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展讯丨盛世长安,再现临平!百余件陕西唐代精品文物带你“梦回大唐”

展讯丨盛世长安,再现临平!百余件陕西唐代精品文物带你“梦回大唐”

公元七世纪,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万国来朝,盛况空前。

在那个开放与包容的时代,雄伟的长安城,壮丽的大明宫,成为了当时世界各地人们最为向往的地方,它以博大的胸襟、发达的文明,吸引着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人们,沿着丝绸之路前来寻求知识、追求信仰、寻找财富、实现梦想……

盛世长安,再现临平。

本次展览以唐代长安文明为主题,精选陕西出土的120件(组)唐代代表性文物,包括陶俑、金银器、玉器、瓷器、三彩器、铜镜和佛教造像等,凝聚着唐王朝的发展水平,反映了唐王朝的社会面貌,体现了唐帝国臣民的艺术趋向,彰显了文化自信的时代脉搏。

据悉,此次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东方之都,展览文物以建筑构建文物为主,从瓦当、铺首到鸱尾,在一砖一瓦上再现盛世长安建筑特色;

第二单元——乐居长安,主要展现唐代的饮食起居、服饰繁华、文娱之盛以及宗教文化;

第三单元——丝路胡风,以能够体现东西融合交流的文物为主,再现盛唐融汇天下、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

重要文物介绍

三彩三足罐

唐1956年西安市小土门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多彩釉陶器,其中“三”并不是只有三种颜色,而是表示“多”的意思,唐三彩是以黄、绿、白等颜色为主要釉色焙烧而成的陶制品。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助溶剂铅釉的流动,使各色呈现出浓淡层次、交流融合,形成错综复杂、绚丽多彩的色釉。唐三彩多用于陪葬,少部分用于建筑和生活陈设。

三彩三足罐的色彩繁丽浓艳,多彩的釉色如织锦般绚丽,又如开屏的孔雀般绚烂,色彩间交织流动却毫无零乱之感。技艺高超的唐代工匠利用熔点不同的釉料高温下在釉层里熔融、流动、漫润的特性,完美展现出了三彩器千变万化的艺术效果。

彩绘釉陶骑马女俑

高36厘米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昭陵博物馆藏

女俑掩颈露面,圆脸,宽眉朱唇,穿绿色短襦,系红色长裙,骑红斑黄马,马低头张嘴嘶鸣。

南北朝至初唐时,宫中妇人骑马者多带羃篱(mìlí),即帽檐下缀有长纱的折帽,最初是躲避风沙的作用,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较为流行,传入中原后,女子出门用以遮面。唐高宗之后,帽檐下的纱巾缩短,被更加方便的帷帽所取代,帽檐下的纱巾缩短,只挡住额头和脖颈,露出面容。

彩绘打马球俑

人俑头梳多股辫,绾双髻,着绿色翻领窄袖襦,下穿红色裤,黑色皮靴。左手拽缰绳,向右侧俯身挥臂正在击球。

马球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球的运动,又称“打球”或“击鞠”。唐代打马球不仅在长安城的皇室贵族中流行,还在全国各地都有开展,甚至传播到了邻近的渤海、高丽、日本等国。

绞胎釉枕

高7.5、长14.5、宽10厘米陕西省西安市东郊韩森寨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绞胎瓷产生于唐代,是指用白、褐两色陶土绞揉制坯、使胎体呈现出木纹、大理石纹、野鸡羽纹等落叶流水般的自然纹理,施透明釉烧制,是唐代始创的陶瓷装饰工艺。

绞胎器与唐三彩同属低温釉陶,其别具一格的纹理,充分展现了我国陶瓷艺术之美。由于绞胎器的制作费工费时,操作难度大,且成品率低,故其产量和品类稀少,极为珍贵。

白陶舞马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张士贵墓出土昭陵博物馆藏

舞马通体细腻如象牙一般,形体矫健,姿态优美,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舞马表演起源于西方,魏晋南北朝时传入中原,是当时马戏表演的一种。舞马经过训练可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表演各种动作。唐代是舞马的发展顶峰时期,规模宏大,尤其是进入表演最后的高潮阶段,有百匹舞马随着乐曲节奏奋首鼓尾,欢腾舞蹈,被视为盛世祥瑞之兆,深受人们喜爱。

彩绘倭堕髻女俑

高29.4厘米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雍兴路出土凤翔县博物馆藏

俑额心点釉彩花钿,身穿底领露胸长裙,右臂上翘呈握物状,腰饰花巾飘带下垂至两脚面,脚穿鸳鸯履站立踏板之上。将头发自两鬓梳向脑后,掠至头顶挽成髻,再向额前俯向下垂的发髻被称为倭堕髻。

部分展厅文物

(表情包素材预警)

【人物篇】

【动物篇】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单元,盛世,长安,陕西,三彩,唐代,精品,表演,文物,舞马,八卦爆料,临平,长安,唐三彩,唐代,舞马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单元,盛世,长安,陕西,三彩,唐代,精品,表演,文物,舞马,八卦爆料,临平,长安,唐三彩,唐代,舞马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单元,盛世,长安,陕西,三彩,唐代,精品,表演,文物,舞马,八卦爆料,临平,长安,唐三彩,唐代,舞马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