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而在诸多不同的历史时代中,春秋和战国时期总是笼罩着一股神秘的味道,还伴随着各种各样奇葩的故事,女子文姜与齐襄公的事情就曾流传千古。
比如,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就曾记载:“齐僖公二女,长宣姜,次文姜,宣姜淫于舅,文姜淫于兄,人伦天理,至此灭绝矣......”
从这句话可见,在私德混乱方面,文姜比褒姒、妲己更甚。那么,文姜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礼崩乐坏的时代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姜姓女子,据说容貌与西施相比也不遑多让,是当时著名的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古时候,人的姓氏和名字都是很有讲究的,很多时候通过姓氏和名字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地位。
周武王战胜了商纣王建立了大周,在这场战役之中,姜子牙居功至为,功成之后被封为齐王,因此在齐国姜姓是皇族的姓氏,而这名姜氏女子便是齐国的皇族之人。
文姜出生于公元前720年,是齐国国君齐僖公的女儿,作为家中最受宠的公主,文姜自出生之后就在蜜罐之中长大,但凡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齐僖公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她。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姜越发出落的亭亭玉立,按照当时的礼制,等到长大成人之后,父亲便会给她寻觅一个国家,送女儿去做该国的皇后。
齐国在当时是一个数一数二的大国,有这样的母家撑腰,即使文姜外嫁它国,一生也必定会过得非常顺遂。早在文姜还没有长大成人之时,就已经有许多国家的君主派遣使臣前来提亲。
可是,最后文姜却下嫁给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鲁国,这其中究竟是因为什么?才能让这样一个绝色女子做出这种选择呢?原来,文姜虽然美貌无双,但私德方面却出了很大的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内乱”与谋逆、不孝一起列为十大十恶不赦之罪中,文姜所犯的就是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内乱”之罪,她的哥哥就是后来的齐国国君——齐襄公。
据记载,一开始齐僖公为自己女儿寻觅的是,嫁给郑庄公的大公子公子忽,因为当时的郑国被称为是春秋小霸王,是齐国最为重要的盟友。
如果女儿能跟郑国结为亲,那么齐国的势力也会进一步壮大。开始商谈这件事之时,郑庄公是非常乐意的,但后来公子忽然得知了文姜与其哥哥内乱之事,便言辞激烈地拒绝了这门亲事。
无可奈何之下,齐僖公才被迫将女儿下嫁给了鲁桓公,而为了保证女儿在出嫁途中不再出什么幺蛾子,齐僖公还亲自护送女儿到了鲁国。
鲁国边境之上,鲁桓公亲自率领着迎亲的队伍,在此等候文姜的到来。就这样,当年那个放荡不羁的齐国公主,变成了鲁国皇后。来到鲁国,文姜的确一改之前的作风,成了一位端庄贤惠的皇后。
在与鲁恒公相处的数年,两人一直是举案齐眉,感情生活美满而且和谐。如果所有的事都按照这样的剧本发展,那么文姜注定会有一个幸福而美好的结局。
文姜与齐襄公旧情复燃
可惜的是,生活总是富有戏剧性的,一次突如其来的邀请,彻底改变了鲁恒公和文姜的人生轨迹。公元694年,受齐襄公的邀请,鲁恒公和皇后文姜一起来到了齐国。
能够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土,文姜的内心满是欢喜,回齐国的路上,她还不停的跟鲁恒公讲着齐国的风土人情。当讲到现在的齐王,也就是齐襄公时,文姜的眼里烁烁放光,好似急不可待的想要回到他身边一样。
鲁恒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但他却认为妻子之所以会表现得如此激动,只是因为太久没回家的缘故,并没有其它的原因,但现实却与他的想法相悖。
马车很快就来到了齐国,宴会也如期召开,席间齐襄公和鲁恒公一起把酒言欢,一起规划着两国通力合作的美好未来。
欢乐的宴席不久便结束了,但文姜却没有跟鲁恒公一起回到他们的住处,而是跟着她的哥哥齐襄公一起离开了。
起初,鲁恒公还天真地以为妻子太过于思念家乡,难得能见到自己的哥哥,想到齐国皇宫看看以前的人和风景。但一直等了很多天,文姜也没有回来。
事情发展到了这里,鲁恒公也不得不相信,关于妻子的流言蜚语并不是空穴来风,文姜与她的哥哥真的有私情。在此情况下,鲁恒公便要将文姜和齐襄公有私情之事昭告天下。
这个消息传到了齐襄公耳边,为了安抚自己的这位大舅哥,齐襄公再一次设宴款待了鲁恒公。酒席宴间,齐襄公不止一次地痛哭流涕,希望能够取得鲁恒公的谅解。
一个远比自己强大的国君求自己谅解他,这一切让鲁恒公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场宴席下来,他早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宴席结束,齐襄公派手下的第一勇士彭生,保护鲁恒公回自己的住处去。
然而刚上马车,鲁恒公就被彭生勒死了,消息传到鲁国举国沸腾,无数的将领们叫嚣着要率大军去齐国报仇。不过,事情最后却以“彭生因私自谋害鲁国国君,立刻处死”草草收场。
鲁恒公死后,文姜便长期居住在齐国,直到多年后才回到鲁国。即使如此,文姜也常常会回到齐国,与自己的哥哥约会。故事说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对文姜的所作所为感到愤慨与疑惑。
这样的一个女子,怎么会被鲁国追封为“文”这个谥号呢?何为文?经天纬地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通过上述的介绍,无论哪个角度来说,文姜好像都担不起这个“文”字。
其实,文姜之所以被追封为“文”,并不是因为她在私德方面的问题,而是因为她在国家政治方面的作为。比如,秦国的惠文太后就传言与义渠君有私情,但因她对秦国的贡献很大,依然有“文”这样的谥号。
文姜的所作所为
鲁恒公死后,鲁国的皇位便由太子同继位,这位太子便是文姜的孩子。得知自己的孩子继任皇位,也就是在此时,文姜便快马加鞭从齐国赶回了鲁国。
自古以来,主少国疑的故事不止一次发,文姜急迫的回到鲁国,就是想要帮自己的孩子稳住朝廷的局面。
回国之后,文姜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各大士族的权力,将整个国家的权力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
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她多次出使齐国,借着齐国的力量不断打压鲁国的反对派。大权在握之后,文姜又下令国家新丧,国内百姓的赋税全部减免三年,只此一项措施便将鲁国的民心牢牢地握在手中。
封建时期,国家经济主要是以农耕为主,在农耕领域水利灌溉最为重要。虽然世人都知道她跟齐襄公的事,但文姜不遮遮掩掩了,为人处世都很大方。
文姜曾再三邀请,让齐襄公将国内的水利专家派遣到鲁国,帮助鲁国百姓修筑灌溉农田用的水渠,使得鲁国的农业经济快速提升,成为了春秋时期富裕的国度之一。
与此同时,齐襄公为人跋扈,经常一言不合就发动对周边其它国家的战争。每次齐国出兵之时,鲁国都会派遣军队进行协助,战争胜利后,鲁国周边的城池就被齐襄公作为礼物送给妹妹。
随着时间的推移,鲁国也从当年的一个弹丸小国,变成了可以与其它诸侯国相提并论的大国,或许手段和策略有些难登大雅之堂,但结果却让人满意。
无论是在经济、还是综合国力方面,鲁国都因为文姜的存在而得到了莫大的好处。要知道,仅凭借鲁国自己的力量,无论如何也达不到这样的成绩。
当然,这些事情还不算是文姜执掌鲁国期间最大的贡献,公元685年齐襄公被害身亡,他的弟弟公子小白继位,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虽然齐桓公和齐襄公是兄弟二人,但他们对待文姜的态度却极为不同。齐桓公认为文姜因为行为不检点,是整个齐国的耻辱,想要将她除之而后快。
他继任齐王后不久,齐桓公便发动了对鲁国的战争。为了能够一举荡平鲁国,齐桓公派出了他最信任的将领鲍叔牙,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鲁国边境。
消息传到鲁国后整个国家都慌了,齐鲁两国的国力相差实在是太大了,即便鲁国各方面已经提高了许多,但是想要跟齐国抗衡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战争既然打响了,便没有丝毫的退路可言了,面对着来势汹汹的齐国大军,文姜冷静的任命曹刿为大将军统领三军,并且命令鲁庄公必须与曹刿一起奔赴前线。
因为只有大王亲临战场,才能鼓舞惊慌失措的将士们,也只有这样鲁国才能有一线生机。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长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交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最终,在鲁庄公和曹刿的统领之下,不可一世的齐军被打败了。鲁国从亡国的危机之中彻底地解脱了出来,前线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之后,无数的百姓自发来到皇城为文姜歌功颂德。
所以说,文姜在私德方面有很大的问题,与大众所追求的价值观背道而驰。但是对于鲁国而言,正是因为有文姜的存在,百姓才得以在乱世之中享受到太平岁月。
公元前673年,文姜因病在鲁国去世,她去世时鲁国百姓自发的在家中为她哀悼。因为文姜为鲁国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其去世后,士大夫们才给了她一个“文”的谥号。
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即便文姜有荒唐的私德,也掩盖不住她对整个鲁国和对百姓做出的贡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