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有媒体报道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北京电力交易中心7月7日宣贯《关于落实优化省间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价格机制的通知》。其中,文件对于省间电力现货市场申报价格上限进行了调整,从10元/千瓦时降低至3元/千瓦时。《能源》杂志从多方渠道核实了这一消息。
目前省内现货市场建设中,大多数省份的正式申报价格上限为1.5元/千瓦时。“3元/千瓦时的报价上限也就是省内价格上限的2倍。”有电力市场人士告诉《能源》杂志记者。
2021年11月22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的复函》(发改办体改〔2021〕837号)要求,正式印发《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试行)》。
省间现货的推行,旨在强化电力跨省区的市场化交易,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同时,现货交易可以保证实现电力的时间属性,有利于厘清不同时段电力价格及成本。
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省间现货市场交易总量约278亿千瓦时,江浙沪三地为主要外受电地区,合计占比46.7%。在高峰期部分地区购电均价直逼10元/千瓦时的上限,出现了长时间的极端电价。
根据中电联的预计,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最高负荷可能达到13.7亿千瓦,同比增长近1亿千瓦,部分区域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在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省间现货对满足电力受端省份的尖峰负荷,有着重要意义。
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部分省份出现的高价省间现货电量,是直接推动本次上限价格下调的原因。
不过有知情人士表示,此前版本方案中曾提出上限价格下调至1元/千瓦时,但是遭到了部分发电企业的反对。
有电力市场专业人士表示,过低的上限价格不利于体现电力在不同时段的真实价值,也影响了价格波动对负荷移峰填谷的作用。
省间现货价格上限的降低,有助于提升部分电力受端省份迎峰度夏的能力。不过也有电力市场人士指出,省间现货市场还需要加强与省内现货市场的价格联动和衔接。
“目前来看,省间现货的高价时段大多是负荷尖峰时段,主要承担了空调负荷或者冬季采暖负荷的尖峰。”上述人士说,“这些大多为居民用电,但是相关电价目前并没有很好的疏导机制。”
(原标题 省间电力现货价格上限降至3元/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