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两军统帅都是各自王朝的顶尖人物,军队规模超过百万级别的大会战!我们先来介绍下这两位统帅:
南梁“韦虎”
韦睿,字怀文。如有人排历代名将录,若南梁可有一位武将入选的话,他必定是韦睿。史书的寥寥几笔评语之中也能找到古人的共鸣,睿雅有旷世之度……虽临阵交锋,常缓服乘舆,执竹如意以麾进止,为梁世名将,余人莫及。
若整个两晋南北朝时代,只能有两位武将入选的话,第一位是东晋淝水的谢玄,第二位也必定是萧梁的韦睿。
北魏“儒王”
中山王元英,是北朝王族中难得一见的美男子,又精通音律与医术,他本该是沉溺于声色犬马的贵族公子,可他偏偏具有天才统帅的将略。早在孝文帝的时候,他在汉中与南齐的作战之中,长江南北黄河两岸,已经传出了“武神”的声名。
战役经过:
钟离,南接合肥,北靠淮水,城堑水深,地势险要,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南梁派勇将昌义之引三千兵严守钟离。
钟离城因北临淮水,不利进攻,北魏便在位于淮水中的邵阳洲两岸搭起了连接淮水南北两岸的跨河长桥。
元英驻军南岸,负责攻城;杨大眼(关羽张飞的骁勇,不是三国演义书成时才流传下来的,魏晋时期,若称将军武力,辄以关张作比。然而近三百年的南北朝,为后人公认可比关张的猛将,三人而已。刘宋时候的檀道济,南陈时候的萧摩诃,檀道济生于南北朝初期,萧摩诃生于南北朝末期,恰是首尾对应,然而在南北朝的中期,也就是北魏孝文宣武时代,出了位地上无双的勇将杨大眼,史书上写的是,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据北岸,负责粮运补给,萧宝寅则确保桥梁本身的畅通与安全。
北魏军以车子载运大量泥土,欲填平围绕钟离城四周的沟堑,并利用冲车撞击城壁,再以车轮战法连续猛攻,但却遭到城内守军顽强的反击,而昌义之亦及时以泥土敷填损坏的城壁,导致魏军死伤上万仍无法占上风,战况遂渐趋于胶着。
战争期间,梁军每派人至淮水北岸运粮草,皆被驻于北岸的杨大眼军派兵掳掠。曹景宗便派出千余人在北岸修筑城垒,与魏军相峙。指派部将赵草据守此城,因称之为赵草城。赵草城除了确保梁军粮草无虞外,也等于间接切断了魏军的补给通道。
天监六年(507年)三月,淮水暴涨达七尺,韦睿以冯道根、裴邃、李文钊等乘机以水军对魏军发动攻势,并亲自用载满油料和草料的小船焚毁了两座桥梁,魏军顿时溃败,元英与杨大眼各自奔逃,魏军投水而死者及被杀者各达十余万,昌义之见状亦率兵冲出钟离城,追击败退的魏军,生擒五万人。魏军阵亡将士遍布淮水百余里,而元英等仅以身免,逃至梁城。
战役结果
此战,魏军主帅元英错误估计战场形势,一意孤行,终致失败。梁军守将刚勇,韦睿运筹帷幄、各部密切配合,采用多种有效战法,且适时反攻,取得了自宋元嘉初年以来南朝对北朝作战以来所未有之大捷,稳定了淮南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