年。伟哉澶渊功,天子能用贤。”诗中同样强调澶渊之盟后宋辽和好百年的功业与真宗“不忍杀”的仁厚。这样的措辞,或许正好与南宋这一时期的政局息息相关。

三、秦桧时代的结束

秦桧在宋高宗朝“两居相位,凡十九年”,他的去世,在高宗朝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不仅因为秦桧是南宋对金和议国策最忠实的拥护者,更重要的是由于他长居相位,对南宋政局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在秦桧去世后,宋高宗必然要对南宋政局做出调整,然而秦桧当国之时,和议与秦桧就牢牢地关联在了一起,秦桧本人的背后不仅是南宋政局的秩序,更是宋金两国关系的秩序。宋高宗欲继续保持南宋对金和议的大原则,同时改变烙有秦桧印记的南宋政局,前提必定是要保证南宋政权的稳定。

所以在宋高宗开始对政局进行调整之前,就要对秦桧及其势力进行妥当的处置。高宗的方法是,把秦桧本人与其所代表的和议路线进行明确的分离。

对于秦桧本人,宋高宗是极尽优待的。“秦桧时已病,上顾桧曰:‘昨医者谓卿膝弱,今已安,可喜,更当节饮食。’桧称谢。”在秦桧身体抱恙之时,宋高宗就表示了关心。而秦桧去世之后第二天,宋高宗就表达了对秦桧的肯定,“上曰:‘秦桧力赞和议,天下安宁,自中兴以来,百度废而复备,皆其辅相之力,诚有功于国。’伤悼久之。”可见宋高宗对秦桧的评价主要为两方面,一是“力赞和议”,二是南宋立国中兴的过程中恢复制度有功。

之后宋高宗又下诏“以‘决策元功精忠全德’八字”为秦桧神道碑碑额。并确定秦桧谥号为“忠献”,取“虑国忘家曰忠,文贤有成曰献”之意。从这些方面看,宋高宗的确为秦桧本人树立了一个功臣的形象,但是深究宋高宗的用词,就能理解其真实的用意。

宋高宗第一时间就称秦桧“力赞和议”,这样就把秦桧放置到了辅佐自己的位置。对于南宋和议的国策,秦桧的作用就是赞同宋高宗自己的决定。如此说法,宋高宗就把和议与秦桧剥离,让弹劾秦桧的臣僚,不能对求和政策的合法性产生质疑。

宋高宗在绍兴二十六年三月丙寅的诏书中也说:“是以断自朕志,决讲和之策。故相秦桧,但能赞朕而已,岂以其存亡,而有渝定议耶!近者无知之辈,遂以为尽出于桧,不知悉由朕衷。”高宗鲜明地强调宋金和议并不是秦桧来主导,实际的谋划之人就是高宗自己,秦桧在和议中的作用就是赞同附和高宗,再次表明了南宋和议路线与秦桧个人并无过多关系。

宋高宗对待秦桧本人以及其妻王氏,都表现出了优待之意,对待部分秦桧族人也并无过多追究,而对于在朝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亲属,却并不是这样,特别是对秦桧之子秦熺,高宗表现出了强硬的态度。究其原因,李心传在《要录》中的评论可见一二:“上久知桧跋扈,秘之未发。至是首勒熺致仕。”

作为南宋的立国之君,早期面对赞同和议并可用的秦桧,宋高宗是坚定支持秦桧的所作所为的,然而由于经历了秦桧独相跋扈的阶段,特别是秦桧利用台谏打击异己,宋高宗逐渐无法忍受。所以在秦桧病重之后,宋高宗首先针对的就是想要代替秦桧成为宰相的秦统,即刻令其致仕,表明了高宗要利用秦桧去世这一节点,开始对政局有所调整。

但是由于南宋立国之本就是对金求和的基本国策,宋高宗并不想动摇这一基本政策,对于秦桧这一坚定支持求和的臣子,宋高宗选择了树立秦桧“功臣”的形象。作为“功臣”的秦桧,作用是辅佐“主君”,所以求和的国策并不是由秦桧所主导的,其他臣僚上书弹劾秦桧,也只是弹劾秦桧跋扈的个人行为,而“讲和之策,断自朕志”才是宋高宗想要对臣僚声明的。

总结

南宋高宗一朝,不能回避的两大问题就是宋金“和”、“战”以及秦桧的独相。秦桧不仅是南宋对金和议国策最忠实的拥护者,更重要的是由于他长居相位,对南宋政局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绍兴二十五年秦桧去世,宋高宗必然要对南宋政局做出调整。

宋高宗想要保证南宋政局稳定的同时改变烙有秦桧印记的南宋政局,就必须把秦桧与对金和议的国策分离。这就有了秦桧“礼赞和议”的“忠良”形象。理解了宋高宗这一做法,才能明晰宋高宗真正的目的和原则。

孤立地看宋高宗赞扬秦桧生前的所为,只是君主在臣僚去世后赠其优待而已,并无特殊之处。但是宋高宗坚定地阻止秦熺为相,迅速令其致仕,并且在秦桧去世之后四天就急召自己的心腹之臣,就能说明宋高宗准备好了在南宋政局中留下自己的烙印,对政局开启“更化”之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宋高宗,景德,澶渊之盟,政权,绍兴,处理,政局,祖宗,秦桧,高宗朝,观点评论,宋高宗,绍兴,高宗,宋金,秦桧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宋高宗,景德,澶渊之盟,政权,绍兴,处理,政局,祖宗,秦桧,高宗朝,观点评论,宋高宗,绍兴,高宗,宋金,秦桧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宋高宗,景德,澶渊之盟,政权,绍兴,处理,政局,祖宗,秦桧,高宗朝,观点评论,宋高宗,绍兴,高宗,宋金,秦桧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