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告病还乡的秘密,藏在严嵩的一句话里!

《大明王朝1566》:胡宗宪告病还乡的秘密,藏在严嵩的一句话里!

在《大明王朝1566》中,胡宗宪是个谜一样的人。

他是封疆治国的大才,也是冲锋陷阵的将军,他是根正苗红的严党,也是清流拉拢的对象,他隐去了浙江毁堤淹田的真相,也拒绝了严嵩养寇自重的建议。

在台州一战彻底剿灭倭寇之后,胡宗宪选择了告病还乡。古人说得好,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胡宗宪虽然已经五十六岁,但是和内阁的严嵩、徐阶、赵贞吉相比,这年龄简直是正值壮年。

明明内阁都几乎成了夕阳红俱乐部,年富力强的胡宗宪为何偏偏要辞职呢?

所有的答案都藏在严嵩的一句话里。

在郑泌昌、何茂才供词送达京师后,严嵩、严世蕃父子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严世蕃退出内阁,严嵩“被养病”,徐阶主持内阁事务,一切俨然山雨欲来之势。

对于朝堂的变故,胡宗宪并不清楚。此刻的他,正在台州与倭寇作战,意在一举剿灭敌人。而此时,远在北京的严嵩正在让儿子严世蕃给胡宗宪写信。

这封信由严阁老口述、小阁老执笔,以严世蕃的名义寄出。严世蕃的这封信表面上又是谢情,又是赔罪,漫长的铺垫过后,严嵩切入了正题,“请他务必做好一件事,让他一定在这半个月以内打好几仗,稳住东南大局。

对于严嵩的这句话,严世蕃很是不屑。老爹此举纯属多余,以胡宗宪的品性,即使恩师不嘱托,他自然也会全力以赴。

不过严嵩没有理会儿子,继续说道,“打好了这仗就立刻修整,倭寇不能不剿,不能全剿,这才是要紧的话。倭寇在,汝贞就在;汝贞在,就没有人能扳倒我们。

图穷匕见,放下体面。原来,严嵩给胡宗宪写信的目的是让他养寇自重。只要倭寇一直在作乱,胡宗宪就可以屹立不倒,而严党自然能够成功自保。

严嵩的小算盘打得响,但是胡宗宪却并不买账。胡部堂是个忠君爱国、顾全大局的人,恩师的这封信直接将他推向了两难的境地。

养寇自重,无以报圣恩;荡平倭寇,无以报师恩。

于是,在第八次台州大战时,我们就看到了一个这样的胡宗宪:他亲自督战、身冒炮矢,丝毫不在乎个人的安危。对于胡宗宪而言,自己既是天子门生,又是阁老门生,忠义自古难全。身处家国情怀与道德良心的夹缝中,他只能选择牺牲自己。

不过,在齐大柱等人的全力保护下,胡宗宪最终还是没有以身殉国。

台州大战之后,铲平了倭乱的胡宗宪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吊诡的是,在捷报频传的同时,胡宗宪却萌生了退意。打了胜仗、立了新功,胡部堂为何还要激流勇退呢?

答案很简单,胡宗宪从严世蕃的信中嗅出了危险的信号——严家快要倒了。严嵩与胡宗宪,虽然有着师生之谊,但是由于改稻为桑的事情,双方之间还是有了隔阂。

严嵩虽然在背地里替皇上干脏活、做恶人,但是每个人都一样,无论心里揣着多少的男盗女娼,嘴上还是要高举着仁义道德的大旗。

因此,有些事能做不能说,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往往会把那点意思弄成不好意思了。

一直以来,严嵩虽然暗地里坏事做尽,但对外还要立稳忠君爱国的人设。但这一次的来信却恰恰相反,严嵩一反常态,不仅里子不要了,连面子都不装了,直接命令胡宗宪采取养寇自重的策略。

倭寇不能不剿,不能全剿——胡宗宪明白,向来沉着稳重的严嵩都卸去了伪装、放下了体面,这从侧面说明严党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

倒严的力量在暗中积蓄。像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谁都不知道何时会中心开花、原地爆炸。作为严党的成员,胡宗宪心里清楚,功成身退才是唯一的出路。

严嵩装不下去了,胡宗宪开始装上了。他借着养病的名义回到了老家,退出了权力的争斗,远离了党争的漩涡。

严党对抗清流,而清流的背后则是大明的储君。这样的对决,无异于以卵击石。胡宗宪提前下了船,避免了翻船落水的命运。

严嵩向来自诩能用人、善用人;但他从不曾料到,对于胡宗宪而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大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倭寇,秘密,台州,内阁,胡宗宪,严党,大明,王朝,严世蕃,严嵩,观点评论,倭寇,台州,胡宗宪,严世蕃,严嵩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倭寇,秘密,台州,内阁,胡宗宪,严党,大明,王朝,严世蕃,严嵩,观点评论,倭寇,台州,胡宗宪,严世蕃,严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倭寇,秘密,台州,内阁,胡宗宪,严党,大明,王朝,严世蕃,严嵩,观点评论,倭寇,台州,胡宗宪,严世蕃,严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