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最新公布!晋阳古城发现一处唐代冶炼和加工金属的作坊遗址

最新公布!晋阳古城发现一处唐代冶炼和加工金属的作坊遗址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7月11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晋阳古城唐代一号作坊遗址的发掘资料, 为研究唐代冶炼、制造金属的技术史提供重要材料

晋阳古城遗址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附近,目前已探明城址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先后发掘了一号、二号和三号建筑基址等。2019年,为进一步厘清二号建筑基址的文化堆积,了解早、晚建筑时代和布局,考古工作者对二号建筑基址东侧晚唐五代文化层以下部分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新发现的一号作坊遗址便位于其中,属于二号建筑基址的下部文化层遗迹。

作坊遗址及附近灰坑内出土大量遗物,种类繁多,具有明显的唐代文化特征。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两类。建筑构件有板瓦、瓦当、脊头瓦、长方形空心砖等,生活用品包括日用陶器、瓷器、低温釉陶、铁器、钱币等。其中,出土的钱币有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五铢、常平五铢四种,时间跨度从北齐文宣帝天保四年(553年)到唐肃宗乾元元年(759年),可推断此次发掘遗址的年代约在唐代中期

该作坊遗址相关遗迹遍布整个发掘区域,先后清理出1房址、3水渠、1蓄水池、34灶址、63灰坑和642煤(灰)渣坑。

房址F1位于发掘区的东北部,为面阔四间、进深一间的小型房屋,平面呈长方形,自北向南依次编号为F1-1、F1-2、F1-3、F1-4。该房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灶址。其中,F1-3与F1-4内共清理出灶址20个,平面多呈方形或圆形,且分布有规律,符合小型作坊工场的布设样式。F1-2内东北角有两座灶址,由灶膛、鼓风道和风箱放置坑三部分组成。鼓风道很长,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灶获得较高的温度,应该也不是炊煮食物的生活用灶,因此,考古专家推测F1为专供生产使用的房子。

房址的西侧,南北纵向分布数个长方形灰坑,坑内仅出土少量瓦块,有些有明显的水渍痕迹,从规整的形状分析,或为淬火的水坑。房址的外侧,还杂乱地分布着600余处煤渣坑或灰渣坑。同时,它们中间还有一定数量的简易灶址、水渠等设施。煤渣坑或灰渣坑内主要是煤渣,部分含有红烧土块、铁渣、坩埚或其它遗物残片,说明煤在当时已成为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由此,考古专家判断这里应是一处唐代冶炼和加工金属的作坊遗址,并结合发现的坩埚和灰坑中都有铜、铁的残渣分析,作坊主要的生产目的就是冶炼和加工铜、铁。

此外,发掘区东侧约40米为隋到唐代早期瓷窑遗址,从地层上看稍早于一号作坊遗址,进一步说明该区域从隋代至唐代中期一直有手工业生产。瓷窑遗址向东约50米的三号建筑基址,营建于北朝晚期,约在唐代早期废弃。它们的距离相近,因此,此次发现的遗址,可能是在建筑基址废弃后形成的制作金属的手工业作坊遗址

晋阳古城发现较为集中的手工业作坊遗址还属首次,该遗址的发掘对探讨晋阳古城城市布局及演变有重要的意义。一号作坊遗址的年代为唐代中期,这一时期发现的此类型遗址较少,也将为研究唐代冶炼、制造金属的技术史提供重要材料。

|责编:王泽|审核:张清兰

|来源:山西晚报

还有这些值得关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山西印发遏制矿山企业瞒报生产安全事故行为办法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古城,晋阳,作坊,遗址,唐代,冶炼,基址,建筑,加工,金属,晋阳,作坊,灶址,遗址,基址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古城,晋阳,作坊,遗址,唐代,冶炼,基址,建筑,加工,金属,晋阳,作坊,灶址,遗址,基址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古城,晋阳,作坊,遗址,唐代,冶炼,基址,建筑,加工,金属,晋阳,作坊,灶址,遗址,基址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