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于富庶之家,祖父曾做到四品,父亲是成化十七年的科举状元。他自小聪明,但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不喜欢静坐读书,倒喜欢舞枪弄棍,而且还经常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十二岁时,他曾做过一首《蔽月山房》的诗,父亲从中得出一个结论:这孩子非同寻常,小小的书房容纳不下他。为了儿子能更好的成长,父亲决定,带他去开开眼界。
父亲带他去的地方,是居庸关。当时的居庸关并不太平,蒙古骑兵经常出没,出关对于这父子俩相当的危险。若运气不好,遇到抢劫的蒙古骑兵,命就没了。
当年少的他第一次看到那辽阔的草原和大漠,心情相当的激动。这孩子当时想了些什么,做父亲的不知道,但是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这位父亲非常后悔带他去了居庸关。
这一天,他一脸严肃的对父亲说:“我要向皇上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我愿意为国靖难,讨平鞑靼。”父亲一下愣了,他呆呆地看了只有十五岁的儿子好大一会,拿起手里的书劈头盖脸向儿子打去:“我让你狂!我让你狂!”
这一顿臭揍,到底让儿子有所觉悟,不长时间,他便向父亲道歉,可正当父亲感到欣慰之时,这孩子又说了一句话,把父亲差点气死。“我以后要做圣贤。”这小孩怎么天天想一些不合实际的东西啊,父亲气急,顺手就给了儿子一记耳光。
这孩子再不管绝对会成为败家子,思来想去,父亲觉得给儿子定一房亲事,说不定这孩子有所收敛。就这样父亲把这难管的小子,踢给了未来的儿媳妇。
十七岁时,父亲给他定了一门亲事,让他去投奔岳父。结婚当天,这不安分的主,就又做了一件不靠谱的事。结婚那天,他游逛到一个道观,跟道士聊天,聊得竟然忘了结婚的事,直到第二天岳父派的人在道观找到他。
他在圣贤的路上走了很多弯路,直到二十六岁才开始学兵法、谋略、联系武艺,学骑射,这些都为他将来的传奇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当然,为了不让老爹为他过于操心,他还在读四书五经。二十八岁时他科考进入了二甲,做官工部。自此,他开始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他就是明朝的王守仁。
在六部九卿上书事件中,王守仁得罪了刘瑾。他不仅被梃杖,还被贬成贵州龙场驿站的驿烝,去了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在去驿站前,他发挥了自己的聪明和谋略,诈死。事实证明,这一招脱过了刘瑾手下的追杀。在他最为困迫的时候,老爹伸出了援助之手,把自己几个手下给了他。王守仁在驿站呆了三年,由驿烝升任为县令,不到一年又升任为南京刑部主事,刑部主事的位子还没坐热,又被调到了北京。正德十一年,他已经是上督察院佥都御史,奉命巡抚南部,成为了三品大员。
王守仁之所以仕途顺利,是因为有两个朝廷大员在暗中支持他。一个是杨一清,一个是兵部尚书王琼。王守仁也确实没让两个人失望,他的传奇一生就是对两个人的最好报答。
王守仁被任为巡抚,是他传奇高潮的开始。正德十二年,王守仁到达江西履行巡抚职责,到了之后他才发现这里是土匪的天下。这些土匪不但人多势众、作战勇猛,更为可怕的是,他们的消息还特别灵通。官府每次出兵不是找不到土匪,就是中了埋伏。这样的境况只有一个可能,官府有土匪的卧底。
王守仁决定先揪出这些内奸。他发布命令,说要集中兵力剿匪,就在他命令发布之后,官府中便相继有人失踪。
这些人都去了哪里?都去给土匪送信了。但是,王守仁早就派人盯着官府中的各级官吏,这些通风报信的人都被他逮了起来。他软硬兼施,让这些人都成了官府的卧底,一仗下来重创了土匪。
为了将土匪一网打尽,王守仁竟然出了个绝招“十家牌法”。什么叫十家牌法?就是保甲连坐。十家为一个组,每天轮流巡逻。如果出了意外状况,十家一起倒霉。这招开始,哪家都把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逢年过节土匪连家都不敢回了,只能在深山老林里忍饥挨饿。最后,土匪们扛不了了,他们联合起来决定跟王守仁拼了。这正是王守仁想要的结果,来了就一起收拾,省得去深山老林里去找他们。这话给了土匪一种错觉,王守仁暂时不会去山上去打他们。但是就在土匪养精蓄锐之时,王守仁却突然调动主力将他们包围了!
包围之后,王守仁却不进攻。土匪粮食吃完,只好准备突围。可当他们刚向包围圈发动攻击,身后便突然出现了一支队伍,切断了他们的后路,土匪成了饺子皮里的肉馅。大部分土匪投降,小股逃窜。
流窜的日子不好过,土匪便决定暂且服软,待王守仁走后,接着再做土皇帝,反正这招也不是用了一次了。但是,他们没想到王守仁早就想到了这一层,他对土匪头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他来了个杀鸡给猴看,把几个几次三番招安又屡犯的老痞子给就地正法了。这一下那帮土匪老实了,乖乖地招了安,就这样江西十几年的匪患被王守仁给彻底解决了。
在审问土匪时,王守仁敏锐的发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宁王朱宸濠有造反的嫌疑。王守仁赶紧跑到江西巡抚孙燧那里,但让他感到吃惊的是,这事孙燧早就知道。
早在孙燧来江西任职前,两任巡抚王哲跟董杰都死的不明不白,两人之后的两任呆了不久,就卷铺盖跑路了。为此,孙燧任职前就跟妻子交代了自己的后事。
宁王软硬兼施,孙燧都没有屈从,硬生生在江西撑了四年。现在,凝望终于沉不住要行动了。王守仁写信给他的上级要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叫旗牌。若有威胁江山社稷的事情发生,手持旗牌的人,可以调兵遣将。这貌似万无一失,但王守仁忽略了一点,宁王是藩王,他不动手,你是不能调兵讨伐的。
孙燧让王守仁赶紧走,而他自己却选择了留在江西。王守仁知道,孙燧选择了为国捐躯。果然,王守仁刚到丰城,就传来孙燧和许逵已经慷慨就义。宁王,你等着!
为了安全起见,王守仁选择了换乘小船。虽然他有旗牌在手,但局势并不乐观,整个江西基本都在宁王控制之下。到哪里去调遣军队呢?等北京的救援,怕宁王早就在南京称帝了。王守仁思索半天,决定在吉安跟朱宸濠决一死战。他带着临江知府戴德孺一行撤离到吉安,与吉安巡抚伍文定回合。
伍文定是个性情剽悍的人,最重要的是,他加入了平叛大军。为了调集各地兵力,王守仁发出一个让宁王暂留南昌的计谋。宁王驻地的街道墙壁上,一夜之间出现了一些标语。这些标语的大概意思是,朝廷多路人马共计十六万,分进并合,沿途官府务必妥善接应。为了让宁王相信,王守仁有派出几个身藏蜡丸的探子,当然,这些探子得被宁王的人抓住,让他看到蜡丸里写给李士实和刘养正的密信。宁王相信了,他决定暂留洪都。
就在宁王暂留洪都时,各地人马已被王守仁调集完毕。宁王左等右等不见王守仁,才知道上了当,便立刻带兵向南京进发。在这场决战中,王守仁一接连很好地诠释了他“狡诈专兵”的称号。
当宁王叛乱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京城一片混乱。但有一个人却特别镇定,这个人就是王琼。他自信地说:“大家不要慌,当年我派王守仁镇守赣府,就是为了今天。只要有他在,数日之内反贼将被擒。”王守仁没有辜负王琼的期望,成功擒获了宁王朱宸濠。
王守仁的父亲去世后,他便静心搞他的哲学,收了不少优秀的弟子。嘉靖六年,两广发生了少数民族叛乱,两广总督束手无措。这时,皇帝想起了王守仁。一道圣旨,王守仁便被委任为左都御史,前往两广平叛。要说王守仁的名声真不是盖的,他征讨叛乱的消息一出,叛乱分子双方竟然达成了一致,自动投降了。
这是王守仁最后一次出征,平叛结束后,王守仁的肺病复发,他料定自己凶多吉少,立即往故乡返回。但是,依旧病亡在回乡途中,时年五十七岁。
作者:秋果
版权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原创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