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科技 上海技交所董事长谢吉华谈科创:心态和机制要改,归根结底是心态

上海技交所董事长谢吉华谈科创:心态和机制要改,归根结底是心态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不仅需要新型的组织设计,也需要新型的制度设计,包括资本设计。组织缺失的背后是人才的缺失,科技服务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当社会认可这类人才价值,才能吸引到更多人才。

·眼下国内市场技术交易市场尚处起步阶段,国际市场则几乎是一个空白。“每年上海的跨境技术贸易,70%是跨国企业自己的内部交易,几乎可以认定跨境的技术贸易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和通道。”

谢吉华的身份很多: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总经理、上海技术交易所(下称上海技交所)董事长、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下称上海交大)中银科技金融学院行业兼职教授、技术转移硕士MTT授课教师。从2001年加入上海杨浦科技创业中心起,谢吉华在过去22年里所做的事几乎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如何推动中国科技创新,无论是早期躬身入局成为上海高科技企业杨浦孵化基地有限公司的001号员工,还是日后打造技术交易市场,推动上海技术交易所开市,乃至现在工作之余为上海交大技术转移硕士上课。

谢吉华觉得自己很幸运,在37岁时选择了一个朝气蓬勃的赛道,近年来中国科创产业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需求而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围绕科技创新来做一点实事。”日前,谢吉华在接受澎湃科技专访时表示,经过20余年的发展,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和推动体制机制的改革,是继续推动科创产业继续前行的必由之路,“今天中国的科创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有更好的体制、机制,改变社会的认知,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到中国科创事业中来。”

谢吉华在为上海交大技术转移硕士MTT授课。

技术转移的新需求

眼下,“技术转移”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在谢吉华看来,这个词之所以热是因为我们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都迫切需要它,但同时它也带来了一连串亟待解决的问题,譬如中国技术转移缺少整体规划和灵活联动。

“技术转移不仅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源头相关,也和企业、投资机构、服务机构相关,但以往从事创投、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是三拨不同的人,各自为战。”谢吉华表示,今天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一个能融合技术的供给方、需求方、资本方,乃至中间服务商等各方资源的体系,覆盖从创新源头到最终形成生产力的全过程,“让创新形成生产力是一个硬道理。”

而今天中国技术转移市场之所以不够成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创新源头与企业之间缺少了中间体。高校、科研院所做的是‘0到1’的创新研究,而企业大多做的是‘10到100’的商业化生产。高校、科研院所的很多科研成果在实验室阶段是成功的,但很难实现工业化和商品化,这中间有很多因素需要验证,往往在中试阶段就困难重重。大学和科研机构认为这不是自己的职责所在,企业又会觉得验证成本过高负担不起。

中间缺失的“2到9”过程,谁来负责?以往孵化器也起到类似作用,但孵化器在技术领域专业性不强,特别是缺少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专业人才,没办法真正落实验证的过程。

谢吉华认为,面对这一现状需要建立新的机构,这些机构要有专业的技术平台、有中试条件,汇聚起一批技术转移专业的新型人才,也能吸引外来资本,才能真正把“2”到“10”做好,眼下兴起的概念验证中心算是其中一种。

谢吉华指出,在这一过程中,资本的参与也很重要,“大学的科研经费来自于财政拨款,满足了科技创新0到1的需求,企业在做‘10到100’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投入,那‘2到9’的过程中谁来投入呢?所以我们不仅需要新型的组织设计,也需要新型的制度设计,包括资本设计。”事实上,上海的很多政府部门在做探索,包括宝山区的“先投后股”等,但谢吉华认为“2到9”的过程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特别建议不同的社会机构,不同的资本能够一起开垦这片处女地,创造特别不一样的惊喜和成果。”

推动科技创新需要多管齐下一起改变

谢吉华同时认为,类似概念验证中心这类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科技产业的发展水平,“当科学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后,如果能够迅速实现工业化的验证过程,就可以加速科技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我们缺少这类组织。”组织的背后关键是人才,科技服务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社会对于这类人才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谢吉华举了个例子,“有一个职位过去一直不被企业重视,那就是CTO(首席技术官),CTO是负责一个企业的技术战略规划的,但很多企业压根没有这一职位,企业做的战略更多是经营战略,没有技术战略规划意味着就没有技术储备。如果社会认同CTO的价值,给它一个更高的薪水,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在谢吉华看来,当下中国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投入创新,“过去我们可能不具备这样的经济条件,但到了今天,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够在高端领域参与全球竞争。”

作为一名科创老兵,谢吉华见证了行业的不断成长,“经济不断发展,对于科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让谢吉华不愿意看到的是,虽然经历了20余年,人们对于科创的发展仍然过于心急,“科技创新的过程是要持续关注并投入的,但很多人习惯了几年要做成什么事,三五年就要大变样,我觉得太急功近利,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此外科技创新一旦涉及到国有资产,又面临新的问题,国有资产追求的是保值增值,但是科技创新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创新都以失败告终,这和保值增值背道而驰。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就必须进一步推动管理机制的改革,“我觉得现在整个机构的改革还是不够,如何推动更多的创新,并将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谢吉华坦言,影响科技创新发展的两大关键改变一个是心态,一个是机制,但其实归根结底是心态。“现在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大学、科研院所、国有资本都需要进一步改革,应该多管齐下,大家都要去改变。源头创新工作如果国有资本不干,让民营企业去冒险是不现实的,而是应该由政府匹配政策,国有资本冲在前面,带动社会资本一起来做。”

立足全球打造技术要素市场

让谢吉华感到欣喜的是,近年来中国的技术创新进步很快,大家越来越认识并且重视科技创新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围绕科技创新去做一点实事,尽管很艰难,比如说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都是新的东西,总要有人去做。”

2020年,谢吉华推动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式开市,意在打通技术要素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引导技术与各类要素资源的充分融合,进一步提升技术交易场所市场化服务能力。截至今年3月,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交易中心已累计汇聚高校及科研院所23家,累计汇聚海外成果600项。

接下来,他希望能够继续推动这一技术要素市场的建设,包括整个线上和线下的整个交易体系,“技术要素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特别重要,我希望它在我手里至少能够站稳脚跟,能活下去。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此前并无先例,就像最早的时候农民是在路边摊卖蔬菜一样,后来才有了菜市场,技术也一样,如果要实现更好的技术的供给和需求对接,就需要建立一个市场。”市场的价值不仅仅是给别人了一个摊铺,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商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在谢吉华看来,数字化服务能力是目前上海技术交易所正在大力提升的一项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

此外,他希望在推动科技金融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领域的结合上做更多探索,建立资本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他也希望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科技创新。在今年3月24日举办的2023年临港科创大会现场上,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交易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谢吉华认为,做技术交易市场从来就不应只面对国内市场,应该是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但眼下国内市场尚处起步阶段,国际市场则几乎是一个空白。“现在每年上海的跨境技术贸易,其中70%是跨国企业自己的内部交易,几乎可以认定跨境的技术贸易还没有真正形成市场和通道。”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首先技术贸易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是属于商品贸易范畴?还是服务贸易范畴?各个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理解不同,税务制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技术贸易本身有很多内容需要重新界定。另外,国际技术贸易规则和国内的规则往往也有着很大差别。目前,专利技术比较容易认定,但很多非专利技术在国内就缺少相应的保护机制。但是,这项工作再难也要有人去做,在临港新片区建立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交易中心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跨境技术贸易的通道,打造平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他希望未来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上海技交所国际交易中心一展身手。中小企业是最具活力的创新主体,而这种创新不能是闭门造车,必须要跟国际对标,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行技术的创新性验证和资本的验证,才能真正在全球市场中生存下来,谋求进一步发展。这不仅包括中国的中小企业,也希望能引进国外的中小企业,让他们一起植根中国市场和。这就需要交易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补齐技术要素市场的缺失,并且围绕大、中、小企业建立产业集群,让这些中小企业对接中国的上市企业协同发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武陵观察网,情感,两性,娱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