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部《大明风华》引起了一波明朝热,而《大明风华》最开始的内容便是靖难之役。靖难之役中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成为了明朝的下一任皇帝,但是大明风华却没有演明最后朱标的其他儿子的后果如何?
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立他为世子,足以见得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他也从没让父亲失望,从小就接受儒家教育,性格也是比较温柔敦厚的,洪武元年,大明王朝建立,朱元璋立其为太子,朱标也就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接班人,不出意外,他将会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洪武四年,朱标结婚,三年后生下了长子朱雄英和朱允炆,这个时候的朱标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并且从小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也可以帮助朱元璋处理政务,刚刚建国的大明王朝也需要一位比较宽厚仁慈的君王来治理天下,以求天下平稳。可是老天就是不公平的。
洪武二十四年,朱标奉命去往陕西,从陕西回来便一病不起,在洪武二十五年因病去世,这让朱元璋心痛不已,但是储君还是要立的,可能朱元璋比较相信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抑或是朱允炆的脾气习性和父亲相似,也比较受朱元璋的宠爱,所以,朱元璋将这个储君之位给了自己的长孙(朱标长子朱雄英早夭)。
可能朱棣也是万万没想到朱元璋会将皇位立给自己的孙子而不是儿子,朱标在的时候因为比较受大家的爱戴所以他可能对朱标是比较尊敬的,可是这个侄子哪有一点比得上自己。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继位,可是就朱允炆继位之后的表现来看,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军事等等各个方面都不被朱棣甚至是各位藩王所心悦诚服。本来就不服,加上朱允炆削藩这件蠢事,才挑起了朱棣起兵谋反的这件事。
虽说朱棣起兵谋反这件事背上了千古骂名,但是就长远来看,朱棣继位确实是件正确的事情,可能朱棣没有造反,就没有大明王朝200余年了,因为朱允炆确实无论是在治国理政还是在其他方面能力较朱棣还是差了一大截。
朱允炆不必说,朱棣攻入南京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到朱允炆,俗话说的好,擒贼先擒王,只有捉到了朱允炆,他篡位才会变得有底气,就像是新朝即将灭亡的时候,都抢着找王莽的头颅一样。
可是最后的朱允炆的结局却是失踪,这样的结果其实最不放心的便是朱棣,所以他也展开了漫长的寻找朱允炆的计划,要是顺利找到朱允炆要么处死要么关押,这样自己也就放心了,甚至他还派出郑和下西洋,据说就是为了寻找已经失踪的建文帝。找不到建文帝朱棣这个皇位显然是做不安稳的。
建文帝的兄弟姐妹,朱标的一众妃子结果如何呢?
显然是要斩草除根的。
朱标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朱雄英,朱允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两个妃子,一个是常氏还有一位是吕氏。
长子朱雄英,是常氏所生,他其实才是嫡长孙,比朱允炆年长了三岁,可是八岁的时候早夭。朱允熥被分到了杭州,朱棣上位以后被降为广泽王,后又被贬为庶人,被囚禁,后不知原因地身亡。
朱允熞的下场和朱允熥相似,被降为怀恩王,又被贬为庶人,几年后身亡。朱允熙和母亲吕氏被贬去守朱标陵墓,看起来是下场最好的一个,可不久之后他们的居所发生火灾被烧死。而朱允炆的兄弟的结局虽然看似是正常死亡,但是却和朱棣免不了关系,尤其是和建文帝有关系的所有人,旧臣,宫人对他来说都是潜在的威胁,“宁愿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即使他们没没有什么威胁,为了让自己心安,也要将他们除之而后快,这就是最是无情帝王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