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初,后周禁军统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结束了长达80多年的混战,建立大宋朝。宋太祖吸取了自己发动兵变的教训,“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建立了文官体制,以善于赋诗填词的文人制约军权。
此举成就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宋朝,但是面对辽、西夏、金和蒙古的轮番攻击,文人们无力招架,只能靠着进贡称臣延续王朝。
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均是行伍出身,尚能带兵打仗维系大宋江山。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却充满书卷气,优柔寡断,喜欢文学书画艺术。
1004年,宋和辽国爆发战争,辽军直入中原,逼近京城开封。宋真宗和“抵抗派”寇准慌忙与辽国讲和,签订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
皇帝和宰相向臣民宣布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然而和约的内容却是这样的:每年宋补偿辽绢20万匹、银子10万两作为军费。单讲这20万匹绢就非常可观,伸展开,长度有2400公里。作为“岁币”的银子更为宝贵,因为那时候寻找银矿和冶炼银子都非常困难。
不过用平民的钱买赵家的政权,何乐而不为?皇帝不用出一分钱!
从此以后,中国人自以为“天朝上国”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国皇帝是天下唯一统治者的观念就变成了一种意淫。
1042年,和平的代价更昂贵了。宋朝给辽国的岁币提高到每年绢30匹、银20万两。
值得玩味的是,宋朝养着一支庞大的军队,宋太祖时期有37.8万,太宗时上升到66万,宋真宗时达到了惊人的91万,宋神宗末期军费开支已经达到了国家预算的80%,似乎百姓的钱除了进贡就是拿来养军队了。
还没喂饱辽国,党项人又来了。范仲淹在边境抵抗了三年,写下不少悲怆凄绝的边塞诗,可是结局仍是求和。和约规定,宋每年“赐”给西夏银子、绢、茶等价值25.5万两银子的财物。
大宋太肥太油腻,女真人的金国也来打秋风了。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收藏家和诗人宋徽宗走马上任后,承诺每年给金国绢30万匹、银20万两,外加100万贯钱,还割让了几块土地。
宋朝本希望用钱买平安,岂不知“岁币”帮助了辽国、金国的经济发展,养大了两国的军队。女真人于1125年撕毁了两国的和约,对宋朝展开全面进攻,金军跨过黄河直奔京城而来。
宋朝再次求和,这次的战争赔款相当于几十年岁币的总和,包括30万两黄金、1200万两白银、1万头牛马、100万匹绢。巨额的钱财完全满足了金国此后多年的战争经费需求。仅一年后,金再次发动战争,索要更多的金银外加7000匹马和1500名宫女,如不照做,他们的军队就要抢掠京城和官府和宫殿。
因为无力缴纳赔款,金军只好自己动手,把皇宫中的无价之宝装了满满的1000多车,金军还占领了92座仓库,这些仓库藏有300万块金块、800万块银锭、150万匹绢和5400万匹丝绸。
1127年5月13日,一阵大风吹过开封城,风大得足以移石断树。徽宗皇帝和钦宗皇帝在3000多人的伴随下,鱼贯通过城南的南薰门,离开了开封,他们被金人一路押解北行。后妃们被押送着从北门离开京城。成千上万的画家、工匠、手工艺人、乐师和优伶大概有1.5万人也被押送往金人的东北本土。
徽宗在途中还在写诗。其中一首感情真挚,倾吐了自己的心声: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到达黑龙江北部边境附近的五国城后,钦宗的皇后投水自尽。一年后,1万多名上层家族的女性到达上京,大多数在军营中遭到了玷污或被卖为奴。这些女人在远离家乡的北国了此余生,再也没有回到过中原。
南宋继续花钱买平安,不断向金国进贡。可惜贪财的女真人被成吉思汗给灭掉了,蒙古人看不上那点小钱,钱、女人、土地、荣耀,他们要一网打尽。
1279年3月19日,崖山之战后,宋朝如一首悲凉的长词,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